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一万年”在哪里找?(第一到第三章)

翁卫和说古史 2024-07-19 20:46:41

华夏文明一万年去哪里找?

(一)在中国的北回归线地带上可以找到

翁卫和

中国历史,自公元前841年起,有文字记载的编年史再也没断过,这是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杰作。而在此之前的历史,也往往见于残章断句中,以碎片化的方式浮现在智者的视野内。

依靠祖先留下来的东西,再加上近代百年的考古,我们确认且世界承认了:距今约3000-3500年前,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曾经存在辉煌灿烂的殷商文明,有古老的殷商甲骨文字。

至于距今3500年前的中华文明,世界学术界就打死都不认了。这使得自诩为“五千年文明古国”并传诵多年、引以为傲的我们非常着急,迫切需要找到考古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渊源和底蕴。

中华文明起源的探索

中国文明起源的问题,被一次次尖锐地提出来,很多人也都在问,什么时候能解决?还要一代一代往下丢吗?

在人类遗址“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地,考古学家发现并发掘出带有刻画符号的陶器,这些刻画符号被疑为人类的早期文字;在“良渚文化”,考古学家发现了古人类农耕水利遗址、碳化的稻谷,以及丰富多彩的玉石器;在“红山文化”,考古学家发现了具有宗教信仰、阶级、城址等,透着文明气息的遗物遗址。

这些不同的遗址,呈现不同的个性和不同的风格特征,很多学者试图从这些遗址中找到“文明”的证据,以论证中国文明起源可以往前推至——距今5000甚至6000年。结果,事实证明,所有这些努力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见“影”不见“实”,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论证依然遥遥无期。

还有更多的学者,试图用“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来填充殷商前落下的那1000-1500年,以便“凑足”中华文明五千年。

六大考古学文化区系

现今的考古学,根据地域将考古学文化分为六大区系:

1. 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中心的北方;

2. 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

3. 以关中(陕西)、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

4. 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

5. 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部;

6. 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的南方。

六大考古学文化区系示意图和中国考古学文化区系年表,显示出百年考古、数代人的努力,加上许多古代文明留在地下的物证,确实换来了丰厚的考古成果。然而,这些“物力”加“人力”依然没有起到关键作用,中华文明起源的问题仍未解决。

中华文明的脉络关系与文化传播

中华各族的脉络关系是同宗、共祖、共源,并且是文明的创造者、领导者以及推广者。他们以祖先崇拜为宗教信仰,以聚居形式进行繁衍生息,造就出一个自成一体的文化单元,然后从这个单元把“先进的”文明向四方辐射以及传播。所以,人类文明有“路”可寻。这种脉“路”如同树,先有根,再到干,再到枝、到叶。

我们的文明脉“路”,以北回归线为带,一步步把先进的文明延伸至全球各地。实际上,中华文明才是人类文明的创导者!中华文明保留有人类文明的最早形态,并在北回归线地带留下人证、物证、音证、技艺以及传承过程、文明记录等,能证明人类文明的重要证据。另外,中华文明也是唯一具备还原人类文明起源所需综合能力的文明。

北回归线地带的考古发现

古代文明认为北回归线地带,是天、地的正中,天下无影。我国的北回归线属亚热带气候,夏季炎热,春季多雨,雨热同季,非常利于动植物的繁殖,形成生物多样性的格局,为人类的快速发展提供天然的条件优势。

在北回归线地带发现了许多人类洞穴遗址、生活遗址,这些遗址不但给我们提供了第一手考古,还出土了大批早期文化人留下的石斧、石锛、石凿、石锤、石网坠、石器、蚌刀、骨器以及早期的釜、罐、鼎、陶器等遗物,利用这些遗物足以还原早期文化人的日常生活景象。

已有的证据可以表明,生活在此区域的古文化人具有较高的智慧,生产出比同时代人更好的工具,并且部落在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上都远超同时代人,当时的他们还是以采集经济为主要生活来源。陶器的出现改变了生活环境及饮食结构,使该区域最早进入人类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文明是人类的第二次高速发展,多方面的改变、创新、推广,使人类把地球变成适居环境,至此,人类终于彻底脱离动物一样的生存状态,并在衣、食、住、行等文明中体现出来。

中华文明起源的标志:单质金属

中华文明起源的表证之一为:古人在自然界中发现自然金属如陨铁、自然铜、自然金/银等,比木、骨、石材质更好用、更耐用,磨制成的工具是变革性的工具。他们通过对天然金属进行物理加工(加热、捶打)而制成想要的工具,又结合制陶方法来制造金属,从一开始得到的是单质金属,后来才发展到合成金属。所以,就金属的历史而言,青铜器已经算是人类文明的后期产品。

考古发现,北回归线区域的聚居遗址,常发现有大量的单质金属,如刀、锄、斧、剑、矛、镞、锌、刮、钺、钟、鼓等,还有大量表达祖先崇拜的单质金属人像、饰品、祭品等。

遗憾的是,考古界没能正确地理解这些物品的生成、文化及背景,而把其制造时间一股脑地排在青铜器之后,认定它们是殷商后的物品。显然,这违背了人类由简单到繁复的发展过程,金属的使用过程,是先做实用器,再做礼器。宗教崇拜的产生,才到礼器(青铜器)的生成。

金属的使用与社会变革

单质金属的出现和使用、生产力的大幅提高、剩余价值的出现,使人类分化出阶级,而阶级的形成造就了领袖(王),王造就聚居地为城。

当采集经济退居到次要地位,畜牧农耕成为生活的主要来源时,以采集占主导的母系氏族,便逐渐被以畜牧为主导的父系氏族所代替,男性在生产过程中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至此,人类的生殖崇拜也从女祖(妣)崇拜到男根(且)崇拜,这是社会结构的重大政变。

单质金属与青铜器

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应以单质金属的使用来衡量,而不是以青铜器。

因为青铜器是金属制造的二元产品,是利用合成技术来改变青铜器的量、质、性状而已,它是人类技艺的提高。以青铜器来衡量文明起源,显然对我们不适用,这样的文明标准会覆盖掉我们对文明的认知。青铜器是人类文明提升期开发出来的产品,它处在中华文明脉“路”的“枝”部,而中华文明之“根”,在我们的祖先最早发现和使用单质金属之处!

那些单质金属,正躺在北回归线区域的丘陵、山间、河川里等待被唤醒,然后向世人展现它们所携带的文明景象。

可以用单质金属来“证”华夏文明的发生,如果用青铜器为华夏文明发生就降维华夏文明的起源时间。

华夏文明一万年去哪里找?

(二)在水稻栽培发源地找

翁卫和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和保障,而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全世界约有一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因此,水稻栽培技术的发明,无疑可以称作世界文明史上最重要、最伟大的事情。它的地位以及对世界的影响力,难有其它能匹敌。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探讨了“单质金属”的使用,是文明起源的一个证据,而这个证据在我国北回归线地带能够找到。本篇则关注水稻栽培技术的发明地,即最早把野生稻驯化为人工栽培稻的地方。找到这个地方,就等于找到能够证明文明起源的又一个证据。

水稻栽培的发源地:北回归线/珠江流域

据我所知,我国北回归线/珠江流域,就是人类最早发明水稻栽培之地,所以这里一定存在文明起源的证据。

北回归线/珠江流域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点,非常适宜水稻的生长。这里的先民在长期采集野生稻谷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水稻的生长规律。他们从选择近水地,到挑选/繁殖谷种,到培植/移植秧苗,再到病虫害护理,以及收割收获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对水稻栽培技术的改造,最终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食物的丰裕,使人类开始有了剩余价值,也使人类的繁殖生育得以加速,这为阶级分化提供了条件。

我国最早创造稻作文明的地方,就是北回归线/珠江流域。这里的生产方式也决定了文明起源的方式及类型。这个区域的原住民把种稻的田,称为“那”,因此以“那”命名的地名,遍布该区域以及整个东南亚。这些传承下来的“那”地名,蕴藏着人类文明起源的丰富内涵,记录了人类进入文明的初期状态。因此,可以这么说,只要找到关于稻种植的种种源头,也就找到了人类文明的起源。

稻作文明的发展与传播

把“山岭谷地间的一片田”用来进行水稻种植,即称为“垦殖”耕田——这是人类的创举!考古发现的稻田遗址和区域体质人类学调查,均显示这一区域属同一人群,他们同样拥有水稻种植的经验。

“水田”的古音传承,与“那”、“洛”、“雒”、“麓”、“六”、“渌”、“鹿”等表意一致,这也形成了特有的地域性地名文化。当这些东西被破解之后,就可以了解水稻是以此为中心,然后向全国各地、甚至全球的推广路线。它亦为文明的前进路线。

稻作文明主要体现在据“田”而作,这种创造业由简单到复杂,生产工具也由低级到高级,如从使用铲、锄、镰、犁等,进而服牛、马进行耕作,这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古人对改良工具的崇拜,对丰收的祈求,表明农业文明已经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和水平。

赖“田”而居与稻作文化的影响

古先民分布在水源丰厚的溪边、河边、田峒周围的山岭地带,近“田”而居。因居地潮湿、多雨,且地势不平,所以他们选择建造“干栏”住宅。最初的“干栏”是“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建造具有防洪、防潮、防兽害,利于通风采光和节约用地等特点的“干栏”,是人类由洞穴居住向外转移的一个进步。“干栏”居宅提高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力,它也是古代文明建筑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建筑形式传承了几千年,至今在一些南方小镇或乡村中仍有应用。

古先民赖“田”而食,创造了加工谷物的工具,出现如石杵、石磨棒、石磨盘、石锤、陶罐等器具,这是人类改变食材的方法,也是获得更多、更好食材的先进创造。除此之外,还学会将稻米煮熟后食用,或将稻米加工制成各类以谷为本的食物,如酒、米粉、糕点、粥、糍粑等。稻作文明创造了人类多元化的食物获得,保障了人类的生存环境,是人类文明提升的动力源。

靠“田”而穿的服饰文化,稻作文明的发展,带动了棉、麻的生产和加工。石制、陶制的纺轮,是加工棉、麻制品的工具。服饰的制造,提升了古人对抗自然的能力。

因“田”而乐的稻田文明,是农耕文明在“田”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群体文化,如出现开耕节、禾魂节、牛魂节、堂新节等。农耕文明依“田”而制定一系列的群体庆典活动,促进了人的交流,满足了人对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追求。

总结

稻作文明的发生,蕴含人类文明的很多特征,它满足文明的要素。稻作文明遗址是人类文明起源的新证据之一。

(注:本文将分篇陈述,不定时穿插发布,欲完整了解,请参阅上下篇章。)

华夏文明一万年去哪里找?

(三)在华夏古文字发源的地方找

翁卫和

百年考古使我们找到了很多被称为“文化”之地的“地文”,例如仰韶文化、二里头文化、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红山文化等。然而,“文化”到“文明”的突破虽然仅一字之差,但对今天的人们来说,探索“文明”起源依然还是遥遥无期。

文化与文明的差异

本质上,“文化”发展为“文明”就是从“画花纹(化文-文化)”到“明花纹(明文-文明)”的发生过程。文字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步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刻绘符号不一定是人类的“文化”现象,也并不一定能反映我国文字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某些刻绘符号有可能是“无心”之作,并非“蓄意”而为,它们没有以“传承”的方式发展,而是表现为“独立产生”。所以,无法从这类“刻绘符号”中找到文化谱系和文字生成谱系。

如果“刻绘符号”没有构成一个发展序列、没有组合出由“单一”到“多样”的记录行为,我们便无法从中找到文字由简单到复杂、由符号到真正文字的相关演变过程。例如,单个的刻符“一”不能升级为“二”、“三”、“四”,就代表它没有从单一构建出延续性的发展。

刻绘符号与文明起源

很多“刻绘符号”只是“落后”者对“先进”者的模仿学习,类似文明社会中幼稚儿童期的模仿图写行为,这种行为结果虽“像”却“不是”。要知道,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不对等性,不同区域的文明,其发展进度也会不同。

总之,刻绘符号并不代表人类文字的原始萌芽。我们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所发现的那些早期刻绘符号,远不能还原出早期文字,更无法证明早期文字是由这些符号发展而来,因此,也就不代表制作刻绘这些符号的人是人类文明起源的创导者。

很多学者主观认为这些区域所出现的刻绘符号比文字出现得早,所以他们认为这些刻绘符号就是文字的起源,其出土地就是文明的起源地,而这些刻绘符号的作者就是文明起源的创导者。然后,他们想方设法地去证明上述观点。

珠江流域的文字起源

经过多方考证,我得出的结论是:华夏最早的文字,其实出现在珠江流域。在这里,能找到并且满足华夏文明“文字起源”的顶格还原条件。这里的古人,不但记录有文字的“造”法,还有文字的“应用”,以及文字的“传承”……这些记录隐藏在两河之间的“雒、骆、洛”地,找到它就能找到“文明起源”的又一个证据。

要证明我们的“华夏文明”具有“一万年”的历史,就必须先证明有关“文明”起源的事,即何时、何地、何人开始做何事而形成“文明”。

证明“文明起源”的证据,必须是文明形成与传承中那些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也最具代表性的要素。比如之前已发文论述的单质金属的使用、水稻栽培技术的发明,今天所说的“、骆、洛”文字的创造,以及后面将要论述的其它证据。

总结

寻找华夏文明的最早起源,需要综合多方面的证据,既包括物质文化的发明与使用,也包括精神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刻绘符号只是其中一部分,要找到真正的文明起源,还需要更深入、更全面的考古探索和研究。

(注:本文将分篇陈述,不定时穿插发布,欲完整了解,请参阅上下篇章。)

0 阅读:31

翁卫和说古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