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陈长江护送毛主席遗体,去纪念堂,汪东兴:我有一个要求

木艺人的历史 2024-11-09 16:02:58

1977年,陈长江护送毛主席遗体,去纪念堂,汪东兴:我有一个要求

世人皆知毛主席遗体安放在天安门广场的纪念堂,却鲜有人知这座纪念堂建成后的第一次迁移工作,竟是在深夜进行的。1977年8月的一个夜晚,北京城寂静无声,天安门广场上只有巡逻的警卫踱着步子。此时的地下密室"769",却灯火通明。陈长江带领着4名工作人员,正在为一项特殊的任务做着准备。就在他们即将开始行动时,汪东兴突然叫住了陈长江,神色凝重地说:"长江同志,我有一个要求......"这个深夜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汪东兴提出的又是什么要求?而这个要求,又为何如此重要?

一、毛主席逝世前后

1976年的春天,毛主席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医务人员发现毛主席的呼吸系统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多个器官也开始衰竭。3月下旬,中央政治局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在中南海增设专门的医疗设施。

4月初,中央办公厅抽调了全国最优秀的医护人员组成专门的医疗团队。其中包括北京协和医院的张医生和上海华山医院的李医生。他们24小时轮流值班,密切监测毛主席的各项生命体征。

5月,毛主席的病情出现短暂好转。这时,中央办公厅接到气象部门的通知,预计夏季北京将出现罕见的高温天气。为了给毛主席创造更好的休养环境,中央决定在中南海西北角改建一处专门的平房,这就是后来的"202"。

"202"平房的建设工程由北京市建筑设计院负责。设计师们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建筑技术,墙体使用了特殊的保温材料,安装了德国进口的中央空调系统。房间内还设置了专门的医疗区域,配备了最新的医疗设备。

7月28日,唐山发生里氏7.8级大地震。地震波及到北京,中南海的建筑物也受到影响。当时正在值班的陈长江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应急处置。经过紧急评估,"202"平房的抗震性能良好,成为了最安全的休养场所。

8月初,医疗团队将毛主席转移到"202"平房。这里的环境确实改善了毛主席的身体状况。在这期间,毛主席还能通过笔谈的方式,就唐山地震救援工作做出重要指示。

进入9月,毛主席的病情急转直下。9月8日晚上,主治医生发现毛主席的各项生命指标持续下降。医疗团队采取了一系列抢救措施,但收效甚微。9月9日零时十分,医生遗憾地宣布抢救无效。

消息传出后,中南海立即进入特殊工作状态。中央办公厅紧急调集了北京市公安局、卫生部和中南海警卫局的工作人员,分别负责警戒、医疗保障和安全保卫工作。陈长江带领的警卫小组在"202"平房外围设立了三道警戒线,严格控制人员出入。

同时,中央政治局常委连夜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会议,开始讨论关于后事安排的重大事项。这次会议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凌晨,为后续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初期安置工作

9月9日清晨,中南海怀仁堂的会议刚刚结束,汪东兴立即召集了一个由医疗专家、保卫人员和后勤人员组成的工作小组。这个小组的首要任务就是商讨毛主席遗体的临时安置方案。

当天上午10点,中央办公厅紧急从全国各地调集了12名防腐专家。这些专家中有北京医学院的教授,也有解放军总医院的专家。他们带来了当时最先进的防腐技术和设备,在202平房的隔壁房间迅速搭建起临时的技术工作站。

为了确保安置工作的顺利进行,陈长江带领的警卫小组在202平房周围设立了三道警戒线。每道警戒线都配备了经过专门训练的警卫人员,采用三班倒的方式24小时值守。进出人员必须持有特制的通行证,每次进出都要登记备案。

9月10日凌晨,中央政治局召开第二次会议。会议的焦点是关于是否要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吊唁活动。有人提出担忧,认为九月天气炎热,可能会影响遗体保存。但最终还是决定让全国人民有机会向毛主席作最后的告别。

当天下午,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开始了紧张的布置工作。工作人员将大厅中央设置成吊唁区,四周摆放着白色的菊花。大厅的温度被调节到恒定的18度,湿度保持在50%。技术人员还安装了特制的照明设备,确保光线柔和不刺眼。

9月11日凌晨4点,陈长江带领特别警卫小组护送毛主席遗体从202平房转移到人民大会堂。整个转移过程采用了特制的转运设备,全程由医疗专家跟随监护。

上午8点,第一批前来吊唁的群众进入大会堂。为了确保秩序,现场设置了详细的引导标识。人流被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由专人引导,按照预定路线有序通过吊唁区。

在接下来的一周里,全国各地的群众纷纷赶到北京。每天凌晨3点,天安门广场就开始排起长队。为了照顾远道而来的群众,北京市政府在广场周边设立了临时休息站,提供热水和简单的食品。

吊唁期间,陈长江和他的警卫小组24小时轮流值守。他们不仅要确保现场秩序,还要随时处理突发情况。一次,一位年长的老人在吊唁时晕倒,警卫人员立即将其送往医疗点救治。

9月17日,最后一批群众完成吊唁。据统计,七天时间里,共有超过30万人次瞻仰了毛主席的遗容。当晚,专家组对遗体进行了全面检查,确认保存状态良好。随后,开始为第二天的追悼大会做准备。

三、地下密室的守护岁月

追悼大会结束后,关于毛主席遗体的长期保存问题被提上议程。1976年9月底,中央专门成立了"769工程"项目组。这个代号的含义是纪念9月7日毛主席病危的日期,由此可见这项工程的重要性。

"769"地下密室的选址经过了反复论证。最终在天安门广场地下20米处建造了这个高度机密的场所。整个密室分为三个区域:技术区、保存区和设备区。技术区配备了当时最先进的温湿度控制系统,由苏联专家参与设计。保存区采用了特殊的防震结构,即使发生8级地震也能保持稳定。设备区则安装了三套独立的供电系统,确保24小时不间断运行。

陈长江担任密室安保总负责人。他将警卫人员分成内外两个圈层:外圈负责地面巡逻,内圈专门守护地下密室。每个警卫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政治审查和专业培训。值班制度也十分严格,每4小时轮换一次,交接时必须逐项检查各项设施的运行状态。

1977年初,苏联派来的防腐专家提出了新的技术建议。他们认为需要在保存环境中添加特殊的惰性气体,以延缓组织变化。这个建议得到了中国专家的认可。但实施过程中遇到了技术难题:如何在不影响密室其他系统的情况下,安装新的气体输送装管道?

经过三个月的努力,技术人员终于找到了解决方案。他们利用夜间工作时间,小心翼翼地在墙体中预埋管道。为了不产生震动,所有的钻孔都采用手工操作。这项工作持续了整整两个月才完成。

在密室工作期间,发生过一件令人难忘的事。1977年5月的一天,李敏同志来到密室。这是她第一次来到父亲安息的地方。按照规定,即便是家属探访也需要严格执行安全程序。陈长江亲自陪同,详细介绍了各项保护措施。

当年夏天,一位来自保加利亚的防腐专家提出了改进建议。他发现密室的湿度控制系统还可以优化,建议增加一套除湿装置。这个建议很快被采纳。新设备从东德进口,安装调试工作持续了一周。改造后的系统运行更加稳定,湿度控制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入秋后,技术人员例行检查时发现地下水位有微小变化。虽然还在安全范围内,但项目组立即启动了防渗加固工程。他们采用了特殊的防水材料,对密室外墙进行了全方位处理。这项工作由苏联专家指导,中国工程师实施,整整用了半个月时间。

为了确保各项指标的精确记录,值班人员每两小时要填写一次详细的记录表。这些记录包括温度、湿度、气压等二十多项数据。每天凌晨,陈长江都会亲自查看这些记录,确保不存在任何异常情况。

四、纪念堂建设工程

1977年初春,毛主席纪念堂的建设工程正式启动。这座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的建筑,采用了传统的中国宫殿式建筑风格。整个工程由北京建筑设计院负责设计,全国各地的建筑专家参与其中。

建设之初就遇到了一个重大难题:如何在不影响天安门广场整体风貌的情况下,确保纪念堂与周围建筑和谐统一。设计团队多次修改方案,最终确定了建筑高度为33.6米,这个高度既能保持庄重威严,又不会喧宾夺主。

地基工程是整个建设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考虑到北京地区的地质条件,工程队采用了创新的技术方案。他们在地下打入了数百根长达30米的钢筋混凝土桩,形成了一个稳固的"森林"地基。这种设计不仅能承受建筑本身的重量,还具有极强的抗震性能。

外部装修工程中,大理石的选用极为讲究。专门派出的考察组在全国各地搜寻合适的石材。最终从福建选购了珍贵的白色大理石,这些大理石质地细腻,纹理优美,经过专业人员精心打磨后,更显庄重。

室内装修更是一丝不苟。大厅地面采用了特制的大理石地砖,每块地砖都经过严格筛选,确保纹理方向一致。墙面则使用了独特的隔音材料,既保证了庄严的气氛,又能有效控制回音。

空调系统的设计堪称一绝。考虑到北京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工程师们设计了双层通风系统。外层负责整体温度调节,内层则专门用于精确控制瞻仰大厅的温湿度。这套系统每小时能处理超过10万立方米的空气,确保室内环境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

照明系统同样经过精心设计。灯光专家反复测试,最终选用了特制的LED灯具。这些灯具不仅节能环保,还能提供最适合瞻仰的柔和光线。为了应对突发情况,还安装了三套独立的应急照明系统。

安保系统的设计也十分周密。在建筑的四周安装了当时最先进的监控设备,监控室能够24小时实时观察建筑内外的情况。同时,设计了多条安全通道,既方便日常参观,又能在紧急情况下快速疏散。

工程进行到后期,一个技术难题引起了专家们的注意。瞻仰大厅的玻璃该如何选择?普通玻璃无法满足保温隔热的要求,而进口的特种玻璃又价格昂贵。最终,技术人员采用了国产的夹层中空玻璃,既保证了性能,又节省了成本。

整个建设过程中,质量控制尤为严格。每一道工序都必须经过三级检查才能进入下一环节。混凝土的配比、钢筋的焊接、墙面的粉刷,每个细节都要求精确到毫米级别。

1977年8月底,纪念堂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最后的收尾工作包括园林绿化、道路铺设等。工程队在纪念堂四周种植了常青树,寓意永恒。广场上铺设的花岗岩地砖,每一块都经过精确测量,确保缝隙均匀。

五、正式开放与瞻仰制度

1977年9月9日,毛主席纪念堂正式对外开放。开放首日,全国各地的群众从凌晨就开始在天安门广场排队等候。为了确保秩序,警卫部门制定了详细的人流管控方案。每50人为一组,由专人引导完成瞻仰。

开放初期,每天的参观时间定为上午8点到下午4点。进入纪念堂前,工作人员会为每位参观者发放一朵白色菊花。在入口处设立了多个安检点,所有参观者都要接受严格检查。不允许携带相机、收音机等电子设备入内。

纪念堂内部实行分区管理。从南门进入后,参观者首先来到南厅。这里陈列着毛主席的巨幅画像和生平事迹展览。北侧的瞻仰大厅是整个纪念堂的核心区域。大厅四周摆放着各省市敬献的花篮,地面铺设着红色地毯。

为了保持庄严肃穆的氛围,工作人员会提醒参观者保持安静,禁止大声喧哗。瞻仰时要求依次缓步前行,不得停留拍照。整个参观路线被设计成单向流动,避免人流交错。

1977年10月,中央决定在重大节日期间延长开放时间。每逢"七一"、国庆节等重要节日,参观时间延长至晚上8点。这项调整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使更多工作繁忙的群众有机会前来瞻仰。

纪念堂的日常维护工作也形成了严格的制度。每天闭馆后,清洁人员要对整个建筑进行全面清扫。地面的大理石要用特制的清洁剂擦拭,保持光亮如新。墙面和玻璃也要定期清洁,确保整个纪念堂始终保持整洁。

技术人员每天要对空调、照明等设备进行检查。温度控制系统24小时运行,确保室内恒温。湿度调节设备也要随时监控,保持在最适宜的范围内。如果发现任何异常情况,都要立即处理。

医疗保障也是开放后的重要工作。在纪念堂内设立了医疗点,配备了专业的医护人员。他们随时准备处理突发情况,特别是在炎热天气里,要特别关注老年参观者的身体状况。

1978年初,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对瞻仰制度进行了完善。增设了团体预约参观渠道,方便全国各地的单位组织职工前来瞻仰。预约参观需提前三天申请,并提供参观人员的详细信息。

外宾参观也有专门的接待程序。由外事部门负责安排,配备专业的讲解员。讲解内容要经过严格审核,确保准确得当。外宾参观时间通常安排在普通参观时段结束后,避免影响日常瞻仰秩序。

后勤保障工作也逐步规范化。在纪念堂周围设立了多个休息区,配备饮用水和简单医疗用品。遇到恶劣天气,还准备了雨具供群众使用。服务人员都经过专门培训,既要热情周到,又要保持庄重。

0 阅读:0

木艺人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