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11月24日,埋伏了很久的一二九师骑兵团终于把日伪军等来了。
单县的日军宇贺中尉、森方小队长带领鬼子守备队和伪山东警备总队第一大队前来增援,在常老家村附近遇到了八路军九团的阻击。
骑兵们关心的是日本兵来了没有,李树茂拿起望远镜一看,高兴地喊:“来了来了,带了两门步兵炮!”
接着就听见团长下命令:“出发!出发!”
刚从大朱庄出来,就听见插花楼那边“咚咚”的炮响。那是七团的人知道鬼子出动,连实施坑道爆破都等不及了,直接用迫击炮平射轰击寨门,想赶紧解决掉时锡久,再回过头来打日伪军。
骑兵们心说:想得美,哪有那么好的事,鬼子的这两门炮我们预定了,任谁也抢不走!
插花楼那边开打了,时锡久的人马抵抗了一阵才发觉不对:“不好了!真的是老七团打上来了。”
其实,从包围插花楼开始,战士们就一直在喊:“我们是八路军八分区七团,赶快投降。”可时锡久的二十九纵队根本不相信。
顽军“不上当”的理由倒也很充分。首先,老七团的名声太大,以往随便哪个土八路都喜欢借这块招牌吓唬人,游击队动不动就喊“我们是老七团”如何如何的,次数多了敌人也就无所谓了;
其次,时锡久也知道八路军七团、十团、骑兵团都南下打仗去了,他可没想到南边的顽军那么不经事,七团这么快就能回来打他。
更重要的是,插花楼的顽军没有看见“老七团的行头”。
七团有个炮兵连,这个炮兵连有一门九二步兵炮。这门炮是1941年缴获的,直到1944年,冀鲁豫军区装备有大炮的八路军步兵团只有七团这一家,威风得很。
每次打攻坚战,炮兵连都把大炮摆在显眼的地方吓唬人,所以见到九二步兵炮就等于遇见了老七团。
不过,虽然有炮,却缺少弹药,军区兵工厂一个月也造不了几发炮弹,七团的大炮也是摆样子的时候多、开火的机会少,这次南下,七团干脆把大炮零件拆散埋在土里了。
没了“行头”,也就难怪时锡久的手下不买账。
八路军在外面挖坑道,二十九纵队不急不慌的,还以为对手是独立团的土八路,等仗打起来,冲锋号一响。
那队形、那战术、那火力、那气势……霸气十足啊!顽军这才发现不对头,赶紧往回缩,直喊“完蛋,真的遇到老七团了”。
七团猛攻插花楼,骑兵团就从大朱庄出发,向敌侧后方迂回包抄。
大朱庄的老百姓挺有意思,也许是距离敌人较远,他们不害怕,也许是没见过骑兵打仗,觉得稀奇,反正男女老少都端着板凳椅子上房顶瞧热闹,嘻嘻哈哈开开心心的,像是看大戏一样。
远处,敌人正在进攻九团阵地。伪军在前面拱,日军炮兵小队在后面助威,炮兵和伪军之间是日军步兵小队,伪军有四五百人,日本兵有六十多人。
骑兵团的计划是迂回到日军背后,先解决掉炮兵,再冲击步兵。
炮兵是骑兵的克星。虽然步机枪火力也会给骑兵造成很大杀伤,但在冲锋的时候,只要不打到要害,战马即使多处挂彩也能保持进攻姿态,这倒不是战马的觉悟高,而是因为受伤的马匹不离群,会主动跟着大队跑。
但遇到炮火就不行了,炮弹一爆炸,马就惊慌得乱蹦乱跳,骑兵能不被甩下来就算不错,根本顾不上进攻队形。
可炮兵也怕骑兵。炮兵移动速度慢,如果没有步兵的有效保护,很容易受到骑兵的冲击,所以骑兵进攻时,应该避开炮兵阵地的正面,从侧后方发起攻击。
骑兵团绕弧线迂回,大队战马踏起漫天尘土,被日军发现了,他们立刻实施干扰,接连几发炮弹打了过来。
说起来,这日军的训练水平还真是不错,枪打得准,炮也打得准。
况团长命令一、三、四连作为第一波实施进攻,三个红军连就以纵队阵型运动接敌。刚跑了没多远,又看见旗语指示:改向西南方向的贾庄快速前进!
原来,日军看见骑兵迎击上来了,就迅速向贾庄靠拢。贾庄是个有寨墙的村子,控制着通往单县的道路,如果让鬼子的步兵和炮兵占据那里可就麻烦了。
于是,双方开始比赛速度,鬼子步兵拼命跑也比不上骑兵的马快,八路军的三个连冲进贾庄时,敌人离村子还有半里地呢。
骑兵进了村,鬼子却占据了村外的一片坟地,劈劈啪啪地打枪。
李树茂立刻命令:“冲出村去,到敌人阵地拼马刀,消灭鬼子的时候到了!”三连防守住村子,一连和四连跃马杀向坟地。
马踏敌阵,一连的机枪手石双友来不及换梭子,就用机枪猛砸,不料被鬼子抓住机枪,一把拽了下来,两个人就在地上滚来滚去。
大刘赶到跟前,骑在马上不好下手,只得跳下来帮忙。他先拿手枪抵着鬼子扣扳机,卡壳了,气得石双友又哭又骂,他只好再用马刀在鬼子的腰上戳一下。
鬼子瘫了,石双友也晕了过去,不知道是累晕的还是气晕的。
那鬼子挺倔强,八路军卫生员给他包扎,他把绷带扯开,炊事员问他要不要“米西米西”,他咧嘴笑笑,摇头,当天晚上就死了。
后来才知道,这家伙是日军的小队长森方。
一连缴获了两门步兵炮,连长匡永盛赶紧指派了六匹马拉走,生怕有谁抢了他们的战果。有了这两门炮,骑兵团的缴获任务可以算是超额完成了。
其他骑兵连队也都冲了上来,剩下的三十多个鬼子撤到了朱老家村。
朱老家是个只有十一户人家的小村庄,老百姓早跑光了,鬼子钻进民房里躲着。骑兵把村子包围起来,大刘用马刀在土墙上掏洞,准备先弄个窟窿再丢手榴弹进去。
就在这时候,听见有人喊:“鬼子放毒气了!”一群人被熏得满脸眼泪鼻涕,纷纷往外跑。
其实,这毒气是八路军自己放的。特务连的一个小伙,南下作战时捡到个花花绿绿的罐子,弄不清是什么玩意就当作宝贝藏起来。
他发现这罐子底部可以打开,还露出一截导火索,就觉得一定是个炸弹(还好他没以为是罐头),现在看见鬼子躲在房子里,小伙子就决定用炸弹把门炸开。
他把罐子点着了丢在门槛上,瞧了半天,炸弹不响,却突突地冒绿烟,过了一会,把房子里的鬼子熏晕了,也把围攻的八路熏得到处跑。
好不容易毒气散去,正准备再进攻,九团的团长匡斌来了。匡团长一到,就命令骑兵们撤下去休息,把最后消灭鬼子的任务交给九团。
说话间,九团三营端着刺刀“呼啦啦”就把朱老家村围上了。
骑兵们很不甘愿,可人家匡团长的官大脾气也大,李树茂也不敢惹他,大家只好重新上马,去找伪军出这口恶气。
九团三营后来用逐房逐院攻击的办法,歼灭三十多个鬼子,捉了六个活的。三营九连还有个战士一人拼死了三个鬼子兵,被评为“拼刺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