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国土空间规划须因地制宜建韧性城市不可做人定胜天的规划研究

规划君何方洪 2024-03-10 13:28:48

城市规划讲究因地制宜,也就是山区的城市要因山就势,河边的城市要顺势而为,平原城市要因势利导,“抱阴负阳”“背山面水”也符合传统民居的风水堪舆思想。这就是我们老祖宗所说的道法自然,遵循自然规律,不要擅自改变自然规律,否则大自然会给予不守规矩的人惨痛的教训。

孙子曰:“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因地制宜,依山就势,顺势而为,曰顺势之道。古法城市和建筑和城市规划设计都源于自然,在乎天道自然。城市规划建设遵循人与环境相互依存的“天人合一”原则,因地制宜、顺势而为,并与生产方式紧密相连,依山就势布局,不但符合自然规律,产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结果,还能省事省力省资金。

然而城镇规划君何方洪发现,我们现在很多地方的城市规划(国土空间规划),无论是城市主官、自然资源和规划主管部门,还是规划设计编制单位,都开始在追求极致的规整化城市设计,把“因地制宜、顺势而为”的规划设计原则和理念抛之脑后,最多就是在规划设计文本的“规划原则”中,象征性地写几句话,但是实际规划设计中,没有人会去在乎这个原则。

城镇规划君何方洪就看到过很多个城市在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时,几乎都是参照了世界上最规整的城市——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大区首府巴塞罗那的城市设计。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几乎所有新城新区的国土空间规划,其城市布局和路网格局都是横平竖直、正南正北的规整城市结构,城市官员和设计师恨不得把每一条弯曲的城市道路都拉成笔直的直线。

如果你给他提出这种笔直的设计不完全符合城市发展规律和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他就以巴塞罗那的设计来反驳你。但是他们都忽略了一点,其实巴塞罗那之所以会规划成如此规整的街区,可以说本身就是因地制宜的做法,但并不是适用于全世界所有的城市。

城镇规划君何方洪给大家介绍一下世界上最规整的城市巴塞罗那。从巴塞罗那的鸟瞰照片中,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巴塞罗那的方格网+对角线的城市肌理。这个城市规划方案,完成于十九世纪中期即1859年,出自于加泰罗尼亚的著名工程师伊尔德方索·塞尔达之手。所以巴塞罗那的城市规划又被称为塞尔达网格规划。

为什么城镇规划君何方洪说巴塞罗那的塞尔达网格规划是符合当地实际的因地制宜的城市规划呢?因为从城市地理来看,巴塞罗那坐落于地中海近海的平原之上,且被西南侧的略夫雷加特河和东北侧的贝索斯河以及东部的科索莱拉海岸山脉围合起来,所以巴塞罗那城市的最高点位于蒂维达沃山顶 (海拔512 米)。一直以来巴塞罗那的城市地理就制约着这座城市空间的对外扩张,尤其是其绵延的海岸线城市带,连通港口与腹地的交通轴线,而后是现代的塞尔达城市格网城市规划。

1859年,巴塞罗那市政府组织了一场举世闻名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案竞赛,工程师塞尔达其实并不在竞赛最初的官方邀请名单之中,却塞尔达自己参与到了最终的设计竞赛中。其实另一位著名城市规划设计大师罗维拉的方案更受加泰罗尼亚贵族们的喜欢和欢迎。然而西班牙中央政府却最终选择了塞尔达的网格城市规划方案。塞尔达的网格规划方案显示大量的无差别的城市街区的网格的使用。其采用轴线加上网格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案,是在巴塞罗那老城区东北方向重建一个城市中心,从广场延伸中轴线和对角线街道,连接了包括老城区在内的城市各区域。

塞尔达设计师以棋盘式的路网对巴塞罗那大约9平方公里的城市用地进行了均分,然后划分出来大约500个面积大致113米见方的街坊,便形成了由小街坊和密路网构成的城市格局。

而城市中5层高的条形建筑沿着街坊的边进行布置(但不是每一条边都布置有建筑),其建筑中间留出了绿地空间,形成了围合式的组团街区,让每栋建筑都拥有了更加良好的采光、通风和景观。

而相邻的街坊组合在一起还可以形成更大的中心绿地或者带状绿地。街坊转角的建筑面向街角形成45度切角,给每个交叉口留出充足的空间,这样也就形成了一个个八边形的街区。

所以城镇规划君何方洪认为,塞尔达的棋盘状网格城市方案是符合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和城市自然规律的,所以巴塞罗那的规整城市格局是因地制宜的做法。然而我国很多片区城市和平原城市一味地去照搬照抄巴塞罗那的塞尔达网格城市规划设计,到处的新城新区都要规划设计成横平竖直的棋盘状城市格局,那不是科学的城市规划,也不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城市设计,是违背自然规律的非韧性城市。

其实在疫情时期和洪涝灾害、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后,我国很多城市就表现出来了违背自然规律和因地制宜带来的困难和破坏。这说明违背自然规律的城市规划建设的城市,是没有韧性的,在遭遇承受极限时就会面临瘫痪。这就是我们今天开始关注的“韧性城市”。

那么什么是韧性城市呢?城镇规划君何方洪这里需要解释一些韧性城市的概念和定义。韧性城市就是指城市就像弹簧一样有张有弛,凭借自身能力预防及减缓各种压力和冲击,并且能够迅速从中恢复的城市类型。城市充满“韧性”,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地避免自然灾害,而是指我们的城市通过规划设计的因地制宜,很好地遵循自然规律,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城市的破坏和影响。

规划建设韧性城市,应根据当地气候地理条件、灾害风险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重点突出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我们千万不能用“一把尺子”简单地去度量可能导致韧性城市建设与发展出现的偏差。因此,城镇规划君何方洪认为,我们的城市国土空间规划(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千万不可以违反自然规律,千万不要一味地去追求横平竖直的棋盘状城市格局了。

城市道路和建筑要因山就势,该弯曲的道路就必须要弯,不要为了好看和行车方便就削山拉直;城市建筑布局要因势利导,不该选址布局建筑的地方,留白就好了,不要去冒险加固前提来求得一方建筑。城镇规划君何方洪最后提醒我们的官员和城市规划设计师们,我们人类在宇宙之中很渺小,不要去干人定胜天的事情。

我国的城乡规划,是基于苏联计划体制下的城市规划理论。带有“人定胜天”的思维方式,在城市规划中表现为对城市发展规律“全知”,对所有的城市要素作统筹安排。所以我国现代城市的管理者(城市官员和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往往有意无意的倾向于人定胜天,呼唤着“征服大自然”的城市规划建设口号。

往往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只强调“以人为本”,而不是“以自然为本”,缺乏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所以城镇规划君何方洪认为,假如我们的城市国土空间规划都能够像规划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一样卑微和谦恭,那么我们的城市规划就不会再像过去那么大胆了,就会懂得敬畏大自然,遵从自然规律。那么我们的城市就不会出现那么多地震、洪水、泥石流后产生的人员过多伤亡。

1 阅读:2

规划君何方洪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