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深圳前三月写字楼市场数据回顾:回暖态势稳固,政策利好频现

深房宝 2025-04-03 22:15:22

‍‌‌‌‌‍‌‌‌‍‌‌‌‍‌‌‌‍‌‌‌‌‌‌‍‌‌‌‌‌‍‌‌‌‍‌‌‌‌‍‌‌‌‌‌‍‌‌‌‌‌‍‌‌‌‌‍‌‌‌‌‍‌‌‌‌‌‍‌‌‌‌‌‌‍‌‌‌‍‌‌‌‌‍‌‌‌‍‌‌‌‌‍‌‌‌‍‌‌‌2025年前三月,深圳的甲级写字楼市场正经历恢复期。表面上看,情况不太妙,空置率飙到了30.6%,租金跌到了169.1元每平米每月,这俩数据一交叉,感觉市场都快冻住了。

但别急着下结论,有些数据挺有意思的:宝安区的空置率不升反降,降到了25.9%,跨境电商公司租办公室的需求猛增了158%,金融科技企业的聚集程度成了全国第一,这场悄悄发生的变革,其实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值得咱们好好研究研究。

01供需关系变化下的市场分化

1、市场不好,但机会在转移

2025年前三月,深圳甲级写字楼市场挺难的:深圳甲级写字楼空置率环比上升1.7个百分点至30.6%,创历史新高,其中,宝安区通过“以价换量”策略使空置率下降至25.9%,但龙岗、光明等外围区域压力陡增,租金方面,全市均价跌至169.1元/㎡/月,同比下降9.3%。

未来三年,超400万平方米新增供应将集中入市,主要集中在前海、后海等西部商务区,而企业扩张意愿低迷,净吸纳量同比下降57.9%,供需矛盾凸显。

区域分化显著:核心区(福田、南山)空置率较低,但租金稳定;外围区域(龙岗、光明)空置率上升,租金承压。二手市场表现亮眼,2025年2月成交面积激增至17546㎡,环比上涨44.5%,同比大幅上扬158%,显示市场活跃度提升。

2、 不同区域,各有各的活法

福田、南山这些核心商务区,金融科技企业扎堆,空置率只有3.2%,租金稳稳的。而龙岗、光明这些外围区域,虽然转型有点疼,但也找到了新出路,龙岗的数字创意产业园住满了人,光明的某些办公空间提前半年就租光了,这背后的逻辑,就是深圳在搞“20+8”产业集群。

到2026年底,深圳力争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双万”格局——万亿级“20+8”产业基金群、经备案的股权投资及创业投资基金数量突破1万家(只),风投创投基金以IPO(首次公开募股)等形式退出的规模位居全国前列,“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基金规模以年均15%增长,持续投入“20+8”产业集群,加快建成香蜜湖、深圳湾、前海湾、光明科学城等风投创投集聚区,提供不少于50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载体和配套设施重新布局空间。

另外,回看2024年深圳甲级写字楼数据,全年净吸纳量达到了49万平方米,是近三年最高的。去化快的楼宇,要么是业主自己有资源,能吸引上下游企业来租;要么是非核心商务区,品质好、价格又实惠;要么是区域里的标杆新项目。

从区域来看,新兴商务区和非核心商务区的项目撑起了大局。比如前海,第四季度就吸纳了5.7万平方米,全年差不多15万平方米,是各个区域里最多的,罗湖主要靠笋岗,福田则是靠非核心商务区的新项目,现在,大家租房主要是为了降本增效,新增需求还是不够。

02政策推动产业空间变革

2.1 金融科技,跨境电商等带来办公新变化

随着金融科技政策深入实施,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成了科技子公司的聚集地,光持牌机构就有47家。这些新型机构对写字楼的要求也变了,不再只看装修多豪华,更看重有没有“监管科技”的配套,比如平安的区块链实验室、中金的数字资产中心,他们要的办公室得能跟上监管的步伐。

深圳的跨境电商做得风生水起,3000亿的贸易额催生了新的办公模式。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出现了“前店后仓”的智慧办公综合体,集电子关务、跨境直播、海外合规于一体。这些空间的设计,让传统的得房率都不再重要。更有趣的是,跨境电商企业的空间需求弹性特别大,是传统贸易企业的2.3倍。

03想破局?得换个玩法

3.1 招商得精准,企业服务要闭环

在当前深圳甲级写字楼市场的深度调整期,精准招商与构建闭环服务成为破局的关键。针对不同区域的特点和需求,招商策略和服务模式也需因地制宜,具体如下:

核心商务区,如福田 - 南山轴心,凭借高浓度的金融科技企业,维持着较低的空置率和较高的租金水平,为进一步提升该区域竞争力,打造金融科技服务闭环,企业服务方在吸引客户入驻时需将政府产业政策转化为落地的空间服务方案,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在核心商务区,应聚焦总部型、金融科技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及灵活租约,锁定5年以上长租客户。通过建设符合监管标准的办公空间、与创投机构共建常态化路演平台、引入智能法务服务系统,将政策红利转化为租户可触达的增值服务。例如某甲级写字楼通过嵌入区块链实验室专用空间,成功吸引多家持牌金融机构入驻,带动租金水平提升15%。

转向新兴商务区,如前海、后海等,正逐渐成为跨境电商等新兴产业的聚集地。为促进这些产业发展,需围绕跨境电商构建生态体系,企业服务方需构建"跨境电商生态服务链",)利用产业集群效应吸引TMT、跨境电商企业,捆绑政府补贴政策降低入驻成本。

在楼宇内设立政策服务站提供通关税务代办,联合物流科技搭建数字供应链平台,并与海外仓合作开发市场需求预测系统。这种深度服务使配备跨境直播间的项目出租率提升28%,直播设施日均使用率超过80%,形成产业聚集效应。

在产业转型区域,如龙岗、光明等,正面临产业转型的阵痛期,企业服务方应着力打造"专精特新成长生态圈",通过建设共享中试基地、设立产业基金观察员制度、组建导师咨询池,为初创企业提供从研发到市场的全周期支持。

数据显示,配备中试基地的园区孵化成功率提升45%,平均缩短产品上市周期6个月,有效吸引高成长企业入驻。这种"政策转化+空间定制+服务增值"的协同模式,正在成为企业服务方破局市场调整期的关键策略。

3.2 智慧化改造,提升价值

现在,智慧化改造不再是加分项,而是必做题。顺丰总部大厦用了物流数字孪生系统,办公效率和全球货运网络实时联动,单位坪效提升了27%。深业上城拿了LEED铂金认证,碳足迹监测系统直接对接港交所ESG披露平台,绿色建筑成了新的溢价点。

深圳写字楼市场的调整,其实是城市产业升级的写照。以前看区位、硬件、价格,现在得看产业适配度、数字基建、ESG价值,想在这场变革中赢,得抓住三个机会:金融科技的政策红利、跨境电商的全球合规需求、绿色建筑的估值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在产业空间改变中抢占先机。

0 阅读:10
深房宝

深房宝

深房宝产业信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