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有个患者 45 岁的患者,因右侧腹部时有疼痛,经超声检查发现直径 4 毫米的胆囊息肉。由于息肉未达 10 毫米的切除标准,西医建议其回家休养,且要求饮食清淡,尽量只吃蒸、煮、熬的菜肴,这对一位壮年男性而言较为苛刻,且难以缓解腹痛,于是患者前来寻求中医治疗。
经诊断,患者的症结在于肝胆湿热,这是胆囊息肉常见病因。在中医理念里,肝主疏泄气机,胆汁分泌排泄与之相关。肝胆湿热会致疏泄失常,胆汁排泄不畅,淤积于胆囊。长期胆汁淤积,易形成胆结石,还会造成胆囊局部气血不畅、气滞血瘀,引发慢性炎症与息肉。
肝胆湿热患者较易辨别,多有胀痛症状,疼痛不仅在腹部,还可向胁肋乃至右侧肩部放射,该患者便如此,且伴有口苦、咽干等,这是湿热熏蒸致胆汁上逆所致。
治疗时,我常以经方 “大柴胡汤” 为基础。
方中柴胡可疏肝解郁、和解少阳,让肝胆之气顺畅;黄芩清热燥湿,与柴胡协同清解肝胆湿热;芍药缓急止痛,减轻胁肋疼痛;半夏降逆止呕,缓解恶心呕吐;枳实、大黄行气消积、通腑泄热,利于排出湿热瘀滞,使胆汁排泄恢复正常;大枣、生姜调和脾胃、顾护正气。诸药合用,能和解少阳、内泻热结,直击肝胆湿热根本。
在此基础上,添加虫类药增强散结之力,以消除息肉本体。
经过两个多月调理,患者息肉消失,因息肉较小,虫药药力强劲使其消散。同时,腹痛、背痛症状解除,表明肝胆湿热已解。此后只要饮食不过于放纵,便无需担忧息肉复发,至今其息肉也未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