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只打了一次胜仗,却换来汉朝三百年的安稳,一句名言流传至今

菜鸟富贵 2025-02-26 09:28:49

西汉时期,名将众多。在众多将领里,卫青和霍去病的大名可谓是家喻户晓。这二位在西汉军事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被广大百姓熟知。

不少名将凭借辉煌战功在历史上留下美名。然而,有这么一位,一辈子仅参与一场战斗,却凭借一句超霸气的话载入史册,为后世熟知,以独特方式在历史中留下印记。

这人究竟是谁呢?他打的那场仗啥样?还留下了句啥话?一系列疑问亟待解开,让人不禁好奇这人的经历,他在那场战役中的表现以及所留话语背后的深意。

这事得从一人讲起,便是匈奴的郅支单于。他在匈奴的发展历程中有着独特影响,很多后续故事都因他而起,要想弄明白相关诸事,就绕不开他。

【狂妄的郅支单于】

汉武帝接连出击,把匈奴打得没了往日威风。匈奴单于没办法,只能远远逃到那大漠的深处去,往日强盛的匈奴彻底衰落下来。

接连战败,匈奴单于的威望大幅下降。单于离世后,匈奴的贵族们为抢王位争得不可开交,一下子就出现了五个单于,局面混乱不堪。

那时候,五个单于彼此争斗攻打。一番混战下来,就只剩呼韩邪单于跟郅支单于了。这俩人为能得到汉朝撑腰,都赶紧向汉朝表明自己称臣归附的态度。

呼韩邪单于诚心归附,郅支单于却不然,仅佯装臣服。事实上,从郅支单于的所作所为就能看出,他内心暗藏不轨,那可真是“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他明面上对汉朝称臣顺从,暗地里却纵容手下人去汉朝抢夺财物。还数次扣押、杀害汉朝派来的使者。只是他行事极为小心,汉朝虽起了疑心,可压根找不到啥证据。

郅支单于这人虽张狂,可并不笨。他心里明白,自己跟汉朝相比,实力差一大截。为了尽快壮大自身,他就盯上了西域这块地方,琢磨着从那儿下手扩充实力。

西域各个国家物资充裕,尽管小国众多,可人口数量不少。要是能拿下西域,就有和汉朝抗衡的资本。没准能如同往昔冒顿单于那般,把汉朝皇帝困在山里,逼得汉朝只能选择和亲。

他先凭武力掌控康居国,让其沦为附庸。随后又数次攻打乌孙国,要知道乌孙国对汉朝那是死心塌地。郅支单于这么做,就是在向西域各国表明:跟着汉朝混,结局就会像乌孙国这般。

得说,匈奴和汉朝,西域那些小国都惹不起。匈奴一威胁,有些小国就开始打退堂鼓,不敢轻易行事,在大国间生存,他们实在压力不小。

要是西域那些国家偏向匈奴,对汉朝而言,无疑是场大灾难。幸运的是,在这紧要关头,有个叫陈汤的普通人,走进了历史的视野。

他靠自己的力量,打破了郅支单于的图谋,让汉朝得以享有三百年的安定局面。

【小人物一战成名】

陈汤颇为特别,他家境不富裕,生活清苦,可肚子里有墨水,学问广博,胆子也大,谋略远超常人,展现出一种别样的反差魅力。

他最为敬仰的人是霍去病,这辈子最大的念想,就是能跟霍去病似的实现封狼居胥的壮举。可那时没有科举制度,他若想在仕途上谋个出路,实在是困难重重。

幸亏他交友路子广,结识许多朝廷显贵。像富平侯张勃这类权贵,都争着推举他。最终,他顺利达成心愿,得以入朝当了官。

那会儿,汉朝在西域设了西域都护府,副校尉一职空缺。陈汤主动申请担任。汉元帝得知后十分高兴。要知道,西域离中原远,条件苦,没几个大臣乐意去,不然这副校尉的位置也不至于一直空着。

陈汤到了西域,本打算先摸摸这边的情况。可没想到,西域都护府校尉甘延寿身体太差,总在家养病。问他西域的事儿,他啥都不知道,完全不了解情况。

无奈之下,陈汤只能亲自去一探究竟。他打着汉朝的旗号出访各国,一路上,把瞧见的山川地势,还有各国的风俗习惯等,都详细记录下来。

另外,陈汤为人豪爽,很会跟人打交道。正因如此,他对各国朝堂上的不少事儿,都知晓得相当透彻。

在这个过程里,他察觉到郅支单于的野心。陈汤别提多高兴了,他心里琢磨,这可不就是主动送上门的功绩嘛。只要能搞定郅支单于,让西域那些国家服气,那可就是了不起的大功劳。

虽说这功绩没法跟封狼居胥相提并论,但差距也不大。要知道对手可是匈奴单于,那可是卫青、霍去病当年都没能拿下的人物。

拿定主意后,陈汤连夜赶回西域都护府所在之地。他找到躺在病床上的甘延寿,把自己想法讲了一通。陈汤只是副手,他若想有所行动,非得获得甘延寿支持不可。

甘延寿没啥远大抱负,一心只想安稳退休。听陈汤说完情况,他回应:“这事儿影响大,咱俩做不了主,得奏明朝廷,由皇上拿主意。”

陈汤听闻这话,满心无奈。他赶忙说:“大哥,这啥时候了,还想着上奏朝廷。书信往返得半年,朝廷大军再派来又得半年。那时候啥都晚了,搞不好咱都被匈奴俘虏了。”

可不管陈汤怎么劝,甘延寿压根不听。陈汤被气得不行,心想靠他指望不上了,干脆决定自己动手,不再依赖甘延寿。

然而没多久,他就碰上麻烦事儿了,手里没兵可用。西域都护府军队数量本就有限,要调遣这些人,必须得有甘延寿下命令才行。

幸亏陈汤智谋过人,没多久就想出点子。他打着汉朝旗号,私自假传皇上旨意,号令西域各个国家一同出兵,去讨伐郅支单于所在的康居国。

没多久,乌孙国领头的几个国家,迅速响应陈汤,纷纷派兵。这些国家,要不和汉朝关系好,要不被匈奴折腾得苦,所以对攻打匈奴这事,那是非常乐意。

一旦有人开了头,便会有人跟着行动。在仅仅半个月的时间里,陈汤成功召集起一支规模达十万人的庞大军队。

甘延寿反应过来后,赶忙去找陈汤,叫他立刻停下正在做的事,还放话会向朝廷上奏章,弹劾陈汤的所作所为。

陈汤顿时火冒三丈,大声斥责:“不帮忙也就罢了,竟还捣乱。要是因咱俩的错,让匈奴势力膨胀,危及汉朝百姓,那就是汉朝的罪人。眼下大军都准备好了,你想让我解散军队,这根本没可能!”

甘延寿被说得无言以对,只好默认陈汤行事。不过他也表明,会把这事奏报朝廷。至于朝廷怎么处置陈汤,那就全看陈汤自身运气咋样了。

陈汤把兵力分成两路,计划对匈奴与康居国来个两面夹击。好在他之前积累的人脉派上用场,通过康居国的相识之人,顺利说服康居国投降,让郅支单于陷入了完全孤立无援的境地。

随后,两军摆开阵势对峙。陈汤头一回带兵打仗,不过他读过很多兵书,又熟知西域情形,还擅长激励士兵。一番激战后,他成功打败匈奴,把郅支单于也给杀了。

这一仗把匈奴打得够呛,又一次大伤元气,再也没能力威胁汉朝。从那以后,哪怕到了三国,中原打得热闹翻天,匈奴都不敢稍有逾越,实实在在是被打得胆寒了。

【陈汤的一句话流传至今】

搞定郅支单于,无疑是件大功劳。可陈汤这下麻烦大了,他得琢磨咋跟朝廷交代假传圣旨这事儿。毕竟假传圣旨可不是小事,怎么说才能让朝廷接受,成了摆在他面前的难题。

所幸他在郅支单于的老巢翻找出许多汉朝使者的信物,这些物件完全能证实,之前汉朝使者的失踪,都是郅支单于干的。

随后,陈汤向朝廷呈上奏章进行辩解。在这份奏章里,有这样一句话:“胆敢侵犯强大汉朝的,即便远在天边也定要诛杀。”

就这么一句简洁话语,既道出他伪造圣旨的原因,还彰显出汉朝的豪迈气魄。

直到现在,这句话仍获不少人追捧。正由于此,陈汤才得以在历史上留下声名,被众人熟知。

0 阅读:11
菜鸟富贵

菜鸟富贵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