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位也是烫手山芋,历史上有人明明可以当皇帝,却主动辞让机会

华晨曦 2025-02-25 17:22:44

皇位这玩意儿看起来是个香饽饽,可历史上还真有不少人对它不感冒,他们明明有机会坐上龙椅,却偏偏选择往外推,这事儿说起来还真是挺有意思的,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些不走寻常路的主儿们。

朱瞻墡这人在明朝历史上可是个奇葩,他爹朱高炽突然驾崩的时候,他哥朱瞻基正在南京监国,这机会摆在眼前,换了别人早就动手了,可他倒好,愣是稳坐钓鱼台。

当时北京城里的大臣们都等着看他的表态,毕竟他手里握着兵权,要是起了异心,朱瞻基的皇位可就悬了,但他就是不为所动,安安静静等他哥回来。

后来他哥朱瞻基当了皇帝,没过几年就去世了,留下两个年幼的儿子,这时候又有人想让朱瞻墡来当皇帝,可他还是摇头说不干。

最绝的是第三次,他侄子朱祁镇被瓦剌人抓走了,朝廷里乱成一锅粥,孙太后亲自找他商量继位的事,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可他还是拒绝了。

这么看来,朱瞻墡可能是个明白人,他知道皇位虽好,可要是没有足够的实力和支持,坐上去也是个烫手山芋,还不如安安稳稳当个藩王。

李旦这人更有意思,他当了两回皇帝,第一次是给他妈武则天当傀儡,啥事都得听他妈的,这日子过得可不舒坦。

等他妈武则天年纪大了,想把皇位还给李家的时候,李旦又开始装病不上朝,非要把太子之位让给他儿子李显,这操作可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后来他又当了一回皇帝,这回可是实打实的皇帝,可他好像对这个位置已经没啥兴趣了,看到个彗星就说要禅位给儿子李隆基。

李旦这么做,可能是因为他经历了太多皇族内斗,看透了权力斗争的残酷,与其整天提心吊胆,不如干脆退位当个清闲的太上皇。

李成器是李旦的长子,按理说当太子是顺理成章的事,可他偏偏不干,主动把这个位置让给了他弟弟李隆基。

这事儿看起来挺傻的,可仔细一琢磨,这位可能是个高手,他弟弟李隆基可是个狠角色,要是自己当了太子,搞不好就得上演一出新版玄武门之变。

李成器这一让,不仅保住了自己的小命,还得到了李隆基的尊重,这波操作可以说是相当聪明了,既避免了兄弟相残,又保全了自己。

代善这人在清朝历史上也是个特例,他爹努尔哈赤死的时候没指定继承人,按理说他是大贝勒,完全可以争一争,可他偏偏支持皇太极继位。

后来皇太极死了,又是没指定继承人,代善作为努尔哈赤的儿子,完全有资格继位,可他又一次选择了支持别人,这操作可真是让人费解。

不过仔细想想,代善这么做可能也有他的道理,当时清朝正是用人之际,他这么做既避免了内讧,又保住了自己的地位。

刘交是刘邦的弟弟,在吕后死后,朝廷里没了皇帝,有人想让他来当,可他直接拒绝了,还推荐了刘恒继位。

这事儿看起来挺没出息的,可实际上刘交是看透了其中的门道,当时朝廷里派系林立,他要是当了皇帝,肯定会被各方势力夹在中间。

刘交这么做,既避免了被人利用,又保住了自己的安全,最后还落了个明智的好名声,这波操作可以说是相当高明了。

0 阅读:7
华晨曦

华晨曦

华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