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为什么会有一条“冼星海大街”?

国家人文历史 2024-07-05 14:36:55

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一直是唇齿相依的好邻居。

令很多人想不到的是,尽管哈萨克斯坦和我们相距千里,可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市,有一条大街,对每一位中国人,都可谓“耳熟能详”。不止如此,在这条大街上,还有一座美丽的纪念碑。纪念碑上刻着一行中国音乐家创作的乐曲乐谱。

这条大街,叫作“冼星海大街”。在它的背后,承载着中国音乐家、《黄河大合唱》作曲者冼星海和哈萨克斯坦的“不解之缘”与深情厚谊。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赴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再度提起了这个悠长而动人的故事。

“异国他乡”逢“友人”

对中国音乐家冼星海来说,1942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两年前,受中共中央派遣,冼星海从延安远赴莫斯科为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进行后期制作与配乐。然而,让他始料未及的是,仅过了一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影片制作也被迫陷入了停顿状态。彼时,中国的抗战之火愈燃愈旺,未能完成任务的冼星海希望早日回到祖国,然而,熊熊战火却切断了他的归家之途。

1942年年底,几经辗转,冼星海终于来到了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市,希望能从这里取道返程。然而,事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这时的阿拉木图有不少国民党特务活动,尽管他为自己化名“黄训”,取得了政治居留权,却还是无法从这里过境。返回祖国的路,可以说被“断”了个干净。

雪上加霜的是,此时的冼星海身无分文,压根掏不出住宿的房费,一时间,昔日身怀壮志奔赴远方的青年音乐家,只能沦落异国他乡,在寒冷的冬夜露宿街头、食不果腹。正是在这时,一丝曙光落在了这位跌入人生低谷的音乐家身上。一次偶然的机会,哈萨克斯坦音乐家拜卡达莫夫在音乐厅前遇到了饥寒交迫且疾病缠身的冼星海。因为俄语不熟练,冼星海只能连比带划告诉对方自己的窘况。拜卡达莫夫很快发现,如此寒冷的冬夜,这位怀抱提琴的音乐家身上却连一件大衣都没有,明白对方应该是遇到了不小的困难。于是,拜卡达莫夫二话没说,提起冼星海的箱子,将这位“怀抱小提琴的音乐家”带回了自己的家。事实上,对拜卡达莫夫来说,这一举动并不容易。受战争影响,这时的阿拉木图市也面临着食品供应的难题,一家三代人每天最多只能领取600克黑面包作为口粮,此时收留一位“异国来客”,无疑可能让一家人的生活陷入困窘。即便如此,拜卡达莫夫仍然将冼星海带回了自己位于巴依谢依托夫街和舍夫琴科街交汇处的家。这套不大的居室里挤满了人,甚至还有因战争而流离失所的斯卡鲁依教授一家。拜卡达莫夫热情地邀请冼星海进入家门。面对家人的为难,拜卡达莫夫说,这是自己学习音乐的好朋友,哈萨克斯坦民族应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在他的劝说下,家人们不仅热情接待了冼星海,更将他当成了自己的亲人。留宿期间,音乐将这两位青年紧紧相连,顶着夜色,他们讨论着一首首曲子,交流彼此的感受,冼星海还特意教给拜卡达莫夫指挥与作曲的知识。这一幕深深地打动着拜卡达莫夫的母亲,她用家里仅存的口粮款待了冼星海。一时间,暖流在这个小小的房间里回荡,一段横跨千里、联结着两个国家的深情故事,也开始徐徐起笔。

温暖“檐下”结深情

尽管战火纷飞,逗留阿拉木图的冼星海,却在拜卡达莫夫一家人的帮助下,度过了一段非常温暖的时光。1943年深秋,身体孱弱的冼星海患上了重疾,拜卡达莫夫一家不分昼夜地照顾,这才将他从死神手里拉了回来。不久之后,拜卡达莫夫还邀请冼星海移居到自己的姐姐家里,让这位几经漂泊的“异乡之客”在遥远的国度有了稳定的栖身之所。被重重善意包围的冼星海,也努力回馈着拜卡达莫夫一家的盛情相待。为了不拖累好友一家,他将自己随身携带的音乐书籍、手表变卖一空,只为换回食物和拜卡达莫夫一家共享。他还经常把拜卡达莫夫姐姐的女儿卡丽娅抱在自己的膝头,教她唱歌,为她吹奏口琴、拉小提琴。那段日子,居室里总是充满着歌声、乐声和数不尽的欢声笑语。

后来,卡丽娅患上了麻疹,家里拿不出治病买药的钱,万般无奈下,卡丽娅的母亲达娜什只能不停向邻里哭诉求援。眼看着小小的卡丽娅饱受病痛折磨,冼星海变卖了自己仅剩的“家当”,为卡丽娅换回了救命的药。痊愈之后的卡丽娅向母亲提出了一个愿望,希望给自己改名“黄训阔克”(此时冼星海仍然化名“黄训”)。面对冼星海的不解,拜卡达莫夫告诉他,这是哈萨克斯坦民族的传统,对他们来说,阔克,就是最亲近的家人。

温暖善意与友谊的流淌,催开了文化交融之花。在拜卡达莫夫的推荐下,冼星海来到了北方的科斯塔奈市新成立的音乐馆做了音乐指导。逢此机缘,冼星海常常和当地的音乐同行前往山村进行音乐巡回演出。伴随着音符的碰撞与激荡,冼星海迎来了创作的新高峰。《民族解放》 《神圣之战》和《满江红》,一首首融合着中、哈特色的乐曲从冼星海的指尖流出,在此期间,冼星海还充分汲取了哈萨克民族音乐精华,创作了歌颂哈萨克民族英雄的交响诗《阿曼盖尔德》,激励大家为抗击法西斯英勇作战。乐曲一经面世,便迅速传遍哈萨克斯坦全境,成为哈萨克斯坦人民特别的战斗“号角”。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一次巡回演出的过程中,冼星海不幸患上了肺炎。尽管医生对他做了全力救治,冼星海的病情却愈发严重,1945年10月,这位伟大的中国音乐家在莫斯科与世长辞。

万里友谊“常”传续

冼星海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0岁,他和拜卡达莫夫一家的深厚友谊之花却在继续绽放。冼星海逝世后,拜卡达莫夫和家人们才知道,他们的“阿弟”、这位才华横溢的“异国朋友”的真实身份。在拜卡达莫夫的女儿拜卡达莫娃的记忆中,自己的父亲那时笼罩在悲痛之中,“他失去了自己亲爱的朋友”。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曾受到冼星海帮助的卡丽娅更是一直和冼星海的女儿冼妮娜保持着书信沟通。在一次珍贵的机会中,相隔万里的“两姐妹”终于见面。卡丽娅给了冼妮娜一个深情的拥抱,她告诉冼妮娜,自己从小就没有感受过父爱,正是“远道而来”的冼星海给了自己父亲般的温暖。冼妮娜至今记得那个场景,卡丽娅亲切地呼唤着自己为“我的妹妹”,还给了她最真诚的祝福:“我希望你生活得更好。”这份深藏于心的感激也化为了卡丽娅笔尖的文字。她深情地描绘与记录着自己一家和冼星海之间的点点滴滴,将它们汇集成了一本书,叫作《中国人民冼星海在哈萨克斯坦的日子》。

事实上,冼星海和拜卡达莫夫一家的“奇”缘如同一道独特的曦光,投影着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跨越时光而绵延万里的友情。这份友情曾在时间长河中不断被书写,在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下愈发滚烫、浓厚。1992年,中国和哈萨克斯坦正式建交,承载着两国发展希望的跨境油气管道顺利铺设,随着两国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光明绚烂的发展前景也在一对“好友”面前渐渐铺开。冼星海和拜卡达莫夫的故事,自此成为中哈人民心灵相通的最好“见证”。1998年10月,阿拉木图市决定将拜卡达莫夫家附近的一条大街命名为冼星海大街,这是哈萨克人民的传统与礼遇,代表着他们对著名人物最真诚的追思与敬仰。2019年,卡丽娅创作的《中国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在哈萨克斯坦的日子》以中、俄、英三种语言出版。也是在这一年,冼星海和拜卡达莫夫一家的动人故事被转化为中、哈首部合拍影片《音乐家》,在光影流动中,将这段战火岁月中的珍贵情谊娓娓道来。

电影筹备途中,剧组曾辗转来到阿拉木图,在这里,他们在卡丽娅的讲述中,一点点“重温”着这位伟大的中国音乐家的“他乡岁月”,感受着“异国”相逢的“一家人”如何温暖彼此,情牵万里。所有剧组成员深受感动,大家相信,中、哈两国人民的情谊,会继续流淌、蔓延。2024年7月2日,赴阿斯塔纳对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发表署名文章《同心笃行,续写中哈关系新篇章》。在这篇文章里,习近平主席再次提起了这个温暖的故事:“80多年前,中哈两位音乐家冼星海和拜卡达莫夫在阿拉木图相识相知,结下了跨越国界的兄弟情谊。”如今,“冼星海大街”已经成为哈萨克斯坦人民最为熟悉的地方之一,街上的纪念碑铭刻着冼星海的生平,还用中俄哈三种语言写着:“谨以中国杰出的作曲家、中哈友谊和文化交流的使者冼星海的名字命名此街为冼星海大街。”这些文字熠熠生光,它们讲述着冼星海与拜卡达莫夫一家的“往昔”情缘,书写着中哈两国的今生厚谊,更将见证两国携手并进、共同开创的美好明天。

参考文献:

《元首外交·心相近|这段感人至深的中哈友谊 习近平主席多次讲述》

《冼星海在哈萨克斯坦的最后时光》

《全球连线|战火中的琴声——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在哈萨克斯坦的日子》

(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作者:念缓)

0 阅读:148

国家人文历史

简介:以历史的眼光解读新闻,用新闻的视角看待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