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家庭暴力”开始出现,父母乐此不疲,孩子却痛苦不堪

抑郁那些事 2024-05-14 19:46:46

我们是否都在经历和看见这样的情景,父母总是把最好吃的拿给孩子,并告诉他:你看父母自己都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把最好的给你,你一定要争气,考出好成绩,考上好大学,为我们争光!

如果这个孩子是敏感型的孩子,那么他会含泪接过父母的馈赠,并在心里暗暗发誓,我一定要出人头地,为的是父母不再受苦。

走在这里好像并没有任何的问题,我们会看到一个努力的孩子,一个为孩子付出的父母。如果一切顺利,孩子通过了自己的努力,报答了父母的养育之恩!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但如果事情并没有朝着理想的方式发展,则会出现另一个故事版本,孩子长大了,非常努力,但命运并没有眷顾他。

也许是因为太努力,太想成功,太想出人头地,反而遭受接二连三的打击,所以他感到非常地自责,他在内心谴责自己,无法给父母提供更好的生活,即使父母最简单的诉求,就是结婚生子我都做不到。

于是开始持续贬低自己,攻击自己,从当初的意气风发,开始表现出郁郁寡欢。开始变得自卑退缩,焦虑抑郁。

如果父母不能把孩子的天赋、个性、选择和自由还给孩子,让他们自己去选择自己的人生,自己去感受自己的生命历程,而是不断通过控制的手段,语言的暗示,行为的管控,来把自己未实现的愿望、未完成的夙愿、未得到的满足强加给孩子的时候,这对于孩子来说就是灾难的开始。

如果孩子不能把父母的命运、情绪、伤痛和不幸还给父母,那么孩子在无形中就会重复父母的命运,承接父母人生的不幸。

父母是父母,孩子是孩子,如果我们无法分清哪些是父母的边界,哪些是孩子的边界,就会把彼此的伤痛融入到对方的生命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相互控制相互痛恨相互消耗,但又离不开彼此。

教育的本质是让人成为人,让生命成为生命,我们不需要成为谁,我们只需要成为我们自己,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为自己的得失、荣辱、生死负责。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一定要明白,你最终都是一个人来面对生命的伤痛、无常和孤独,只有自己才能真正为自己负责。

让父母成为父母,让孩子成为孩子,培养一个健全人格的孩子,才是父母最大的财富。

1 阅读:606
评论列表
  • 2024-05-20 07:33

    是不是有点扯,小孩子们都有的惰性,不应该由父母来引导?

抑郁那些事

简介:我曾经是一个重度抑郁患者,现在已经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