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大家都在热议的两件事情。
上汽集团和华为合作推出的“尚界”项目已经板上钉钉,听说项目内部正在稳稳当当地往前推进。另一边,阿维塔合作的“塔界”项目落地也是水到渠成的事儿。
仅仅三年光景,华为就迅速涉足汽车领域,从问界一路扩展到智界、享界、尊界,最后到达尚界,这进军速度比大家预料的还要快,势头还更猛。
塔界就是以前的阿维塔,那时候他们用的是CHN合作模式。C代表长安汽车,H是华为,N则是宁德时代。在这里,长安和宁德是出钱的大股东,而华为则是负责技术方面的投入。
其实,华为在任何领域里,都没直接砸钱进去,它主要是作为供应商的身份参与进来的。
到了2024年,华为算是真正开始大展拳脚了。AITO M9这款车已经稳稳当当地成为了热销款,智界R7也站稳了脚跟,尊界S800更是大显身手,展示了强大的实力。鸿蒙智行这一年的销量接近50万辆,每辆车的平均价格差不多在40万左右。
这个成绩真的很棒,华为竟然只用了短短两年就达成了。
以前华为就明确表示过,他们不做汽车制造这行当,这话到现在也还算数。一方面,他们不会掺和到任何汽车企业的合资里头去分股份,另一方面,他们也不会自己动手建个造车厂。
不论是AITO M9还是智界R7,它们都是由汽车制造厂家造出来的,华为派了工程师一起参与研发。这些车都在鸿蒙智行的展厅里展出和销售,而发布活动则是华为来主导操办。
余承东在访谈里头说,现在咱们手头紧,没法再搞更多“界”了。最近推的那个“尚界”,也是没办法的事儿。“塔界”嘛,说白了就是以前的阿维塔,华为一直都在捣鼓这个。
按照产品规划来看,“塔界”(阿维塔)现在是守着20万这个价位底线,智界,主打的是25万到30万这个档次,而AITO则是负责30万到50万之间的产品线。
其实,大多数中国消费者,说白了,能接受的最高产品价格就是20万。大概八成的人都是这样。
华为首先盯上了那20%的小众用户群,成功树立起高端品牌形象,赢得了技术上的好名声。以后,“尚界”这个系列,很可能会有价格在20万以下的产品。
这跟上汽集团追求大批量生产的需求挺对路的。现在汽车行业竞争得太激烈了,上汽集团以前可是个年产销量400万辆的大户。要在新的市场里站稳脚跟,跟上华为这种实力强的企业联手,肯定能给上汽带来更多的助力。
听说“尚界”那边有款代号为ES39的新车,据说起售价大概17万上下。这个价格,比起“塔界”的车来说,那可是便宜了不少。
说到产品,咱们这有800V高压技术、全新的ADS3.0系统,还有鸿蒙座舱这些超牛的亮点。这些家伙一起上,肯定能在20万以下的市场里大展拳脚,早早地就让大家对咱品牌和产品都信心满满。这绝对是个超吸引人的卖点,不容错过。
今年开头,比亚迪搞了个大动作,推出了全民智驾,一下子吸引了好多人对智能驾驶辅助的兴趣。这么一搞,倒是给早就想大展拳脚的华为开了个好头,让智能驾驶辅助的普及变得更顺畅了。
凭借当前的技术和资源积累,华为在高端智能驾驶辅助领域走在前头。对于价格在20万以内的“尚界”车型,华为会迅速推进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
上汽集团特别渴望得到华为的助力,好让自家产品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反过来,华为也渴求大量的生产能力,特别是那种能贴近工薪阶层需求、让他们愿意买单的产品。
其实华为碰上这事儿,还挺不错的。
一方面,作为供应商,它该收的费用可是一点都不含糊,像鸿蒙座舱、ADS智能驾驶系统、电驱系统这些,都是按照供应价格来的。上汽这边,得好好盘算下这些成本。
再说说上汽集团,他们算了算成本,然后把产品卖到了20万以下的市场。你别看价格低了,其实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都没打折扣,华为那套保证品质一致性的做法也都在。
今年,咱们很快就能见到价格不到20万的ADS 3.0了,这标志着真正的全民智能驾驶时代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