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保卫战:20万明军兵败土木堡,于谦临危守城,如何击败瓦剌?

梁兴兴 2024-03-30 17:57:26

在明朝200年间,有过朱棣的5次北伐、万历三大征、土木堡之变、闯军之难、后金入关等危难时刻。论其中危难程度,土木堡之变和其之后的北京保卫战,是与明朝覆灭相当的一次。

当时的皇帝,是著名的明英宗,他是朱棣的曾孙,明武宗的曾祖。在现在的网络上,英宗的外号较多,不过大多是“黑粉”。

诸如“叫门天子”“瓦剌留学生”“明堡宗”,都是近些年出现在网上的英宗外号。

这位天子在位22年,期间因为“土木之变”被瓦剌扣留1年,回朝后被软禁7年。不过他最后居然复位,这是古代皇帝里绝无仅有的一例。

英宗皇帝最大的失败,就是在土木堡葬送了20万大军,让明朝首都北京成为孤城,瓦剌大军距离北京一步之遥,宋朝的“靖康之变”仿佛就在眼前。

关键时刻,幸亏兵部尚书于谦组织了北京保卫战,击退瓦剌,保住了大明。

后世对北京保卫战提得不多,但这的确是明朝200多年最危险的时刻之一。

此战是败军之际的无奈一搏,当时京营精锐20万人里,7万人战死在土木堡,10万残军逃回,辎重、器械、武器被抛弃。

北京缺粮草、武器、战马,诸臣商议迁都南京,照抄南宋的剧本。

此时,孙太后主持朝廷,让英宗弟弟朱祁钰监国,号召天下勤王,而瓦剌大军则带着英宗在边境巡行。

正统十四年十月,瓦剌太师也先率领大军南下北京。在朝堂上,于谦坚决反对迁都,要背水一战。明军出城接战,力战5天击退瓦剌20万大军,保住了北京。

正统十四年,距离朱棣追亡逐北,扫荡北元不过才20多年,明朝居然险些被蒙古“斩首”,实在让人感慨。

那么在土木堡之变后,北京城内是什么情况?北京城保卫战打得有多激烈?瓦剌为什么拿不下北京,而明朝为什么能先败后胜?

1正统十四年,南明可能提前诞生

明朝宣德年间,蒙古高原上的“瓦剌”部开始崛起,在大汗脱脱不花和太师脱欢的带领下,瓦剌苦战多年,攻灭东蒙古,后者即俗称的“鞑靼”。

鞑靼部原本自称北元正统,长期被明朝和瓦剌夹击。直到明朝宣德九年,鞑靼阿岱汗被杀,瓦剌统一蒙古高原。

在瓦剌早期,瓦剌人也曾受到明朝的册封,但当他们一统高原后,瓦剌野心膨胀,意图南下,成为明朝新的敌人。

当时,脱欢在辽西、大同、河套、河西、哈密等地用兵,扩大地盘,大有当年“黄金家族”开疆拓土之势。

明朝对瓦剌的态度是又恨又忌,因为瓦剌已经不是明初时松散,孱弱的高原游牧部落,而是统一的草原帝国。

正统中期,也先拥兵20万,人马壮盛,但明朝在军事压力下采取“以财帛止干戈”的传统方式,允许瓦剌入朝供奉,然后赏赐大量的回馈,换取瓦剌的忠心。

瓦剌送来的都是草原上的土产,没什么价值,而明朝赐给的都是真金白银——绫罗绸缎,茶叶香料,都是草原上稀缺的。

明朝按朝贡团的人头给回馈,瓦剌贵族们挤破头去北京朝贡,最后朝贡团年年膨胀,居然增加到几千人。

因为朝贡的人太多,明朝每年的赏赐都成了天文数字,几乎和宋朝对辽金的“岁币”一样多,朝内议论纷纷。

最终在正统十四年,朝内议论之下,不再纵容瓦剌,只给了朝贡团少量赏赐。结果瓦剌太师也先大怒,带兵10万南下攻明,明朝长城一线处处被破。

也先分兵几路,对辽东、大同、宣府、河西等地同时进攻。离奇的是,明朝边军多路战败,丢盔弃甲,他们已然不是洪武、永乐时期的强大军队了。

随着明军多路战败,大同陷落,总督宋瑛战死沙场,也先长驱直入。

战争打成这样,其实是长期“边政懈怠”的结果,明军不复当年之勇,眼下应该以稳为主,发挥主场优势,打防守反击。

但年仅22岁的明英宗却胸有大志,在亲信太监王振的鼓励下御驾亲征,他带北京京营20万人,勋贵大臣数十人出关,前往大同解围。

后来的事众所周知,也先发挥骑兵灵活性,早早逃遁,明英宗大军找不到敌人,只能班师。

在回程路上,因天降大雨,以及改变路线耽误了时间,明军在长城内居庸关外的“怀来”被埋伏。明军行至怀来旁的土木堡,被也向骑兵包围,彼时大军缺水,军心大乱。

《明史.瓦剌传》:“次日,至土木。诸臣议入保怀来,振顾辎重遽止,也先遂追及......明日,敌见大军止不行,伪退,振遽令移营而南。军方动,也先集骑四面冲之,士卒争先走,行列大乱。敌跳阵而入,六军大溃,死伤数十万。”

也先假意和谈,骗明军移营,明军争相取水,自相践踏。正当时,也先指挥4万骑兵进攻,明军大乱,死伤10万人,丢弃辎重盔甲无数。

此战,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以下50多名勋贵、大臣战死,太监王振也被杀,英宗皇帝朱祁镇被俘虏。

土木堡的战败,其实看起来非常离谱,明军有人数优势、武器优势,还背靠大营,依然被瓦剌骑兵砍瓜切菜般全歼,仅仅一日便崩溃。

明英宗被俘虏后,连也先自己都不敢相信抓到了中原皇帝,上次被关外政权俘虏的中原皇帝,还是宋徽宗、宋钦宗父子。

英宗被俘后,瓦剌人将其奉为上宾,留着和南方的明朝讨价还价。而土木之变的消息传回北京,英宗生死未卜,大明朝廷方寸大乱。

当瓦剌送来消息说英宗被俘时,朝内马上有人建议应该迁都南京,放弃北京。彼时北京作为首都的时间并不长,虽然明成祖时期就移居北京,但北京一直是“行在”,不是首都。

直到明英宗时期,北京才正式变成都城,这让很多文官断了南迁的梦。

实际上,当时朝堂文官以南方人为多,他们对定都北方颇有怨言。

原来,自古以来,中原王朝的首都,最北也就是长安,除了蒙古人、金人,没人想把都城放在寒冷干燥,又强敌环伺的北京。

英宗被俘虏后,南方官员又惊又喜,朝堂上有人说“北京无龙气”“帝星南移”,认为是这个地方不对劲,应该迁都南京。毕竟皇帝都没了,这座城市也就不能叫“京”。

混乱之际,孙太后到台前主持大局,让朱祁镇的弟弟——同父异母的郕王朱祁钰监国,提拔兵部左侍郎于谦担任尚书,统筹北京防务。

于谦是反迁都的带头人,他认为一旦迁都,就是南宋的下场——丢掉中原,一辈子被北朝压着打,最后窝囊覆灭。正是在于谦的坚持下,“南明”没有提前诞生。

2太师也先攻北京,败于京营火器

有现任皇帝在手,也先觉得自己也能“挟天子以令诸侯”,从明朝换取巨大的利益。

彼时明朝内曾筹备一批金银去赎人,也先不许,他把英宗皇帝当成自己的挡箭牌,让骑兵带着这位皇帝去长城边关叫门。

这段历史是《明史》明文记载的,英宗在正统十四年八月十七日,由蒙古骑兵护卫,来到宣府外叫门,守军认出来是皇帝,但不开门。

三天后,英宗又来到大同城外,守将郭登也不开门,最终英宗要了大量财宝后跟也先出塞。

《明史》:“八月,也先拥帝北去,经大同,使袁彬入城索金币......以金二万余及宋瑛、朱冕、内臣郭敬家资进帝,以赐也先等。”

也先得到了利益,野心更加膨胀,他已经得到了鞑靼的元朝玉玺,心里居然想着靠英宗朱祁镇来进攻北京,恢复元朝的旧都,自己当皇帝。

可是现实给了也先重重一拳,就在正统十四年九月,明朝拥立郕王朱祁钰为皇帝,改元景泰,“北狩”的朱祁镇变成了太上皇,等于被明朝抛弃了。

这一举动客观来说比较危险,因为也先发现英宗朱祁镇失去价值,可能将其杀害。但朝堂上下以大局为重,国不可一日无主,只能如此。

而也先听说明朝另立皇帝后,立刻带着大军兵分两路杀向北京。

瓦剌大军倾巢出动,20万人兵分两路,从草原上的“哈拉和林”誓师出征。为了师出有名,也先带着朱祁镇去打仗,号称是要“问罪”,因为明朝大臣擅自废立君主。

瓦剌大军兵分两路,分别从大同、宣府入关,主力从大同绕道紫荆关,包抄北京城后,另一支部队进入居庸关,进攻北京正面。

然而,在土木堡大败后,北京城内的群臣清点城防,城内只有不到10万的守城部队,还有少量逃回来的败军,靠他们守城不太可能。

于是,于谦请朱祁钰下令,调集中原和南京的驻防部队北上,甚至把北方沿海的水军都调来北京。朱祁钰被推到前台,随即下令四方调兵勤王,并把北京军事指挥权给了于谦。

最终,当瓦剌骑兵扣关后,边疆的急报传到北京,兵部尚书于谦组织城防,他已经成竹在胸,因为于谦手上已经有了20多万军队,还有一年的积粮。

同时,朝廷下令河北各地往京城运粮,主要把通州城粮食送往北京,起码要足够全城半年消耗。

孙太后让内廷开皇帝“内帑”犒军,给武将和京营、勤王军赏赐,工部开军械库整备盔甲、火器,还派出骑兵出关去土木堡寻找丢弃的辎重。

当也先在十月进入长城内时,北京城的22万大军已经在城外驻扎。

但在战前,明军围绕“守城”还是“迎战”吵得不可开交,于谦坚决要求军队在城外决战,不能示弱。

在十月初九,也先大军攻破紫荆关,明军准备应战。于谦把北京城九门分给具体的武将,自己和猛将石亨镇守德胜门。

于谦下令:大军列阵城外后,城门关闭,北京城内不许留“带甲之士”,否则处死。

守城军也得到命令,若队长畏缩不前,上司可以将其斩杀;士兵畏缩不前,后队杀前队。杀敌者按人头论赏,最高者能连升三级。

十月十一日,也先先锋部队到达北京城外,蒙古人马上被北京的城防震惊了——明军营帐、堡垒遍布城郊,旌旗蔽日,炮声震天,步兵列队迎战,喊声如雷。

也先本以为明朝现在是惊弓之鸟,北京城可以一鼓而下,没想到明军军容雄壮,这让他很后悔轻易入关。

也先赶紧转变口径,派人去报信,说自己“前来还太上皇”。蒙古使者告诉于谦,朱祁镇就在也先的大营,希望派人来接。

不过,明朝方面只派了两个人去看朱祁镇,也先不满,觉得应该让一品大员或者皇族来,但明朝没反应。

《明史》:“初,也先深入,视京城可旦夕下。及见官军严阵待,意稍沮。叛阉喜宁嗾使邀大臣迎驾,索金帛以万万计,复邀谦及王直、胡濙等出议。帝不许,也先气益沮。”

当日,瓦剌军试探性袭击城外的彰义门,被明军杀败。也先再请明朝来接朱祁镇,但城内无回应。

十三日,也先决意攻城,明时的北京城为方形,只有九门,城东、南多河道、沼泽,北部干燥平坦,所以明军当时的主要阵地布置在北部。

也先经过研究,下令骑兵北移,随后全力进攻德胜门。

于谦早就料到也先要打德胜门,所以让石亨在门外民房和金、元旧城墙之间埋伏,以火器袭击蒙古骑兵。

最终,瓦剌骑兵前锋万人,被石亨部队以火器埋伏,伤亡惨重,也先的弟弟孛罗战死。

见前军大败,也先大惊,为了防止明军反攻,他把英宗朱祁镇安排在德胜门外的一间房子里,派军队看守。

随后,也先下令大军绕道南下进攻西直门。在这里,明军孙镗部力战瓦剌骑兵,双方骑兵几次冲杀,于谦赶紧派兵援助,明军又击退瓦剌。

两次进攻失败,瓦剌士兵士气低落,也先心情沮丧。十四日,瓦剌军再战彰义门,明军武将武兴战死,但明军和民兵共同御敌,瓦剌再次战败。

也先查看战场,他发现在明军结阵后,自己的铁骑并不占优势。。

其实,瓦剌军队以骑兵为主,在平原野战中罕逢敌手,几次全歼明朝边军。但说起攻城拔寨,骑兵几乎毫无战斗力。

明军则靠战车、壕沟、火器来防守反击,神机营的火绳枪能射百步而穿甲,还有火箭、大炮助阵。蒙古骑兵冲不进阵地,撤退时反被明军骑兵掩杀。

至于攻城,对瓦剌人来说更是天方夜谭。最终瓦剌大军野战失败,围不了北京城墙,连居庸关的援军也被明军挡住。

十五日,在保定等地劫掠的瓦剌军队来报告,南方的明军正在北上,且明朝政府坚壁清野,做长期打算,抢劫活动收获不多。

也先思来想去,放弃北京回到草原才是唯一的选择,否则紫荆关被占,自己的10万人可能被困在中原。

但也先觉得走也不能空手,于是他派精锐在北京城下对峙,牵制于谦的部队,让自己的亲信带其余部队劫掠北京周围。

十五日开始,瓦剌骑兵拔营西撤,一路烧杀抢掠。

也先带着英宗皇帝紧随其后,于十七日撤出紫荆关,残部还是在河北、陕西等地劫掠。

《明史》:“也先诡称奉上皇还,由大同、阳和抵紫荆关,攻入之,直前犯京师......也先邀大臣出迎上皇,未果。亨等与战,数败之。也先夜走,自良乡至紫荆,大掠而出。”

到十一月,瓦剌军队彻底离开中原。

综合来看,北京保卫战是标准的“雷声大雨点小”,无论明军还是瓦剌军,都没有全面冲突,40万人没有大规模接触,双方的伤亡都在几千人上下。

不过,因为也先全师而退,随时有可能卷土重来,明朝政府不敢有松懈,北京的严防死守持续了几个月。

景泰元年正月,瓦剌进攻宁夏、大同,又被明军击败,也先开始求和,北京城的寒冬至此结束。

3大战之后:瓦剌崩溃,大明政变

正统十四年,北京城顶住了明朝建国以来最大的危机,明军在景泰帝和于谦的带领下抵御了敌人,本来占据主动权的瓦剌,现在落到了一个尴尬的境地。

此时,明英宗朱祁镇还在瓦剌之中,也先还想用这个“太上皇”做点事,曾打算从西部进攻中原,然后在长安或者其他大城立朱祁镇为皇帝,分裂明朝。

可此时,瓦剌骑兵发现自己打不进长城了,仿佛明朝军队在正统十四年冬天后突然变强,能和草原骑兵野战。

其实,不是明军“突然变强”了,而是明军本来就不弱,起码边军不是农夫,是职业军人。

也先觉得明军弱,是土木堡之战前后给他的错觉,此战明军一触即溃,打得十分难看。但这背后原因很复杂,除了英宗瞎指挥外,其实北方精锐也大都不在长城一带。

正统年间,因为仁宗、宣宗时期放松边政留下的祸患,中国北方的蒙古、西南方向的诸夷、云南外的麓川国、东南的福建都有军事问题。

后世总是诟病明英宗无能,但明英宗在边政上其实很努力,东南西北都在用兵。

英宗曾大力进攻西南麓川王国,即今天的缅甸地区,前前后后用兵十几年,消灭了这个中南地区的崛起政权。

麓川国在明初就存在,曾被云南沐王府镇压,但后来复兴,反噬云南边境。王振支持明英宗用麓川立功勋,明朝北部边镇部队、西南土司兵前后有百万人都在云南作战。

到了正统九年,东南的福建又爆发了“叶宗留、邓茂七起义”,也叫“东南矿工起义”,该起义规模很大,在闽浙赣三省活动,明朝镇压多年都无法彻底解决。

正统十四年,英宗皇帝派名将陈亨之子,靖难名将陈懋带京营、宁夏边军、河北鞑骑(归明蒙古骑兵)南下平叛,所以也先在北方纵横时,明朝精锐,尤其是野战部队很多不在岗位。

最终,当京营的20万大军被英宗带出关后,英宗少年意气,刚愎自用,不听臣下的劝谏,才导致全军覆没,也先捡到了大便宜。

但随后,南方精锐部队渐渐北上,明朝也加大对边军的犒赏,让边军士气高昂,也先部队再要入关南下就不容易了。

景泰以后,朝廷重视军务,朝堂上认识到“仁宣时期”只管中央安稳,为省钱省事放弃边政的行为是不妥的,“三杨”和宣宗放弃边关的行为更是遗祸后世。

从此,明朝重新整顿军备,清点卫所士兵,修军械,筑长城,文官也不敢再随便议论。

景泰元年秋天,看到明朝边境如铁桶一般,也先也感觉耗下去不是办法,毕竟草原上的物资还需要从明朝交换,冬天快来了,这样下去草原上可能闹饥荒。

于是也先再次提出归还英宗,两次派人来北京求和。

明朝派人去谈判,英宗皇帝归国的意思很明确,甚至提出去看守皇陵,不入京城。

当年八月初六,也先送朱祁镇南下,送行几十里。英宗皇帝到达北京后,朝廷准备了简单的仪式,景泰帝也在皇宫迎接了英宗,随后将其送往南宫居住。

瓦剌送回英宗皇帝,随后双方的朝贡贸易继续,可见正统十四年到景泰元年的战争,并未根本上改变两边的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景泰二年开始,瓦剌大乱,大汗脱脱不花和太师也先内战,脱脱不花很快兵败被杀。景泰四年,也先称帝,自称大元皇帝,但并未得到明朝承认。

次年,瓦剌再次发生内乱,阿剌知院和也先内战,也先被杀,瓦剌盛极而衰,至此分裂。

巧合的是,瓦剌内战时,明朝宫廷内也暗流涌动。

当时,景泰帝朱祁钰郁郁寡欢,因为他害怕哥哥复位。而朱祁钰膝下无子,后来滥用补药,身体不好,于景泰六年开始生病。

景泰七年底,朱祁钰病危,八年正月,因为储君之位未稳,太监曹吉祥和大将石亨、御史徐有贞扶持幽禁的朱祁镇复位,史称“夺门之变”。

《明史.英宗本纪》:“丙戌,诏赦天下,改景泰八年为天顺元年。论夺门迎复功,封石亨忠国公,张軏太平侯,张輗文安伯,杨善兴济伯,曹吉祥嗣子钦都督同知。丁亥,杀于谦、王文,籍其家。”

朱祁镇顺势而为,在正月十六宣布复位,随后下令处死于谦等拥立景泰帝的核心人物。

景泰八年二月,朱祁钰神秘去世,于谦等人被杀,英宗改元天顺,开始了第二阶段八年的统治。

然而,英宗复位后杀救国忠臣于谦,这是他在位期间最大的污点之一。史书记载,英宗本不想杀于谦,但被劝说:“不杀于谦,此举无名。”英宗这才下定决心。

《明史.于谦传》:“奏上,英宗尚犹豫曰:"于谦实有功。"有贞进曰:"不杀于谦,此举为无名。"帝意遂决。”

所谓“名”,就是英宗复位的由头——于谦弄权,擅立皇帝,英宗和拥护者是拨乱反正。所以在古代的君臣关系、道德环境下,于谦必死,否则英宗复位就是“无名之举”。

于谦死后,天下人人喊冤,朝内、内廷,也都知道于谦的功绩。

直到英宗去世后,儿子朱见深继位,才下令恢复了于谦的名誉,赦免于谦充军的儿子于冕。

明孝宗继位后,再次追悼于谦,在太子少保的头衔上加太子少傅、上柱国,修建祠堂祭拜。

后世明朝皇帝都对于谦评价很高,但这也很难挽回此举对文官系统,和天下人心造成的影响。一直到清朝,“英宗杀于谦”都被视为反面教材,足见其影响之深。

参考资料:

1.《明史》

2.《明朝时期的北京保卫战》黄朴民;白立超;熊剑平

3.《一代名臣于谦被害原因及历史地位评述》王帅

0 阅读:18
评论列表
  • 2024-04-02 21:28

    注意,所谓的北京保卫战,并不是守城!并不是守城,并不是守城,是在北京城郊外组织新兵所谓的北京保卫战!

梁兴兴

简介:金戈铁马,风云人物,趣谈史事,启迪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