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本,首次进入小学教材,是在人教版的第一套教材《初级小学国语课本第三册》中,此版本于1952年2月出版,属于第五次修订原版。也就是说这一版是在1949年的版本上第五次修订的。之前的修订版里并没有这篇课文,一直到1952年2月的修订版里,才首次收入了这一课。
因此,1952年2月的版本,是《吃水不忘挖井人》正式亮相教科书的首个版本。
按照现行教材的注释,这个课文的源头,是《人民日报》1951年10月12日第一版上的《我们伟大的祖国》这一篇图片报道。
1952年9月15日,《中国少年报》》刊载了一篇名为《毛主席开的甜水井》的诗歌,作者署名为:颜香。
这首诗歌,可以视作《吃水不忘挖井人》的诗歌版。
其全文如下:
编者的话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时候,毛主席在江西省瑞金县沙洲坝住过。那时毛主席曾帮助沙洲坝的村民开了两口井。后来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北上抗日,蒋匪帮来了,怕人民怀念毛主席,想把两口井填死,经村里人民坚决斗争,才保留了一口。
解放后,村里人民在井边立了一块白底红字的木牌,写着:“饮水不忘开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这首诗就是述说这个动人的故事。
我出生的地方名叫沙洲坝,
这是一个小小的村庄。
村外是田野,村里是茅屋、土房,
和别的村庄并没有两样;
只是人人都感到光荣,
因为毛主席曾住过我们村上!
那时候我的年纪还小,
等我开始懂事了,红军已经北上。
老祖母一想念毛主席
就怨我年纪太小拿不动枪;
她说:“快长大去当毛主席的兵,
跟着他,大路又长又宽广!”
爸爸常悄悄地叨念毛主席,
妈妈常把红军的歌曲小声唱……
我问:“毛主席是个怎样的人?”
爸爸说:“毛主席是一个不落山的太阳;
太阳只照白天不照夜晚,
毛主席日夜把人照亮!”
妈妈说:“毛主席不光照亮沙洲坝,
不光照亮瑞金县、江西省,我们的家乡,
他还要照亮全中国,照亮东南西北方。”
妈妈指着碗里的水问我:
“孩子,你可知道这水来自什么地方?”
我说:“妈,你每天五更起,
去井边担水直到大天亮;
回家洗衣煮饭又烧水,
全靠着你勤劳的肩膀。”
妈妈说:“饮水不忘开井人,
要把毛主席记在心上。
从前沙洲坝没有井水,
要喝水就得走出村庄。
村庄外有一条小河沟,
去时一里远,来回二里长。
为了担水,磨透了妈妈的鞋底,
天长日久,压破了妈妈的肩膀。
这样过了很多年,
有一年,毛主席来到我们村庄。
毛主席见我们这样太辛苦,
耽误生产费时光。
毛主席领导打开了两口井,
两口井啊,好像两只眼睛明又亮。
全村里个个都高兴——
毛主席把甜井水给了村庄!
年轻的姑娘在井水里照镜子,
儿童团井边开会,唱歌闹嚷嚷。
人人爱惜这两口井,这两口井啊,
好像毛主席的脚印留在地上……”
我问妈妈:“为什么只剩下一口井了?”
妈妈说:“恨就恨来了那蒋匪帮!
他们怕我们想念毛主席,
硬要用泥土把井填上。
填死了井口,多么渴啊,
提起毛主席,多么想得慌!
“有人为这井,夜里睡不着,
有人为这井,被敌人打伤……
老人、小孩、男人、女人,
一起向敌人喊:‘不许填,不许填上!’
敌人骇怕了,他们才放下铁锹,
保下一口井在我们村庄。……”
自从听了妈妈说的话,
我就常常跑到井台上。
听说毛主席住在北斗星下,
夜晚,井水上也有星光。
井水,你若是从地下流向北方,
见到毛主席,替我祝他健康!
把石子投进井里,叮当!
我多盼望井里有人歌唱!
人说在井边能听到大海呼啸,
我闭上眼,好像跑到大海洋——
毛主席带我们乘风破浪,
我呀,我就站在毛主席身旁!
有一天傍晚我正在井边遐想,
一只手落在我的头上,
原来是个七十多岁的老爷爷,
到井边来解他的悲伤。
他说:“只要到井边来望一望,
就从心窝里有了力量!”
又一天黑夜,我正在井边遐想,
两只温暖的手落在我的肩膀上
东村的王哥哥,西村的李姐姐,
他们身上背着简单的行装,
他们要去参加红色游击队,
来告别这口井,告别村庄。
啊!我多么爱这口井,
我多么爱我的村庄!
我爱游击队的哥哥、姐姐,
我爱我家里的爹娘!
我爱毛主席,想念毛主席,
我想念红军,想念共产党!
井水虽然不作声,
它会懂得我的心肠。
我在井边的石头上刻着年、月、日,
计算着蒋匪帮的命运还有多长,
没有算错呀,在一九四九年,
毛主席的队伍又来到了我的家乡!
村里人来到甜水井边,
大字写在牌匾上:
“饮水不忘开井人,
时刻想念毛主席!”
毛主席!我们喝着您开出的井水长大,
您的恩情我们永远不能忘!
《中国少年报》插图
这首诗的作者颜香是谁?
1956年1月,一本薄薄的诗歌合集《八月的营火》出版,将《毛主席开的甜水井》的作者署名为:邵燕祥。
而1954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诗歌合集《毛主席开的甜水井》,还将作者署名为颜香。
《八月的营火》诗集的“内容提要”上提到:这首诗“是通过一口井的故事,写江西老红区的孩子对毛主席的热爱。这首诗曾经获得四年来全国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二等奖。”
由此,我们知道,邵燕祥是颜香的本名,《毛主席开的甜水井》的作者,就是邵燕祥。
其实,颜香这个笔名,与“燕祥”在音韵上可以捕捉到隐秘的内在关联。
邵燕祥在《我死过,我幸存,我作证》(作家出版社,2016年版)一书中,这样回顾他当年写作《毛主席开的甜水井》的动因:
“为了配合建党三十周年,我又写了《毛主席开的甜水井》一诗,在结尾写出了‘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的句子。此诗当时广播,一年后在《中国少年报》发表,1954年在由宋庆龄主持的儿童福利基金会所办全国第一次儿童文学评奖中,与袁鹰的《寄到汤姆斯河上的诗》同获二等奖。”
邵燕祥生于1933年,他与生于1934年的王蒙,有着相同的经历,都在解放前,参加了地下革命活动。但两个人并没有交集,一直到1955年,两个人才有了初次的一面之缘。
当时王蒙正在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篇首需要一首序诗,王蒙请邵燕祥斧正,邵燕祥增加了“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一句,为这首诗增加了华彩。
邵燕祥写作《毛主席开的甜水井》的时候,只有18岁,这首次模仿一位沙洲坝孩子的口吻,回顾了历史,展开了诗意的想象,构思上有着它的独到优点,不过,邵燕祥在这首少年之作的炼字造句上还显得相当稚嫩,诗意的把握与语言的韵律上也乏善可陈,相比之下,他写诗的天赋,与王蒙相比还差那么一点味道。
邵燕祥当时写诗的时候,主要是模仿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风格,很多诗都用阶梯诗的格式。正当他大展宏图、前往似锦的时候,被打成“右派”,写作生涯就此停顿,一直到文革结束,他重新活跃在文坛之上。
不过,这时候他的文字要旨,已经不见了五十年代的阳光灿烂,多了深层的思考,一度时期,他以杂文而知名,甚至让人忘记了他当年也是一名激进的时代乐章的演奏者。
《毛主席开的甜水井》这首诗,也因为邵燕祥的身份的转换,而遭遇到了不同的对待。
1979年袁鹰、邵燕祥主编《儿童文学诗选 (1949-1979)》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时候,还收有《毛主席开的甜水井》这首诗。
但到了2015年,作者编辑《邵燕祥自选新诗稿》的时候,在五十年代的作品选里,却不见了这一首《毛主席开的甜水井》。
邵燕祥对其少作有了不一样的新认识。更耐人寻味的是,他曾经依照《别了,司徒雷登》的标题,出版了一本《别了……》+《毛主席开的甜水井》中的主语的图书,反映出他对他的当年诗作构思与基调的重新定位与定调。
汪成法著《印象阅读:读书识小录》
从邵燕祥的回忆录来看,他是在1951年7月份之前 ,写成《毛主席开的甜水井》的,那么这意味着沙洲坝的“红井”故事这时候就已经四处传扬了。
那么,《人民日报》1951年10月12日第一版上的《我们伟大的祖国》这一篇图片报道里提到的“饮水不忘开井人”的红井故事,显然不是最早的披露这一讯息的来源。
我们有必要继续向前追溯。在1951年6月29 日的《人民日报》第二版上,我们找到了新华社的报道“瑞金沙洲坝乡农民欢欣迎接‘七一’”的报道,其中提到了《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核心关键词。这篇报道里写到:
——沙洲坝村的农民洋溢着对共产党和毛主席的无限热爱。记者在到达该村的当天下午,就被乡农民协会主席杨世汉领着参观了当年毛主席的故居和前中央民主政府的旧址。毛主席故居的屋前屋后,都栽上了翠绿的松柏。在前中央民主政府旧址上,插着一块块木牌,木牌上写着当时各部门的名字。沙洲坝的农民们十分珍贵共产党和毛主席留下来的每一个历史痕迹。就连在一九三三年毛主席在村里时村中开凿的一口水井,现在井旁也竖起一块木牌,上面用红漆写着“喝水不忘开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农民们说,自从有了这口井,村里人就再也不喝不干净的池水了。——
这是目前我们能查到的最早提到“喝水不忘开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的一篇新闻报道。
那么,我们也就能够合理推测一下,邵燕祥是在1951年七一前夕,看到了报刊上的关于沙洲坝水井的报道,然后,写了一篇诗歌《毛主席开的甜水井》,一年后,也就是1952年9月15日,此诗刊登在《中国少年报》上。
《人民日报》在1951年10月12日第一版上的《我们伟大的祖国》专栏里,用图片报道的形式,简要地介绍了沙洲坝红井的来龙去脉,更关键的是照片提供了这口井的外貌与形状,以具象的形式,把沙洲坝的这口著名的水井,给予展现出来 。这幅图片,也成为沙洲坝水井文章的插图中的重要来源。
很快,《人民日报》的这篇报道被教材编写者选中,改写成了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原始版,进入了人教社的第一版教材,并于1952年2月出版后进入了小学课堂。
而这时候,邵燕祥的《毛主席开的甜水井》只在电台播放过,一直到1952年9月才刊载在《中国少年报》上。
《八月的营火》插图
从《中国少年报》发表《毛主席开的甜水井》一诗前后的过程,我们也可以看到《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进入教材前后,是如何受到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影响的,也让我们感知到,这篇课文里蕴含着丰富的折射建国初期时事氛围的信息矿藏。
写作此文的目的,是有一位网友发来私信:“您好,很喜欢您发的1952.9.15.中国少年报上边那篇诗歌,您能不能发全文,或者文字全的图片。谢谢您了。”
他因为私信设定了限制,无法回复,故写此文,以回望一段曾经的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