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炸群”:房地产生态链条的尊重与权益之争

环环有房 2020-08-23 21:45:31

保利“炸群”事件之后,从流露出的留言截图来看,当事人也并没有表现出诚惶诚恐的神态,直接怼,不怕事儿。而相对掌握着话语权的媒体、自媒体人纷纷掉转抢口,开启了一轮“口诛笔伐”。

说穿了,这终究不过是一起因得意而忘形所造成的意外。

究其本质,这起房地产生态链条上的尊重与权益之争,与终端购房消费者关联度不大。所以,超出行业外的社会影响,即便上了热搜,也没有多少推波助澜的作用。

不过回到圈内关起门来看,则有进一步挖挖的必要。环环想从地产行业甲乙双方人才流动趋势改变的视角来探究下双方关系的动态平衡。

从房企自身生态系统来看,以往大多局限于房企之间的人才流动,比如从大房企到中小房企的人才流动是行业常态。无论是主动意愿还是猎头挖人,其结果都是不仅职级上升,而且待遇倍增,中小房企也由此弥补品牌的劣势。

此外,房企中高端人才自立门户的情况存在,这些人才大多是在企业遇到了瓶颈,但在房企工作的经历也让自身部分地实现了财务自由。于是,他们希望通过创业来证明自己。

随着房企半年报的渐次出台,一个明显的事实就是数据还算亮眼,但在各种指标的房地产排行榜上,眼见着行业的集中度不断提升,头部房企愈做愈强。土地储备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之一,头部企业拿地也毫不手软。相应地,其推货造势的能力与能量自然不弱。比如最近的恒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一鸣惊人。

单从圈内人才流向来看,选择甲方的职场规划仍是主流。规划、设计、广告、营销、策划、产业、管理等,这些房地产产业链条上下游的精英人士,一旦从乙方变身甲方,尽管职级可能下滑,但瞬间气场大变,因为收入水平可是上了好多台阶的。

一位前同事,八年前,从乙方策划经理位上跳到某央企区域公司投资部,有985、211加持,一步步往上走,现在俨然一抢手人才。特别是其不经意说出一年经手资金达到200亿时,那语气神态,说者有意无意未可知,听者五味杂陈却肯定是真的。

而现在出现的新情况是,乙方人才开始回流了,改变了单一方向的流动态势。

在地产行业黄金时代已经谢幕,下半场开启之际,单个项目从拿地到开建再到推盘,利润率已大不如前。反映到内部管理上,房企实施精细化的管理,压力山大式的工作考核,这一切对于员工,特别低层员工而言,大品牌的光环换不来实实在在的涨薪,被欠薪被降职被裁员的事情也是常有的。所以,他们由此怀念过往在乙方的好日子——虽有压力,但多有老板或主管担着,有活加班,没活打卡撞钟,也够优哉游哉。

另外,在甲方工作,论强度,创意,专业,都不大会超出原来公司的能力边界。因为二三十年来形成的传统分工合作机制,房企更多地是承担资源资本整合统筹的外包模式,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机构来做。房企体系内设置的相关营销策划传播企宣部分,更多的是监督审核成果验收等功能。

长此以往,从乙方跳槽而来的会有不会干活的感觉。甚至有朋友说,到了甲方,有点武功被废的感觉。

在甲乙双方单一方向的人才流动态势发生了改变的态势下,再来审视保利“炸群”事件。至少说明,保利依旧以高高在上的上帝视角来审视乙方,认为那些领取打赏的,人格就高贵不到哪里去。

当然,这些打赏不仅仅指微信群里的媒体,还包括所有与甲方签了服务合同,围绕房地产产品或服务提供各种专业服务的乙方公司、机构。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发展讲求共生模式,其根本原因是信息不对等正在一步步打破,协作模式越来越普遍地存在,许多机构公司的交付成果并不体现在终端产品房产上,但会非常紧密地嵌入开发商的终端产品中,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这其中,那些与开发商合作的个体或组织,也需要通过动态的平衡来放大自身的价值,至少,不要被人为压缩了自身的价值。如果不是基于自身价值的体现,就难免不会出现被移出群聊的傲慢与偏见。

聪明如文灵者,自然不会在主管部门的官员面前,哪怕是职级不高的职员面前,表现出桀骜不驯来。

2 阅读:659

环环有房

简介:个性角度解读地产,不一样的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