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政君是西汉乃至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后,可是她差点被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女人成功逆袭。
这个女人留在历史上的名字叫傅氏,还有随着身份变化而来的各种不同的名字,比如傅昭仪、傅王后、傅王太后、傅帝太太后,在皇帝基本上乱七八糟胡作非为的西汉末期,她是精明而又通透的女人。

傅氏出身低贱,原本和高贵特别是皇室绝缘。按照汉朝的制度,人们可以把年轻貌美的女儿送进皇宫做宫女和女官,这是傅氏这类贫寒女子实现阶层改变的一抹曙光。
这也给了傅氏展现和发展自我的通道,后面她的每一次跃升都是因为自己掐准了点、找对了人、做对了事。
傅氏找的第一个重量级人物是上官太后。

上官太后是个身居冷宫的边缘性人物,她是昭帝的皇后,更是权臣和佞臣上官桀的孙女、霍光的外孙女,是时任皇帝宣帝的奶奶级元老。
宣帝没把她怎么着,是因为她实在没有跟着自己长辈做过恶,也实在不能造成什么威胁。
就是这样一个没人搭理被人遗忘的女人,傅氏却把她伺候得舒舒服服。
不但对上官太后,就是对后宫的所有人,傅氏都把关系处得特别好。要是做个民调,问问谁是后宫最受欢迎的女人,那一定是傅氏无疑。
机会总是给予有准备的人,傅氏一直在准备,她的机会来了。
宣帝的儿子元帝做太子时,恩爱的老婆司马良娣突然死了,这让他很伤心,也从此患上了恐女症,对所有女人都没有兴趣。
宣帝为了让儿子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就给儿子精心挑选了四个美女,父命难违盛情难却,心灰意冷的元帝随意指了指离得近的女子,这就是王政君,后来给他生下儿子刘骜。
但是,元帝不喜欢王政君,一直不喜欢,一辈子不喜欢,尽管因为儿子刘骜把她封为皇后——这对傅氏是个机会,傅氏坚信,元帝不喜欢王政君,但他作为一个男人、现在的太子未来的皇上,总得有喜欢的女人。
傅氏就叫上官太后去求宣帝,把她许配给元帝。上官太后已是皇宫里如同影子般的女人,她怎么可能出头去帮傅氏说话,那是因为傅氏对她太好了,她实在不好拒绝。
也正是因为上官太后长期就像消失一般,为了自保也从来不抛头露面,她说的话、做的事才让宣帝觉得傅氏绝对是个非常女子。
连上官太后都要站出来说好的人,再差能差到哪里呢?必定不会差。
而且除了深居简出的上官太后,皇宫里没有人不说傅氏好的,她的人缘太好了,风评太好了,这样的女人,连被爱情伤透了心的元帝也不能不怦然心动。
就这样,她来到了元帝身边,比王政君还被元帝上心。
如果没有上官太后,傅氏可能熬到老死,都只是皇宫千万个普通服务人员而已。
而到了元帝身边,那是麻雀从此飞上枝头变凤凰,更是有了继续飞跃的机遇和平台。
傅氏找上官太后,找对了。
傅氏抓住的第二个关键人物是汉元帝。

傅氏的目标当然不只是被元帝关注,她要成为元帝最宠爱的女人。
她看到了问题的重点,也找准了人生后半段的保障,在险象环生、尔虞我诈的太子宫和皇宫,只有一个能帮她、保护她、对她好,那就是她的老公元帝。
她能招别人喜欢,当然更能想办法让自己的男人元帝喜欢,能让老公挚爱的女人也是不简单的。反过来说,不爱老公的女人又能指望她爱别人谁呢?
果然,元帝从太子到皇帝,在众多的女人中,最喜欢傅氏一人,这份感情甚至远在皇后王政君之上。
在和王政君有了儿子刘骜之后,元帝又和傅氏有了第二个儿子刘康,然后基本上不再搭理王政君。
让王政君惊出一身冷汗的是,元帝喜欢刘康超过刘骜,要不是老爸宣帝喜欢刘骜,臣子们也基本上一致反对,元帝就差点废了刘骜而立刘康为太子。
喜欢刘康,极有可能是元帝爱屋及乌,把对傅氏的爱转移到了儿子身上。
傅氏抓住元帝的心,抓对了。
傅氏攀附的第三个人是成帝的皇后赵飞燕。

元帝没有把太子换成刘康,刘骜在他死后顺利成为皇帝,这就是成帝。
做不成皇帝,刘康只能离开京城去做定陶王,跟着去的傅氏也就成了定陶王太后。
至此,刘骜做皇帝、王政君做皇太后,刘康做诸侯王、傅氏做王太后,似乎尘埃落定、各安其分。
对傅氏更为不利的是,儿子刘康很快死了,接任王爵的是孙子刘欣。
否极泰来,转机是成帝没有儿子,生下的儿子也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夭折了。
到成帝开始为继承人着急的时候,合法的、血缘关系最近的有两个人,一个是成帝同父异母的弟弟刘兴,一个就是傅氏的孙子刘欣。
傅氏当然希望获胜的一方是刘欣。她一个女流之辈不好直接去找成帝,也不能联系昔日的竞争对手王政君,她慧眼识珠地找到了成帝最宠爱的女人赵飞燕。
赵飞燕和她八竿子打不着,但傅氏就是看上了她,也有拿下赵飞燕的办法。
赵飞燕很得成帝的宠,但是这种宠爱难以持久,她一直不能给成帝生下自己的儿子,就意味着她的宠爱不能持久,所以她需要找一个别人的儿子做自己的儿子,然后做太子、当皇帝。
正在这时候,傅氏找上门来。
从理论上说,赵飞燕可以扶持刘欣,也可以帮助刘兴,但是刘欣是侄子辈,刘兴是小叔子,刘欣比刘兴更为逻辑自洽,一个侄子总比小叔子来得舒畅。
更让赵飞燕做出决断的是,傅氏给她送了巨额钱财,而刘兴家毫无动静,两相对比,赵飞燕的天平自然向傅氏和刘欣倾斜。
成帝对赵飞燕爱得死去活来,恨不得给她摘下天上的星星,对立刘欣做太子自然是言听计从。
据说成帝同时把刘欣和刘兴召进宫,考问学问礼仪时,刘欣彬彬有礼、对答如流,刘兴吭吭哧哧、扭捏失态。
这只能说明,傅氏对刘欣的培养更为用心。
而且,刘欣对成帝说了一番让他龙颜大悦的话:陛下如果以后诞下龙子,我便回到定陶国去,意思是太子还是陛下亲儿子的。
这样懂事的孩子值得做太子。
傅氏看出赵飞燕是成帝面前的红人,她找赵飞燕又找对了。
立刘欣为太子,连傅氏的老对手王政君也无法反对,因为她不能阻拦成帝对赵飞燕的爱,也找不出比刘欣更合适的人选。
傅氏抓住的第四个核心人物是哀帝刘欣。

成帝暴死在赵飞燕绝色妹妹赵合德的床上,刘欣继位成为新一任皇帝,这就是哀帝。
哀帝即位,赵飞燕拥立有功,自然是皇太后,王政君也毫无悬念地成为太皇太后。这没有什么错。
但是傅氏认为这么处理有错,至少是有部分的错,她和刘欣的母亲丁氏也要做太皇太后和皇太后。
这当然遭到朝臣们的反对。
但是傅氏大怒,这时候她有资格发脾气了。她不理群臣,只盯着孙子哀帝,这是她在朝中的靠山,别人都靠不住。
哀帝是皇帝,和太皇太后王政君商量,封傅氏为帝太太后、丁氏为帝太后。王政君是聪明人,知道哀帝只是客气,人家才是傅氏的孙子、丁氏的儿子,皇帝都出来求她了,她有什么不能同意的,敢不同意吗?
就这样,历史上第一次同时出现四个太后在朝的现象。
因为从伦理上说,王政君和赵飞燕才是哀帝的祖母和母亲,群臣就认为傅氏和丁氏不可时常看望哀帝。
这再次惹得傅氏大怒,现在的地位使得她已经不需要掩藏自己的情绪,因为从情感上来说,哀帝是她带大的,不让她看孙子太过残忍。
她这个脾气朝哀帝发,哀帝就和群臣商量,基本达成的共识是,让帝太太后住在北宫,十天看望一次哀帝,帝太后不行。
奶奶可以看孙子,母亲不能看儿子,这是什么不近人情的规矩?
后来发现,这是有人取悦哀帝和傅氏,因为北宫和皇宫有复道相连,傅氏想看哀帝,随时可去。
傅氏还要求哀帝,封了傅家子弟进入朝廷关键岗位,傅氏和傅家就此成为与大汉历史上权倾朝野的太后和外戚比肩的女人和家族。
让傅氏颇有快感的是,面对傅家的咄咄逼人,名义上正统的太皇太后王政君开始知趣地玩消失,她更是识相地要求王家的子侄从朝中各个重要岗位撤退,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王莽,她的要求是,王莽裸辞,离开权力中心都城长安回到封地去。
要是朝局如此继续下去,王莽篡位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
至此,傅氏都是一个成功女人的典范,她一辈子凭借找准四个人物,一步一步实现人生目标、走上人生巅峰,她的精明和通透几乎无人能及。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傅氏在哀帝做了三年皇帝后死去,她的传奇故事就此戛然而止。因为有做皇帝的孙子,她竟然捞得了和元帝合葬的命运。
而更为悲催的是,哀帝也在几年后死去。王家的势力特别是王莽得以回朝。清算的日子到了。
傅氏和丁氏的太后身份被褫夺,傅氏的遗体也被从元帝墓中挖出,傅家势力当然也难逃被清除的命运。
傅氏的聪明终究算不到身后事,可叹!

复盘傅氏的人生沉浮可以发现,她的成功、她的看准人,当然和她的智慧正相关,她是一个从底层爬到高端的励志典型。
但她的外部条件是,她在哀帝之前找的那些人,无论上官太后、元帝还是赵飞燕,都是真正的强人,强大得无人可以扳倒他们,甚至无法反对他们。
而等到走上权力巅峰,她把宝都押在最有权势的男人、或者说最有可能成为最有权势的男人哀帝身上,也没有错,只是她所托非人,哀帝早早挂了,不能成为她和家人的保护神。
处在她这个位置,她永远是别人攻击的对象,别人只要有机会就会攻击她,因为别人也想成为她。
没有哀帝的护佑,又做不到吕后的强和狠,还不知道隐忍和退让,她最后的命运是注定的。
文中图片都来自网络。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