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凡是能被成为有道明君的皇帝,身边都会有一大波正直的大臣。正所谓君明臣直嘛。明君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虚心纳谏,毕竟是人总会犯错误的。如果能听从多方面的建议作为参考,就能够避免犯大错。历史上的唐宗宋祖无不是这样的,李世民有“铜镜”魏征,赵匡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
不得不说,魏征是一个非常有头脑的人。经过了几多波折,魏征终于遇到了从谏如流的李世民。据记载,魏征在世期间,对李世民上谏达两百多次,李世民全都听进去了。君臣两人之间的故事甚至被当做千古以来君臣中的楷模。魏征被李世民称为铜镜的典故一直流传至今。
魏征不但敢犯言直谏,而且言辞异常激烈,一旦他认准的事情,不辩驳的太宗无言以对,直到接受改正为之就誓不罢休,常常让李世民在满朝大臣面前下不来台。
魏征的直谏,有时让唐太宗很没面子。唐太宗对魏征说:“你可以当着大家的面应付一下,等其他时候再提意见不行吗?”魏征说:“以前舜告诉大臣,叫他们不要当面服从,背后却有意见。假如臣当面答应了,以后又来提意见,这就是背后有意见。这可不是稷、契对待尧、舜的态度。”唐太宗是个很理智的人,自然不好再怪罪魏征。
尽管如此,唐太宗还是有怨言的,有一次,唐太宗退朝回宫时,十分生气的说:“早晚杀却此田舍汉。”长孙皇后问:“谁触许陛下?”李世民说:“魏征每庭辱我,使我常不得自由。”可见唐太宗对魏征的怨念颇深,只是为了维护明君形象,不得不继续隐忍。
贞观十七年,魏征一病倒床不起,李世民两次派人探望,还命人住在魏征家,时刻通报魏征病情,为安慰魏征,李世民将自己与长孙皇后的女儿许配给魏征儿子。但是不久魏征还是死了,对此李世民悲痛万分,亲自为魏征书写碑文,李世民一生只为两个人写过碑文,一个是魏征,一个是长孙皇后。而且李世民的陵墓山顶周围葬的都是李世民的嫡子儿女,都是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儿女,其高贵程度可见一斑,魏征却也葬在山顶,而且满朝文武中,只有魏征一个人有此待遇。
魏征死后,李世民非常伤心,亲笔为他题写碑文,并为此废朝五日,追赠他为司空。但树大招风,魏征生前曾举荐过的侯君集因谋反罪被诛杀,杜正伦牵连进太子谋逆案被罢官,朝中便有人控告魏征也是其中一员,这时又有人站出来指责魏征,说他结党营私。又说魏征曾记下前后谏争之言,悄悄拿给史官褚遂良。也就是说,魏征为让自己名垂千古,把太宗什么事都抖落给史官,不顾君王的面子。
唐太宗李世民很看重生前生后名,不然也不会执意要看起居注,听到这些,太宗大怒,命人将魏征墓墓碑推倒,还磨掉上面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