在乾隆年间的一次微服私访中,乾隆皇帝带着和珅与纪晓岚来到了一个小镇的客栈休息。恰逢客栈内有人比试对联,乾隆顿时兴味盎然,命和珅与纪晓岚即兴对对联。和珅看了看桌上的五花肉,灵机一动说道:“三斤四两五花肉。”而纪晓岚稍加思索,随即对道:“五两六钱七把葱。”听到这对联,乾隆眉头紧皱,心中充满疑问。
首先,这场对联的比赛之所以让乾隆产生疑虑,是因为纪晓岚的对联暗藏玄机。和珅的上联以五花肉为中心,既平实又贴合生活情景,而纪晓岚选择了“七把葱”,乍看之下工整但似乎有另一层含义。乾隆不动声色地让人调查了一下御膳房的账目,惊讶地发现纪晓岚所言不虚,葱的价格竟高得惊人。
这不仅让乾隆皇帝感到震惊,同时也在和珅心中埋下了祸根,两人的往事逐渐浮出水面。纪晓岚的才智非凡,乾隆帝早年曾对他寄予厚望。纪晓岚靠自己的才华进入翰林院,在这个负责起草诏令、修撰史书的核心机构中,他通过一系列严苛的考试,最终被授予翰林院编修的职位。纪晓岚出色的文才和高超的策略使他不断晋升,直至成为左春坊左庶子,直接参与到国家大政的决策过程。
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乾隆进行了第五次南巡,纪晓岚作为随行重臣多次陪同。然而他并非一帆风顺,翰林院的工作虽然繁重,但纪晓岚敏锐的洞察力使他在多起贪腐案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例如,1768年,江南地区的转运使尤拔世在任内发现了一系列财务不合规现象,公款被侵吞,按照当时的法律和乾隆帝的要求,这种贪腐行为是必须严惩的。乾隆帝下令彻查,纪晓岚得悉此事后,通过微妙的方式将消息传递给当事人卢见曾,示意后者尽早做好准备,减少家庭损失。
和珅的对联乃至葱价问题,也只是和珅贪腐案件的冰山一角。他在朝中势力庞大,积累了大量财富。据《清朝野史大观》记载,和珅在其宰相府内生活奢靡,甚至修建了一座豪华凉亭。纪晓岚虽与和珅不睦,外表上还是给予表面功夫,甚至为其题写了“竹苞”匾额。乾隆看见这一匾额时会心一笑,意识到这是纪晓岚对和珅“草包”资质的讽刺。和珅虽心怀不满,但在乾隆面前心有余而力不足。
时光荏苒,甚至在晚年的多次出巡中,乾隆帝不忘带上他。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乾隆皇帝的八十寿辰巡行热河,纪晓岚再次随行。从兵部侍郎到礼部尚书,再到太子太保、国子监监事等一系列荣誉,由此可见乾隆对纪晓岚的器重。在乾隆多次出巡期间,纪晓岚乐进口耳、履行职责并深得皇帝信任和喜爱,为我国文坛和政坛贡献巨大。
清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纪晓岚因病去世,享年八十岁。嘉庆帝赐谥号“文达”,以表彰其卓越贡献。纪晓岚在政坛和文坛的成就,使他成为一代文宗,作为历史上的风流才子,他的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