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这事儿说来挺有意思的,表面上看是个南北内战,实际上背后藏着一堆大国之间的算计和博弈,要不是前苏联解体后公开了那些密件,咱们可能到现在都不知道这些弯弯绕绕。
金日成跑去找斯大林要军事支援的时候,说得那叫一个天花乱坠,又是什么朝鲜半岛地理位置特殊,又是什么美国迟早会打过来,还说只要苏联点个头,他三天之内就能把南边给拿下来。
斯大林听完这些话心里门儿清,他早就派人去朝鲜转悠过了,知道北朝鲜那点实力根本不够看,美国给南边配备的那些新式武器不是闹着玩的。
斯大林当时还有个心病,就是对其他国家的共产党越来越不放心,尤其是南斯拉夫那个铁托,搞什么不结盟运动,这让斯大林觉得自己这个老大哥当得有点悬。
苏联那会儿虽然在世界上说得上话,但要真跟美国干起来,还真没那个底气,所以斯大林给金日成的回复特别有意思,说是可以给武器,但具体怎么帮忙却说得模棱两可。
金日成拿着斯大林这个不明不白的答复,还跑去问了毛主席的意见,毛主席直接就说了,美国那德性你都不知道吗,现在别轻举妄动。
但是金日成那会儿已经被苏联承诺的武器援助给迷住了眼,压根就没把毛主席的话当回事,直接就开打了,刚开始还真挺顺利,把南边打得节节败退。
美国这时候可不干了,直接从仁川登陆,把北朝鲜的部队给切成两段,金日成这下可慌了,赶紧又跑去找斯大林求援,结果斯大林直接就给推了。
仔细琢磨琢磨就能发现,苏联这波操作可太精明了,既想在朝鲜半岛保住面子,又不想真的跟美国干起来,就给了个模棱两可的态度。
等北朝鲜真的打不过了,斯大林就把金日成往中国这边推,反正中国肯定不能看着朝鲜半岛被美国占了去,这仗中国是躲不过的。
中国这边也是左右为难,刚建国没多久,正想好好发展经济呢,结果这边就来了这么一出,但是不打又不行,要是让美国占了朝鲜半岛,那东北的安全就真成问题了。
最后中国还是派了志愿军过去,这仗打得是真够憋屈的,明明是苏联在后面搞的鬼,结果打仗的是中国人,苏联就在边上卖军火赚钱。
这事儿要不是苏联解体后那些密件被公开了,可能现在都没人知道这里面还有这么多道道,这就是大国之间的博弈,表面上看是一回事,背地里又是另一回事。
回过头来看这段历史,真是让人感慨,金日成是不是太天真了,以为有了苏联的武器支持就能横着走,结果把自己给坑了。
斯大林这个人太精了,把苏联的利益算得明明白白的,既不得罪人也不吃亏,最后还把中国给拉下水了,这波操作属实高明。
中国这边虽然被迫参战,但是这场仗也让新中国在国际上站稳了脚跟,让西方国家知道中国不是好欺负的,这算是因祸得福吧。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国际政治里面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就算是同属一个阵营的国家之间,也未必就真的是一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