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课文《观潮》进入教材的变迁史,原文有着什么样的来历?

文学私秘 2023-09-13 22:47:46

目前,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观潮》可以称作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

它出现在秋学期的课本中,也正值文中描写的钱塘江大潮发生的时期,媒体对这一著名的举世瞩目的奇观多有报道,在这样的时间节点上,四年级第一课就推出描写这一景观的课文《观潮》,扣准了时间节点,瞄准了社会热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让学生习练联系现实、笔下描摹的写作技巧。

《观潮》这一篇课文,最早进入教材是在八十年代的的教材中。

目前的教材保留了这一篇课文,说明这一篇课文,经受了时间的历练,而具有了独到的范文价值。

从现在课本里的《观潮》的注释中,可以看到课文的作者署名是:赵宗成、朱明元。

这两位作者是谁?

我们可以在一本教辅资料中,找到对这一篇课文的来龙去脉的介绍:

——《观潮》一文选自赵宗成、朱明元的《喜看近日钱塘潮》,原本是一篇广播稿,1980年11月5日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祖国各地》节目中播出,后于1981年6月编辑出版为《祖国各地》第一集,由广播出版社出版。编入语文教材时,略去了江潮生成的原因、危害以及历年治理潮害的情况,只节选了记述观潮经历和景象的部分。——

这篇广播稿的原文具体是如何的,我们可以在潘梦阳编著的《应用广播新闻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版)中找到这篇广播稿的实际播出的原始状态:

——《祖国各地》节目播出的中央台记者赵宗成、朱明元采录的《喜看今日钱塘潮》这篇录音通讯,就是通过八月十八日这一天,来到钱塘江大堤上,观看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选用潮起拍岸声,观潮人欢呼声等现场录音素材,和旧社会亲身经历过七次潮害的七十多岁的老农民廖百年对过去回忆的录音讲话,治理钱塘江二十多年的工程师余宗佑同志对我国治理钱塘江潮的介绍,以新旧对比的手法,通过介绍大潮的变化,生动地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和人民当家做主的威力。

《喜看今日钱塘潮》

女:各位听众:听!这是什么声音?这是钱塘江大潮的声音。

(潮声突出几秒,混播)

钱塘江,是浙江省的一条大江。钱塘江大潮,是祖国壮丽山河中的一朵奇花,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看钱塘江潮最好的地方在海宁县的盐官镇,潮水到了这儿,场面最为壮观。

(出音乐,几秒后压混)

农历八月十八日,是我国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我们来到了盐官镇,随着观潮的人流,登上海塘大堤。

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平静的江面,沐浴在雨后初露的秋阳下,波光粼粼。江面越往东越宽,极远的地方水天相连。一层清蒙蒙的薄雾,笼罩江面。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近处,(下略)

我们可以看出,《观潮》据以改编的广播稿,重点是访问了一位老农与一位科技人员,老农介绍了钱塘江潮的历史危害,而科技人员则介绍了钱塘江的治理情况,可以说从历史与现代两个层面,介绍了钱塘江潮如何在新时代里变害为利,不再显示出它曾经的恐怖的危害人类的阴霾性质,而具有了能够感受自然宏伟气魄的观光特质。

因此,我们可以从广播稿的侧重情况来看,课文《观潮》抽取的部分,仅仅是这篇广播稿里一段非常边缘的开首段落,正是这部分,成为课文《观潮》的重点,这也算是这篇广播电台记者的职务作品在流传与流转过程中由一篇新闻稿而转化为一篇散文作品的升级换代带来的意外之喜。

从广播稿的写作角度来看,两名记者在这篇稿件形成的过程上,最具独创性的地方,就是实地采访了一位当地的老农民与一名科技工作者,而其它部分,记者是做了充分的功课,比如对钱塘江潮的科学原理,显然是来自于科普读物,对江潮的传说部分,也有历史资料所本,而广播稿里的“观潮”段落,是不是也有它的来源?

沿着这样的思路溯源而上,我们找到了发表在1961年9月17日《人民日报》副刊上的一篇游记《天下奇观钱江潮》,可以说,这篇文章奠定了《喜看今日钱塘潮》的基本架构。

《人民日报》上这篇游记的作者是:李百冠。李百冠曾任浙江农业大学农经系副教授,五六十年代,曾经在浙江湖州地区工作过,撰写过很多反映基层风貌的散文、随笔。《天下奇观钱江潮》就属于这样的作品。

1961年9月17日《人民日报》

全文如下:

钱江潮,自古称为“天下奇观”。最早可以从庄子的记载里看到:“浙河(就是钱塘江)之水,涛山浪屋,雷击霆砰,有吞天沃日之势。”钱江潮以秋涛为最大,阴历8月观潮,由来已久。

但是,钱江观潮最盛的时候还在南宋。因为南宋定于每年8月18日(所谓“潮神生日”),在钱塘江上校阅水师。这时候,溽暑方消,秋高气爽,在洪涛巨浪间,水军演阵,吴儿弄潮,杭州士女倾城来观。以后相沿成俗,就把这一天作为观潮佳节了。

在秋天的一个傍晚,我去观潮。霞光融入暮霭,海风凉爽,钱江观潮胜地——浙江海宁的盐官镇(古海宁城),已是万家灯火。出镇海门,不到百步,有一座石旱桥。缓步登上桥顶,眼前忽地出现一幅海阔天空的壮丽图景。在暮色苍茫里,一轮紫铜色的圆月刚从东方的海门升起,千里江波与天相接,渺无边际,灰蒙蒙的一抹远山像浮在海面上似的,天边几点帆影在海平线上纹丝不动,大海一平如镜。脚下,捍卫着浙西和苏南几千万亩良田沃壤的鱼鳞大石塘,宛如一道海滨长城,向无际的远方迤逦伸展开去。塘上,亭台如画,堤柳似烟。

忽听人们相互传告:“潮来了,潮来了!”侧耳静听,果然东风隐隐传来一阵阵轰隆轰隆的声响,仿佛郁雷在天边滚动。可是引颈东望,依然风平浪静,微波粼粼,银灰色的海面上看不出有什么变化。一忽儿,响声越来越大,像擂起万面战鼓,震耳欲聋,疾风刮来挟有寒气,东南方向一排黑黝黝的城墙一般斩齐的浪涛,好似从遥远的天际压下,在灰暗的海面上滚滚而来,渐移渐近,忽然化成一座横亘江心的银山,在月光辉映下,雪浪翻滚,冲击奔射,浪尖欲舔长空。霎时潮水涌到眼前,大海像煮开一锅沸水,汹涌澎湃,漩涡急转,瞬息万变,使人眼花撩乱,目不暇给;浪卷堤岸,又若山崩海裂,大地为之颤动,浪花飞上塘顶,潮水直扑人面。这情景,正如唐代宋昱的观潮诗所描写的那样:

涛来势转雄,

猎猎驾长风,

雷震云霓里,

山飞霜雪中。

转眼间,涛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兼天涌来。过了许久,大海才复归平静。这时俯视塘下,水涨数尺。从惊涛骇浪中收回神思,抬头看天,依然月色横空,清晖万里;远眺海面,悠然逝水,吞吐银光。这时记起杜甫的诗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似乎深入一层领略了诗人所抒写的新鲜意境,益发感到祖国山河的壮丽,胸襟百倍地开阔起来。

看了钱江潮,一方面固然欣赏了这一“天下奇观”,同时也深深体会到它的确是“东南至阡”。浙西杭、嘉、湖和苏南的苏、松、常,地势都比盛潮时期的潮水还低,如果没有海塘作为屏障,将有多少陆地沦为海域,多少良田变成不毛的卤地!几千年来,钱塘江两岸的劳动人民一直在与凶恶的海潮进行英勇顽强的斗争。五代时吴越王钱镠“强弩射潮”的故事,在当地群众中间广泛流传着。所以明高得暘《观浙江秋涛》诗中有“自古江山夸壮丽,至今父老说英雄”的句子。按照地方志上记载,五代钱氏(从钱镠到其孙钱俶)统治吴越将近一百年,治水成绩确实相当优异,因而岁多丰稔。在海宁县许村镇东南七里的土谷祠里,从前有一块“钱王箭石”,出土二尺,相传是钱王射潮的箭。现在浙江民间雕塑艺术中,也还常常用“钱王射潮”作为创作的题材。

然而,从长期的封建社会直到国民党反动统治时代,钱江潮终究是当地人民的心腹大患,它以雷霆万钧之势撼击塘岸,带来了无数次深重的灾难。《宋史河渠志》说:“钱塘江自元丰六年泛溢之后,潮汛往来,率无宁岁。”此后史书和地方志上关于潮水泛涨、塘堤毁裂、人畜田庐漂没的记载,迭出不穷,触目惊心。清末和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钱江塘岸长久失修,南岸的萧山、绍兴一带连年发生大批田地房舍坍陷入海的惨事。解放以后,党和人民政府领导群众大力整治海塘,目前钱塘江南北两岸海塘和江塘全长达六百多华里,新建了许多排水坝和块石护坡,有效地保护了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大约由于钱江潮仿佛是从海天相接的地方奔腾而来的,人们在看潮的时候往往会发生乘潮上天、遨游太空的美丽幻想。元人赵孟頫有“何当驾我以长风,便欲乘桴浮到日华东”之句;苏轼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诗更发奇想,他竟要“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

下面,我们用“游记”表示《人民日报》上刊登的《天下奇观钱江潮》一文,用“广播稿”表示《观潮》据以改编的《祖国各地》广播稿《喜看今日钱塘潮》,看看两者是否存在着借鉴关系:

第一组:

“游记”:钱江潮,自古称为“天下奇观”。

“广播稿”:钱塘江大潮,是祖国壮丽山河中的一朵奇花,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第二组:

“游记”:忽听人们相互传告:“潮来了,潮来了!”

“广播稿”:熟悉江潮的人告诉我们:潮来了!

第三组:

“游记”:侧耳静听,果然东风隐隐传来一阵阵轰隆轰隆的声响,仿佛郁雷在天边滚动。

“广播稿”:午后一点左右,只听得远处响声隆隆,好象闷雷滚动。

第四组:

“游记”:可是引颈东望,依然风平浪静,微波粼粼,银灰色的海面上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广播稿”:我们往东看去,还是风平浪静,微波粼粼,水面上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第五组:

“游记”:一忽儿,响声越来越大,

“广播稿”: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

第六组:

“游记”:东南方向一排黑黝黝的城墙一般斩齐的浪涛,好似从遥远的天际压下,在灰暗的海面上滚滚而来,

“广播稿”:只见东边水天相连之处,出现一条白线,……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迎面压过来,

不同版本的教材中的《观潮》

第七组:

“游记”:浪卷堤岸,又若山崩海裂,大地为之颤动,

“广播稿”: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车同时开动,山崩海裂,大地都颤抖起来。

这里我们适当地辨析一下,“广播稿”里的“山崩海裂”这一个新造的词,是啥意思?

我们看看八十年代的小学课本里是如何修改的:“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其实最早的“游记版”,我们可以知道,“山崩海裂”是一个比喻,形象惊涛拍岸的一种壮阔景象,“广播稿”里囫囵吞枣地移用过来,虽然也用了“山崩海裂”一词,但是放在了惊涛“声音”的后边,那么,“山崩海裂”的意思就变成了形象“声音”的比喻词。

八十年代的课文里,沿袭着“广播稿”里的句型,把“山崩海裂”换成了“山崩地裂”,也认为是一种惊涛震响的状态,句子改成了“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实际上,从由头的“游记版本”来看,我们才知道,到了教材里,“山崩地裂”的外延缩小了,将这一词由“形容惊涛状态”转换成“形容惊涛声音”。

再看现在的课本,又是如何改动的?

现行的课本这一句变成了这样的:“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与八十年代版教材相比,现行的教材删得很精简,但这里的“山崩地裂”与八十年代的教材一样,都是形容声音的。这里同样可以看出,最早的游记版里“山崩地裂”的用法,到了“广播稿”版里发生了改变,用作形容声音了,后来的各版教材都因循下来。

其实我们现在对照最早的《人民日报》上的游记版,会觉得“山崩地裂”用作形容怒潮的气势更为恰当。现在的两版教材不断地在“山崩地裂”一词上改来改去,正可见对一词的用法,呈现出一种矛盾性。找到了最早的文章源头,会有助于把握文章中的词义内涵。

第八组:

“游记”:转眼间,涛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兼天涌来。

“广播稿”:转眼间,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第九组:

“游记”:过了许久,大海才复归平静。这时俯视塘下,水涨数尺。

“广播稿”:过了好久,大海才恢复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不同教材中的《观潮》

从上面的比对中,大致可以看出,《人民日报》上的游记,是《观潮》课文改编的原文“广播稿”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参考素材,至少,我们可以看出,中央台的两位记者在撰写广播稿的时候,参考过《人民日报》上的游记,不然很难相信,两篇文章,会出现如此非常近似的语句与表述方法。

而找到《人民日报》上的游记,也能发现,它在被后来因袭的时候,发生了怎样的词义的变化与误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现行课文里的用词精准性。

0 阅读:8

文学私秘

简介:文学是人学,关注人类的所有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