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在管仲弥留之际前来问政:“先生之后谁可为相?”
管仲答:“没有比君主更了解臣下的了。”
齐桓公问:“易牙如何?”
管仲答:“为了您一句‘没吃过人肉’的戏言他竟把自己儿子煮了,虎毒不食子啊。”
齐桓公再问:“开方如何?”
管仲答:“开方为了伺候您十五年不回去看望父母,虽然齐国和卫国之间仅十天路程,这也太不近人情。”
齐桓公又问:“竖刁如何?”
管仲答:“他为了靠近您成为大内总管把自己给阉了,对自己下手都那么很,对别人呢?”
然最终无论是齐桓公提议的管仲好友鲍叔牙还是管仲自己举荐的隰朋双方都没有答应。
这件事表面上看起来是齐桓公来向管仲请教问题,实际上是齐桓公早就打定主意了,只是忌惮管仲的德高望重而希望管仲能顺着自己的心意支持自己,如若不然,以管仲的地位先向齐桓公推荐了谁,传开了齐桓公还真不好否他。
管仲的那句“没有比君主更了解臣下的”就是没有顺着齐桓公的意思,他不可能不知道齐桓公心仪的是谁?
齐桓公问的顺序也很微妙,所谓“压轴出场”,这也是三人在他心中的分量位次,而最终领政的就是最后问出的竖刁。
此三人有多变态从管仲的描述中不难看出来,齐桓公也不会不知道,但这么变态可不就是为了伺候齐桓公啊,那对于齐桓公来说有多爽也就只有他自己能体会了。
那齐桓公来向管仲“请教”的目的也就清楚了:他只是用提问的方式来告知管仲,管仲的接班人不会是管仲要推荐的人,且这个消息是从管仲家传出来的,所以就代表了这是齐桓公和管仲的“共识”。
人际交往中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自己不认同的东西是不可能拿给别人看的。“认同”包括自己明确喜欢或者明确讨厌,拿出来给别人看是为了让别人跟自己一起喜欢或者一起讨厌。
有人向你推荐东西是因为他觉得那东西好,齐桓公问那三人如何是为了得到管仲的认同,而不是真的想听他的意见。
宋代大文豪苏轼的父亲,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有一篇《管仲论》,他的看法大体是:
1、齐桓公七情六欲炽盛,也只有那三人能满足他,对此管仲不可能不了解,那管仲先生你能指望自己临终前一句话齐桓公就能“五蕴皆空”吗;
2、易牙、开方和竖刁这类人满天下都是,哪怕管仲想办法把他们都杀了,只要齐桓公的那些欲望都在,不可能吸引不到这种人前赴后继,所以问题不在这三人身上;
3、皇帝有托孤,大臣身后也能举荐,西汉初年萧何临终就举荐了曹参。
所以苏洵认为齐国从桓公身后之乱的根子就在管仲没有能真正推举出一个能够代替自己的人来。
对于这个看法,我以前没有看法,但现在我要提出自己的看法。
齐桓公和管仲的关系绝不像萧何和汉惠帝甚至是和惠帝背后吕后的关系。吕后、萧何和曹参那是跟着刘邦一起打天下的过命交情,他们甚至是同乡,打小就在一起玩,所以对萧何的尊重惠帝就不用说了,吕后肯定也是真诚的,因为甚至在“易储风波”中萧何都是站吕后的,那自然萧何的意见也会得到尊重。
而齐桓公和管仲的关系呢?二人既不是同乡,也没有一起创业打天下,齐桓公登位后最早是要杀了管仲的,之所以用他是听从了自己的心腹鲍叔牙的建议,是为了自己的称霸,这里面“交易”的味道要更足一些。而管仲却曾经是齐桓公的政敌公子纠的心腹,争位的过程中管仲差点把齐桓公都杀了,这样的底子能有多深的感情在里面呢,功业上互相成就一下罢了。
用管仲的这个时候,齐桓公的理性战胜了感性。
管仲之死对齐桓公来说更像是“脱缰”——该做的都做到了,虽然不指望一统天下,但当时诸侯们力所能及的最高目标“称霸”还是做到了,剩下的就是该怎么名正言顺地、尽情地玩了。
管仲没有在生前强荐隰朋是有着卓越的智慧的。俗话说:“疏不间亲。”“交浅不言深。”齐桓公却又是个极其感性之人,其感性之深甚至蒙蔽了自己判断一个人是否能被“最低程度上称之为人”的能力。于是管仲并没有怎么开口,暂时让齐桓公和三人心生芥蒂是做得到的,但管仲跟齐桓公比起三人和齐桓公的关系是真没那么深,前者只是算账,后者才是感觉。况且三人当时并未做出狂悖之事,时间久了齐桓公就会乱琢磨——这不也没怎么样吗。等到其他人招呼得不舒服了,齐桓公一定又会念着三人的好,于是四人会相拥而泣,而这个时候管仲就成了挑拨他们关系的罪魁祸首,捎带着管仲射中自己腰带的事会像过电影一样在齐桓公脑子里走,那就不知道齐桓公会怎么想了。
回到现实生活中,因此种种结下梁子的事真的比比皆是。好心劝架和助人为乐都是技术活,一旦人家内部出现问题自己支持或者反对某一方都不行,因为人家是“内部”,“内部”这个系统是有着自我修复功能的,到了人家脑袋都冷静下来一回想你给出了什么主意的时候,结果只有一个——你就是那个挑拨离间的,当时要是信你的我们就完犊子了。
但如果自己碍着情面非去不可的话,切记“对事不对人”,不要建议任何人怎么做。这样做会让当时自己说的话像空气,但在一个“内部”系统里外人就是空气,重要的是这股空气飘出去了,自己该做的也就做了。
管仲就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角色塑造:把自己该说的说了,照不照做剩下的是齐桓公你的事,以及以后你们四个自己的事。他没有把自己当成根葱而强求齐桓公该如何怎样,也没有硬要推一个身后的人,齐桓公不同意,他推谁都立不稳。
随着管仲生命的逝去,他和齐桓公之间的“交易”也宣告结束。毫无疑问,齐桓公并没有听从一个“外人”的建议。不出意外,自齐桓公身后齐国便动乱不断,最终把“姜氏”都葬送了。
理性和感性是齐桓公的真实两面,能一时以理性战胜感性者是一时之强者,所以齐桓公是“霸主”。
真正的王者是汉高祖,理性留给了生命的最后一刻。最能打的唐太宗和明太祖,一个弄丢了国号,一个弄丢了国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