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回忆:军装一年才换一套新的,经过长期战斗后活像吉普赛人!

凯撒谈兵 2023-06-11 21:51:51

1941年6月时,德国步兵的武器和装备虽然名义上得到了极大改善,但实际上与世纪之交时没太大区别。

每个士兵都配备毛瑟Kar98K手动步枪,外加刺刀和手榴弹,军官和士官配备冲锋枪,通常是MP40。

步枪弹药的基本携弹量是60发,每5发插在一个桥夹上,这些桥夹放在黑色皮革弹药包里,弹药包每三个一组,挂在皮带扣两侧,总共6个弹药包,每个弹药包里放2个桥夹。

战斗中,步兵的标准野战装备包括水壶、饭盒、面包袋、餐具、雨衣、帐篷布、防毒面具,然而这些装具经常被士兵们丢弃,除了防毒面具罐,因为这玩意可用于盛放其他物品、毛毯和步兵铲。

步兵铲具有许多重要功能,是德国士兵最重要的标准装备之一。

1941年7月底,中央集团军群的挺进暂告停顿时,步兵铲成了他们的武器,第6步兵师一名士兵写道:

“上级下令构筑野战阵地,一道主防线。这是对苏战局开始以来我们首次听到这个术语并从事此类行动。我们在坚硬、干燥的地面上挖掘散兵坑,一直忙到深夜,手头唯一可用于挖掘的工具是短柄步兵铲,这是除步枪外最重要的装备。与敌人发生接触时,步兵铲插在皮带后,触手可及。它的钢板所发挥的作用就像心脏区域的装甲板。步兵铲边缘锋利,可充当斧子,砍断灌木和细长的树木,甚至还能把圆木劈成柴火。这是我们最重要的近战武器之一。”

携带满载的行军背包时,步兵的负重达25~30公斤,之后可能还要加上口粮、额外的弹药(300发一箱的机枪子弹重8公斤)、机枪和迫击炮组件。

第26步兵师的一名士兵回忆道:

“所以我们要携带许多东西,这一点只有通过艰苦训练才能做到。有时候,携带的物品实在太多,我很想丢掉一部分,可不能这样做,你不得不咬紧牙关忍受这一切。因此,第一机枪射手不必独自扛负机枪,我们也会帮忙,轮流扛机枪……

这种劳动很繁重,只有训练有素的人才能承受。这就是我们预先接受几个月训练并加强体质的原因。我们年轻,干练,充满为德国而战的雄心壮志,就像我们的父辈在1914-1918年间所做的那样。”

进军苏联期间(许多情况下,甚至在对苏战局开始前),士兵很容易把他们认为无关紧要的物品丢掉,或交给行李车队保管。

士兵的行军背包在战斗期间留在后方,里面装有饭盒、毛毯、换洗内衣、袜子、衬衫、针线包、盥洗用品和个人物品。

他们行军时并不佩戴1.4公斤的钢盔,而是把钢盔颚带系在皮质背带或黑色皮带上。行军时,4公斤的步枪通常斜挎在肩上,而MG34机枪不太重,完全可以扛在步兵肩头。

每个士兵还配有一枚椭圆形身份识别牌,用绳子挂在颈间。这个身份牌由两个可掰开的铝片组成,上面刻有士兵的姓名、战地邮箱号或所属补充部队的番号。

如果一名士兵阵亡,其他人就会掰下他的半块身份牌,交给负责安葬阵亡官兵的人员或师里的神父。

1933-1945年间的德国军装“基于简洁和功能性原则”设计,这种原则起源于17世纪勃兰登堡的弗雷德里克·威廉的普鲁士军队。

实际上,数百万横扫欧洲和北非战场的德国国防军士兵所穿的军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有参战国中最好的。

德国军装和内衣由天然及合成纤维制成,20世纪30年代德国在人造纤维方面领先于世界,这种“高度通用的纤维非常符合天然纤维的舒适标准”,功能性和经济性也很好。

在步兵师服役的所有士兵都穿灰绿色野战军装。这套军装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长裤(塞入钉有平头钉的长筒军靴)和以羊毛为主料的上衣(M40军上衣以80%的羊毛和20%的人造纤维制成)。

军上衣配有独特的深绿色衣领、两个肩章、两个胸袋和两个侧袋。右胸袋上方饰有陆军徽标,“一只展开翅膀的雄鹰,爪子抓着个环绕反万字标志的圆形花环”。

军上衣前面的内衬里放着一大包绷带,较小的一个绷带包放在右胸袋。

士兵把他们的士兵证放在左胸袋,士兵证上除了有照片、军籍号和亲属的地址外,还包含相当详细的个人简历(武器训练、疫苗接种、负伤、住医院、所获勋章、休假等信息)。

一般说来,士兵们往往会把重要的私人物品放在军裤和军上衣口袋里,例如信件、照片、书写和吃饭工具、火柴、纸张、蜡烛、绳子、折刀、开罐器、烟具和其他随身用品。

德国士兵的其他标准装备还包括:一条黑色皮带(带扣上饰有鹰徽和“上帝与我们同在”的箴言)、一顶军帽、底领(减少衣领的磨损并使士兵的脖子免遭军装面料的摩擦,从而提供额外的舒适感)、衬衫和内衣(以棉和人造纤维混织材料制成)、袜子(最常见的类型使用了羊毛和人造纤维材料)。

身处东线的士兵还配发一条40厘米×40厘米的法兰绒绑腿,它很受士兵欢迎,但需要经过些训练才能掌握使用方法。

作为一种基本配备,每个士兵都得到两套内衣、袜子和绑腿,并自行负责洗涤。

但随着战事的发展,俄国妇女或在德国军队里服役的俄国志愿者,往往使德军士兵从这项工作中解脱出来。

虽然士兵们经常需要新军装,但鉴于庞大的后勤需求和更紧迫的要求,发放新军装对东线军队来说是件奢侈的事。

1941年在北方集团军群编成内战斗的第12步兵师,士兵们每两个月得到一双新袜子,每六个月获得一套换洗内衣和一件新衬衫,一年才换发一套新军装。

结果,“我们的军装在战场上变得破破烂烂,经过激烈战斗后,许多士兵看上去更像吉普赛人,而非军人”。

举报/反馈

精彩推荐

12 阅读:2871
凯撒谈兵

凯撒谈兵

聚焦沙场,漫谈兵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