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很多民族的历史记载几乎都是从神话时代开始的。神话绝非是毫无价值意义的东西,因为我们从神话中可以看出一个民族最早的世界观起源。在科学尚不发达的远古时代全世界所有民族都根据自己的认识对世界和祖先的诞生起源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神话传说。中华民族由于有着历史悠久的古老文明,所以中国的创世神话在规模上也显得更加宏大。我国的汉族、苗族、畲族、瑶族等民族都存在有关盘古的神话传说。
这种早期世界观的相似性证明这些民族在历史上很可能是同源共祖。在我国多个民族中广为流传的盘古传说大致如下:相传上古洪荒年代宇宙一片混沌。混沌中心摇曳着一株青莲,青莲则孕育着一颗颗的莲子。不知过去多少岁月以后从成熟裂开的一颗莲子中走出了盘古大神。盘古大神也许是觉得一片混沌的宇宙太过单调就手持巨斧将混沌的宇宙劈为两半:清而轻的东西上升为天,浊而重的东西下降为地。
盘古为防止天地重新归于混沌就脚踩大地手撑天。数万年后天地稳定下来不再变化,而盘古大神也因此身死道消。相传盘古死后他身体的各器官化作了山川河海、日月星辰、花草鱼虫。华夏民族的创世神话以盘古大神身死道消这样的悲剧结束。华夏民族的上古体系中那些神与西方神话中那些神力无边的强大神明比起来总是带着一些悲情色彩。话说盘古开天辟地后世间只有花草鱼虫这些简单的生命,但那时的世界上还没有人类和大型动物。
解决这一问题的是继盘古之后华夏神话体系中的又一位大神——女娲。相传女娲在正月初一造鸡、初二造狗、初三造猪、初四造羊、初五造牛、初六造马。到了初七这天女娲用黄土按自己的形象造成了人。女娲把世间的人分为男、女两种性别:她让男女之间通过婚配嫁娶繁衍后代。她又教导人们如何种植粮食、驯养动物,因此人类就有了最早的农业和畜牧业。相传当时共工与祝融两位大神相争撞断了天脊不周山。
天脊断裂后天地颠倒、洪水泛滥,一时间猛禽恶兽都出来残害百姓。女娲娘娘不忍生灵涂炭就熔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又杀死恶兽猛禽、重立四极天柱。女娲造人、补天之后大地上人类少而禽兽多。由于当时的人还没掌握搭建房屋的技术,所以人类在那时的生存环境几乎与野兽无异。有巢氏受鸟类在树上筑巢的启示发明了“巢居”:他教会族人们用树枝、藤条在高大的树干上建造房屋。
随着人类的生息繁衍开始形成一个个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部落。最早的氏族部落是母系氏族。母系氏族的典型特征就是以母系血缘维系氏族的繁衍。当时人类对生育知识的了解远没我们今天这么丰富。由于孩子是由母亲生育的,所以原始社会的人一度并不了解父亲与繁衍孩子之间有何关系。当时的人认为血缘关系是由母系传承的,所以这时的氏族内部是由母亲充当一家之主,氏族的财产也是通过母系继承的,氏族男性成员的子女则无继承权。
如今生活在丽江泸沽湖地区以及云南和四川交界处的摩梭人仍保持着一些母系氏族社会的遗风:摩梭人除了少数因为要增加家庭劳动人口而娶妻或招婿外基本没婚姻制度,一般是通过男子到女子家走婚的方式维持感情与繁衍族群,如果生下孩子则由母家负责抚养教育。女方的兄弟——孩子的舅舅要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养育教育的责任;做爸爸的则没抚养的义务,但也要把自己的外甥当亲孩子抚养。
母系氏族时期人类开始出现相对固定的婚姻关系。在原始社会早期阶段几乎所有部落种群都是一大群男子和一大群女子住在一起。族群中的男子可以同任何一个女子自由同居,而不是限于某个特定的女子;反过来女子也可以同任何一个男子自由同居。这种混乱的关系很容易造成同血缘的近亲之间发生性关系。进入相对稳定的母系氏族时期后同一族群内部的同辈男女被禁止通婚。
这时男子只能选择其他族群的女子为妻,女子也只能选择其他族群的男子为夫。这样就最大可能避免了近亲通婚的弊端。当时的婚姻形式就类似于如今摩梭人的走婚。那时是不存在所谓女人嫁入夫家一说的。当时各部族的女人都会与族外男子发生关系。女子在与族外男子发生关系后仍得留在母家。如果生下了孩子也由女方母家负责养育。在部族内部男子主要从事打鱼捕猎等活动,而女子则主要从事采集野菜等活动。
一开始女子采回来的野菜、男子打回来的猎物都是生吃,直到一位叫燧人氏的部族首领发明了钻木取火才结束了茹毛饮血的生活方式。有巢氏教会人们搭建房屋、燧人氏教会钻木取火这件事极大改变了华夏先民的生存面貌。当然有巢氏、燧人氏可能并不是具体的两个人,而是把当时钻研如何盖房子、如何生活的所有人事迹附会塑造的两个人物形象。人工取火的发明结束了人类茹毛饮血的时代,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大约距今四五千年以前生活在华夏大地的远古人类逐渐由母系氏族社会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一方面男性逐渐意识到了孩子和自己的血缘关系,另一方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使男性在部落活动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日益繁重的农业劳动和军事战争使体力上相对偏弱的女性难以胜任,于是逐渐形成了男主外女主内的局面——女性只能从事家庭内的事务从而逐渐开始与外面的社会脱节。
在父系氏族社会中男性的财产权和社会地位高于女性,家庭婚姻关系也由母系氏族社会的“从妻居”改变为“从夫居”。子女不再属于母系氏族的成员,而成为了父系氏族的成员。可能很多人都认为我们中国人是随父姓的,可为什么汉字中的“姓”字却是女字旁呢?其实古人的姓名是由姓、氏、名、字四部分组成。比如曹操字孟德、刘备字玄德、关羽字云长、周瑜字公瑾、诸葛亮字孔明......
由此可见在古代名是名、字是字,只不过我们现在把名和字合在一起称为名字。其实我们中国人姓氏和名字一样也经历了这样的变化过程。本来最早以前姓是姓、氏是氏,不过我们现在已把这两个概念合并为姓氏。姓最早起源于母系氏族时代,所以我们中国人其实是随母姓的。不过现在我们所谓的“姓氏”其实用的是氏。我们今天所谓自己姓什么其实都是说的氏,而并不是古人所谓的姓。
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后继承自父系的氏逐渐取代继承自母系的姓。从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发生变化的不只是姓氏,与此同时家庭财产的继承也由母系转为父系。继承方式变化的同时家庭、部落的财产在数量上也日渐增加。财产的增加在本质上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然而每个氏族部落财产的增加速度是不一样的。贫富分化的出现导致各部落之间为争夺财富会不时发生冲突。人类社会最早的战争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
从氏族部落到国家形态的演变是人类由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过渡的重要标志。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经历过从氏族部落到城邦国家再到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形态这样一种转变过程。华夏民族其实就是由有巢氏、燧人氏、神农氏、轩辕氏、伏羲氏等不同的氏族部落同化融合形成的。相传伏羲氏是中华龙图腾和阴阳八卦的发明者。伏羲氏仰观象于天、俯察法于地从而用阴阳八卦来解释天地万物的演化规律和人伦秩序。
神农氏首领炎帝通过尝百草的方式探索如何用草药治病,又斫木为耜、揉木为耒创造了两种翻土农具,而且炎帝还领导部落人民制造出了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神农氏奠定了华夏民族早期的农业和医药学基础。相传神农氏早期的活动区域在如今陕西宝鸡一带,后来神农氏在首领炎帝的带领下向东迁徙。据传在这一过程中炎帝领导的神农氏曾与黄帝领导的轩辕氏发生过冲突。
轩辕氏领袖黄帝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播百谷草木发展农业生产,又制作衣冠、建造舟车。黄帝本人发明了指南车,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缫丝技术,黄帝的右史官隶首发明了算数和算盘,黄帝的左史官仓颉根据鸟兽的足迹发明了文字。黄帝还曾在战争中使用过战鼓,因此黄帝也被视为华夏音乐文化的开创者。这一切都极大丰富了华夏民族的人文内核。
当时在南方活跃的九黎氏与神农氏、轩辕氏逐渐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相传九黎氏有兄弟八十一人个个本领非凡骁勇善战。九黎氏酋长蚩尤带领自己的部落兴农耕、冶铜铁、制五兵、创百艺、明天道、理教化。实力日渐强大的九黎氏在酋长蚩尤带领下北上击败了神农氏。神农氏首领炎帝只好向轩辕氏的黄帝求援。距今大约4600年前轩辕氏联合神农氏与九黎氏在涿鹿激战。
这一战塑造了以炎黄部族为核心融合羌、夷、苗、黎等氏族部落集团的华夏民族。除此之外也有虞舜出自东夷、夏禹出自羌戎等说法。这些彼此矛盾的传说恰恰证明远古时代的华夏先民很可能来源于不同的氏族部落集团。华夏民族比起周边其他民族较早掌握了定居农业生产、建造房屋、创造文字和计数方法等诸多文明技艺。因此华夏民族相比其他民族较早从原始社会开始向文明社会过渡。
《礼记·礼运》记载曾记载原始社会的状态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在这样的社会中不存在贫富分化,不存在人剥削人的现象。
可这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极端低下。既然没多余的社会产品被生产出来,那么自然也没人能多拿多占。随着生产力的日益发展使大量剩余产品出现了。这时部落首领们开始打起来这些剩余产品的主意。可他们要想多拿多占必然遭到部落成员的反对,于是他们就从自己多拿多占的剩余产品中拿出一部分专门用来雇佣一群保镖。首领们让这些保镖去镇压不听自己话的部落成员。这些保镖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军队。
首领为了便于管理日益复杂的部落事务开始设置各种职能的机构。这就标志着原始部落开始向国家政府过渡。国家的出现是建立在对下层人民的统治基础上,但相比原始部落其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率先过渡到国家形态的首领们凭借在经济和军力上的巨大优势开始征服那些比自己弱小得多的原始部落。基于财产私有制的等级社会出现了,与此同时军队、法律、城市、文字、货币等象征国家文明的标志也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