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封闭针和穴位注射有什么区别?

脊康杏林 2020-05-23 11:51:43

打封闭针和穴位注射有什么区别?

疼痛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疾病,治疗疼痛病的方法很多,如吃药打针贴膏药等,在临床上骨科医生会选择打封闭针的方法治疗疼痛病,针灸科的医生会选择穴位注射治疗疼痛病,那么打封闭针和穴位注射有什么区别?

封闭针是将一定浓度和容量的强的松龙注射液或其它激素药和盐酸普鲁卡因(或同类药物)注射于痛点、椎管、肌腱、神经干等部位,以达到消炎止痛、解除痉挛等作用的治疗方式。

封闭针的作用机制:

强的松龙或其它激素药:改善神经血管通透性,抑制炎症反应。

普鲁卡因或其它同类药:局麻药,可用于缓解疼痛。

激素的副作用

强的松龙或其它激素类药物,长期大剂量反复应用可产生习惯性及依赖性。此外,可导致向心性肥胖,体型改变,皮肤多毛,女性患者长出胡须,人体抗感染能力下降,伤口愈合速度减慢,加重胃肠溃疡,诱发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

封闭针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封闭针在临床上多见于骨科医生对关节腔的注射,以达到止痛的目的,如膝关节、肘关节等。

有高血压、胃肠溃疡、糖尿病、精神病等患者不宜使用;每次间隔时间7-10天,不超过3-4次。

封”是堵口,“闭”是关闭的意思,封闭就是将一个局部疼痛兴奋点予以关闭,与周围绝隔,常用于痛点注射麻醉药,阻断疼痛刺激,切断疼痛的反射弧,是一种局部止痛的方法,作用比较局限,它不如穴位注射作用多。

穴位注射是将药水注入穴位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将针刺刺激和药物性能及对穴位的渗透作用相结合。适应范围广,凡是针灸治疗的适应症大部分均可采用本法,如痹症、腰腿痛等。

穴位注射的作用:

(1)止痛作用

兴奋多种感受器,产生针感信号进入中枢后,激发神经元的活动,释放神经介质,5-羟色胺、内源性吗啡物质,均有止痛作用。

(2)防御作用

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主要是因其针刺可以激发体内的防御机制有关。如足三里、气海、关元、膏肓等穴。

(3)调整作用

对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等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调整作用。如消化系统可解除胃肠平滑肌痉挛,调整消化液分泌,调整胃肠蠕动,其调节作用是双向的。

三、常用穴位的选择

结合经络、穴位按诊、经穴、痛点、阴性反应点(条索、结节)

如足三里、曲池可治疗痤疮、荨麻疹、皮肤瘙痒等皮肤病;肺俞、血海可治疗鼻炎、急慢性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四、常用药物与剂量

可供肌肉注射用的药物都可供穴位注射。

中药:当归、丹参、红花、板蓝根、灯盏花、柴胡、川芎。

西药:25%硫酸镁、B1、B12、普鲁卡因、阿托品、安络血、麻黄素。

注射剂量:耳部0.1ml;头面部:0.3~0.5ml;四肢:1~2ml;胸背部:0.5~1ml;腰臀部2~5ml。

五、操作与疗程

a.选择适当体位,方便操作

b.选择适宜的注射针头,抽取药液

c.常规消毒

d.针头刺入皮下,然后将针缓慢推进,达一定深度后产生得气感应,回抽无回血,便可注入药液。

疗程:2~4穴/次;每日或隔日1次,6~10次/疗程,穴位可交替使用。

六、注意事项

1.治疗时应对患者说明治疗特点和注射后的正常反应,注射后局部酸胀感,一般不超过1天。

2.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3.出现局部红肿、发热等过敏反应应及时处理。

4.注意药物的性能、药理作用、剂量、配伍禁忌、副作用、过敏反应及药物有效期。凡能引起过敏的药物应做皮试,如普鲁卡因。

5.一般药液不宜注入关节腔、脊髓腔和血管内,否则会导致不良后果,此外应避开神经干,以免损伤神经。

6.孕妇的下腹部、腰骶部和三阴交、合谷穴等不宜注射。

7.年老体弱患者选穴宜少,减少药量。

穴位注射药物是一种全身性治疗机制,不同于封闭。 是药物通过穴位、经络良性刺激以调控平衡、祛邪扶正,达到治病目的。穴位注射不仅用于治疗疼痛病,还可以治疗咳嗽哮喘、过敏性疾病、泌尿系疾病、消化系疾病、循环系疾病……等。

0 阅读:41

脊康杏林

简介:弘扬健康传统文化,传播健康精华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