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关不固?将六味地黄丸摇身一变,阴阳两虚上热下寒同调稳如泰山

紫丝聊健康 2024-08-31 03:12:25

临床经常遇到患者既有“上火”:口腔溃疡、口气重、眼干、口苦口渴及手心发热。

又有“阳虚”的表现,虚汗频出、尿频尿不尽、精关不固乃至夜间遗泄,腿脚冰冰凉凉。

这种情况看似复杂,其实就是阴阳两虚、上热下寒的典型表现!

近期就接诊了一位患者,身体偏瘦,而且面色发暗,脸上油脂分泌旺盛,自述早年生活习惯不当,导致精关滑泄频发,精神萎靡不振。

脉象上,心肺之脉浮而无力,显示上焦有虚热之象;

肾脉沉细几无,反映下焦虚寒。

舌象则表现为舌质中上段偏红,尤其是舌尖发红,舌根白而表面微黄。

进一步印证了上热下寒的病理状态。

针对这种阴阳两虚、上热下寒的复杂情况。

调理时就需要补肾填精,同时温肾补阳缓解下焦虚寒的情况。

我借鉴了清末名医张锡纯的学术思想,改良六味地黄丸为基础方进行加减。

原方是补肾填精、滋阴润燥。

为温补肾阳而不至过燥伤阴,加附子,白芍,制约温燥的药性,温阳而不伤阴。

而患者上焦虚热的情况,不是实火更不能用黄芩、黄连这种苦寒的泻火药,而是要通过填精补阴的方式,使虚火自降。

所以又加龙骨、牡蛎潜镇浮阳,芡实、金樱子增强固涩之力,黄精、制何首乌则进一步强化填精补肾的作用。

合方加减,肾精得补、下寒得温、上热得潜。

对他的情况,整体施治,后续随访,行事如常,身上也清清爽爽。

2 阅读:745

紫丝聊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