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你可能想象不到,贝壳市值相当于2个碧桂园。同是行业第一,造房真不如卖房的!准确地说,是不如互联网卖房的。』
汽车制造大国日本,有一句话:“会造车,不如会卖车”。
这句话,只能说明汽车销售的重要性。但如果用来衡量企业,是不正确的。
在汽车行业,造车的明显强过于卖车的。卖车的,只是销售渠道,难以形成强势资源。真正有强势地位的,是造车的,尤其是品牌车企。
比如——
汽车之家:营收84亿元,利润32亿元,市值103亿美元。
蔚来汽车:营收78亿元,亏损113亿元,市值225亿美元。
营收相当,亏损严重,但造车的蔚来市值,还是2倍多于卖车的汽车之家。
那房地产行业呢?恰恰与汽车行业不同。
贝壳:营收460亿,亏损21亿,市值折合3526亿人民币;
碧桂园:营收4859亿,利润612亿,市值折合1855亿人民币。
10倍的营收差距,利润更是天壤之别,但资本市场毫不客气——
贝壳市值,几乎2倍于碧桂园!
01、不同的行业地位很难有卖车的,能在一二手车市场同时领先。因为销售逻辑,相差太大了。
但房产不一样。二手房交易能做好,做一手也没问题。
只要手中有客户,有流量,引导客户购买一手或者二手,难度不会太大。
贝壳就是这样。
链家在二手市场的优势,助长了贝壳在一手市场的优势。目前在一二线城市,贝壳的渠道,几乎全面领先其他全国性对手(我爱我家、58爱房、觅房等)。
业绩对比如下:
虽是乙方,但贝壳拥有很强的市场话语权。——这个正是资产市场所乐意看到的。
营销总的烦恼——
现在造房的选手,满地都是王者玩家。房企之间竞争差异化不大,即使是碧桂园,绝对领先优势也不明显,如履薄冰。
100亿销售额,在其他行业已经是巨头,但在地产行业还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100亿规模在2019年,只能排在行业160位开外。这完全就是非主流吖。
资本更青睐于垄断型选手,所以贝壳和碧桂园,行业地位不同,估值差异大。
02、增长的想象空间贝壳,实际上已不再是地产中介公司,而是互联网平台公司。
原来的房产中介,重度依赖线下服务。但贝壳将服务搬到了线上,实现了数字化,提升了行业效率。
拜开发商所赐,贝壳成立2年多来,保持快速增长。2019年营收增速高达60%。
开发商对渠道依赖度有增无减。大部分项目的渠道成交占比,在50%以上。商业和文旅项目,渠道占比几乎90%。
贝壳交易佣金在2.5%左右,即使不提升,未来二手房的市场蛋糕,还有很多故事性、想象空间。
反观作为传统地产商的碧桂园,经历过去20年的高速增长,无论内外部环境,都难言乐观。
内部:碧桂园年销售近10000亿规模,能维持就不易,继续保持高增长,几无可能。
外部:“房住不炒”,带来的市场横盘。“三道红线”新政,融资压力山大。
即使房企想开足马力弯道超车,银行也不敢乱加油。而对待互联网公司贝壳,就不一样。
资本市场,在乎的是商业模式、市场规模和用户活跃度。
03、房企冲业绩,首先找贝壳金九银十,很多房企又开始猛冲业绩。
眼下又遭遇“三道红线”新政,房企要降负债,要回款,要发展,要提效。件件事情,都不省心。
这时,贝壳的垫佣,甚至是包销,能发挥重要优势。尤其刚上市不久,兜里有钱,资本也允许贝壳不计成本换规模。
于是,房企冲业绩,首先找贝壳。
在可见的未来,贝壳这条鲸鱼,将吃掉市场上所有的鱼(想起来有些可怕)。
另一个可见的结果,贝壳如果一统渠道的江山,房企再也无法博弈渠道点位的高低。
留下一个更深入的思考题:资本的进入,让房地产交易行业变好了?还是变坏了?
最后,来一个段子。开发商目前,好心塞!
早上排队买煎饼时,摊主兽爷正在给锅底抹油,我嫌用的油不好。
老板说:有就不错了,再等等可能买油的钱都没了。
我问钱去哪了?他用油手摸摸已经发亮的头,郁闷地说:还利息了。
-END-
码字不易,原创烧脑
我是扒扒君,扒扒地产与互联网
虚度
会比乐视死的更惨
苏苏 回复 09-14 07:09
赞成你的说法
大大大大大
无本买卖最赚钱
朴区皮洛
假市值
fengyunpjw
都不是好东西!
西风和枫叶相伴
空手套白狼永远最
不可說
脑子被门挤了,小编去百度下碧桂园的市值是多少?1880多亿?怕是少写了一个0
UC网友14xxxx9891
又一个乐视 我只看到 现在这么大的市场占有率 还有 这么高的佣金还亏损 难道还想中介10个点提成 而且中介没护城河 哪家房产中介费便宜 哪家资源多。客户找哪家
小伙子找媳妇
中介忽悠2句就几百万地往别人家送[呲牙笑]
用户73xxx69
这就是为什么零售巨头比制造巨头牛🐮
liutongjian1
中介有多黑吧
不如归去
所以市值到底是什么东东
Xiang 军
大神小编,最后这一个段子,我咋没看懂,能否略提指示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