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热量很低的10种食物,结果越吃越胖

要瘦吧 2024-03-26 04:37:52

奶茶、蛋糕、薯片、油炸食品……这些食物吃了容易长胖,大家都知道。

但是,还有一些看上去很“健康”的食物,实际上也会让你胖!胖!胖!

有的包装上用“健康成分” 来吸引注意力,从而让你忽略配料表中真正的热量陷阱;有的则没有配料表,但却是深藏不露的“热量刺客”。

接下来,总结一下方便大家收藏:

素肉类零食通常选用的是“大豆组织蛋白”,确实是大豆提取加工的产物,的确蛋白质丰富,脂肪含量较低。

但是问题出在,由于豆类本身没有味道,所以生产商会加入糖、油、盐来增加风味,热量一下就飙升了!

很多人看见“素”“豆”这些字眼,就觉得很健康,又不会太留意配料表。实际上,100 克素肉的热量几乎是同等重量米饭的 2 倍,大部分素肉的平均热量大概是 100 克 239 卡,米饭的热量大概是 100 克 116 卡。

素肉的本体好歹是大豆蛋白,而粗粮饼干里加一粒粗粮也敢称粗粮。

如果你看到粗粮饼干的配料表第一位是“小麦粉”,那就要避雷了。另外,饼干需要“起酥”,酥脆的口感离不开油,所以通常排在配料表第二附近的还有食用油,而真正的粗粮、纤维素成分却排在尾端。

粗粮饼干既然宣传“无糖”,它本质上也是碳水,再高纤也比不过蔬菜水果。如果你被它们包装上的标签蒙蔽了,觉得可以多吃点来替代蔬菜,那就真的被“刺”到了。

五谷杂粮本身是无辜的,但是精加工去皮、打磨后就变成精制碳水了,麦粒直接吃也算粗粮,但是磨成粉做成馒头、面条、面包,不就是变成了精制碳水吗?更何况有些商家还会为了口感而增加糖和油。

我们需要直面这样一个现实:真正的粗粮,口感不如精致粮。

▲陷阱: 成分表里确实是“健康”配料,其实配料本身就是淀粉/油。

黑芝麻的脂肪很高!黑芝麻本身的脂肪在 46.1 克/ 100 克,基本一半都是油脂,而做成芝麻丸一般都要再加点糖调味。这款热销的黑芝麻丸,脂肪含量就在 33.9 克/ 100 克。

这么多油脂吃下去,很容易摄入过量的热量,体重就悄无声息地长了起来。

奶制品的坑主要在“隐形糖”上。很多酸奶其实都加了白砂糖来调味,而有些声称自己无蔗糖,但是配料表第二位是“草莓流心芝士果酱”,就跟换汤不换药一个道理……

像果酱、炼乳、浓缩果汁等没有把“高糖”写在脑门上的刺客们,还是具有一定隐蔽性的。

果蔬片,宣称有多种水果和蔬菜,其实和油炸薯片差不多。

“非油炸”可以和“0 蔗糖”一起 pk 一下营销话术了,市面上的“非油炸”技术并不是没有油,而是没有炸,采取的是一种“低温油浴”的技术,油的含量却一点都不少。

你把这些非油炸食品放在纸巾上放一会,看看是否有被油浸透的痕迹?有一种确实没有油炸的脆片,是用的冻干技术,它们也很好区分——冻干的没那么好吃。

▲陷阱:隐藏的脂肪大户,不能补充胶原蛋白。

鸡爪的脂肪含量是鸡胸肉的 8 倍,几个鸡爪的热量就超过一碗米饭了,类似的高脂肪食物,还有猪蹄、猪耳朵等,而且它们并不能补充胶原蛋白,只会吃得越多脂肪越多……

这类菜名字里带着“水煮”,其实都需要先“过油”,然后再浸到汤水里,汤的表面还会浮着一层厚厚的油。

▲陷阱:这类是知名的“吸油”食物。

烧茄子想要好吃,必须得油多,否则做出来就是软塌塌的。还有就是干煸、干锅类,做这类菜需要把食材先过油,用的油甚至比正常炒菜要多很多。

除此之外,还有加麻酱的麻辣烫、加沙拉酱的蔬菜沙拉……

坚果本身的热量并不低,比如夏威夷果,每 100 克大概有 700 多卡。膳食指南推荐每人每天吃 25~30 克左右的大豆及坚果,很多混合坚果都是做的一袋 25 克,但是有些里面还混有很多水果干来滥竽充数,建议大家买那种纯坚果的。

如果缺乏一定的营养知识,真的很容易被一些披着“健康外衣”的高脂、高糖食物“刺”到,所以经常有人问为什么明明吃得不多,但是却越来越胖,大概率都是因为你吃错了。

如果你希望在减脂路上不踩坑,全程有人指导和监督答疑,可以上瘦吧减脂APP联系专业体脂管理师,TA会根据你的身体状况和减脂需求,专属定制一份 28 天减脂方案,指导你如何健康轻松的越吃越瘦~

0 阅读:0
要瘦吧

要瘦吧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