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道》第14章:创建第一套“奇石形式”(下)4

石道聊文化 2024-09-05 14:06:44

第四节 创建“奇石形式——'线(石纹)'”

三、“奇石形式”之“线(石纹)”的形状、形态,它们所形成的构图,即形象具有情感性质。

大家知道,人类对于线条的把握与颜色相比则要晚得多,大概是在新石器时代的制陶时期。据研究者发现,占据新石器时代陶器纹饰走廊的,并不是动物纹样,而是抽象的几何纹,即各种各样的曲线、直线、水纹、漩涡纹、三角形、锯齿纹,等等。这些抽象几何纹饰表现了远古时期人的感官感受中的有关观念、意向。当然,我国古代的仰韶型、马家窑型的彩陶纹饰风格,它与全世界各民族的纹饰风格也是几乎一致的。

当然,对于绘画者来说,线条即“素描”。据有关资料介绍,所谓的“素描”,它指的是用单色来描绘物体的形象。“素”,它字面上的意义就是指单纯、直接和质朴、真实;“描”,它字面上的意义就是指写、画、挥舞、临摹、写生等。当然,从“素描”的源头来看,古代岩洞里的一些岩画,那些莫名其妙的符号,以及那些简洁朴素的描绘等,它们正是“素描”形式产生的雏形。从古埃及、两河流域到古希腊、古罗马,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从欧洲17世纪古典画派到20世纪现代派,“素描”已经形成了一个完美的体系。16世纪,意大利的美术学院产生以后,“素描”才得以以正式身份出现在美术学府的画室里。1912年,我国上海美术学院也正式开设这一课程。因此,“素描”是一门关于认识和表现“形”的学问,是指导表达造型艺术的一种最基本的、辩证的、逻辑严密的思维方式,是一门独立的造型艺术。

因此,玩石人需要了解这些“线条”方面的知识,以准确理解石头表面纹理的妙处。

也正是由于这些“线条”方面的文化“积淀”,玩石人在看见那些纹石表面的不同纹理时,才会产生不一样的情感:比如那些比较直的石纹,它们能够给自己以力量、稳定、刚强的感觉;比如那些比较弯曲的石纹,则能够给自己以柔和、运动的感觉,等等。

至此,玩石人通过对“线条”知识的了解,通过细致、独特的观察方式,他们就能够很容易地观察奇石表面“图”的结构和形式,从而迅速地形成对奇石表面“点(珍珠)”的“构图”能力、或“线(石纹)”的“构图”能力、或“线(筋脉)”的“构图”能力。比如来宾纹石《蝶恋花

图15-9 《蝶恋花》 来宾纹石 选图自“今日头条”

》(见图15-9),藏家就可以根据该石表面的上部纹理,特别是左上部的那个“蝴蝶”形状的构图,而将之题名为《蝶恋花》。

由此可见,这些仿佛是中国画“线条”的一样美的石“纹”,它们展现出了肌理美、力度美、韵律美。

总之,“奇石形式”之“线(石纹)”的第一性质、第二性质,以及第三性质,决定了它们具有“使人愉快”的、“为人而存在”的审美属性。《石道》俗语说得好,“石纹‘构图’新,如同听钢琴”。当然,由于内容谋篇布局的需要,该方面的详细内容,笔者将在《石道》第二卷第四十二章“‘石纹’:生命的节奏”一文里再介绍。

《石道》(1-4卷)177

0 阅读:7
石道聊文化

石道聊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