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无极,感谢无极在原本属于寒冬的摩托车热度淡季中送来难得的温暖。
目前市面上能够把价格做低的车也不少,但是像无极SR250GT这样产品力堪称优秀,同时还能把价格控制到落地两万以内的中大型踏板真可谓是凤毛麟角。
车我早已进行过详细测评,不算特别完美,但是凭借SR250GT目前的产品力足以将性价比拉到极致了。
确实,就目前国内车友对摩托车的整体认知来说,一台好产品&好价格几乎是关注的所有,殊不知,无极目前除了产品力优秀,还在大力推广和完善它的极屿OS系统。
想必大家应该都有所耳闻,要论旅行界一哥,全世界公认的就是宝马。
水鸟是旅行车的第一原因有很多,但是作为前水鸟车主,我实在是熟得不能再熟了。
但是如果仅凭产品力,宝马品牌肯定是配不上旅行界一哥的称呼,显然还有一个杀手锏,就是宝马的救援服务。
我曾经在某地(为防止说我给他们打广告我就不明说具体地点了)进行摩旅的时候,我车子发生了一个“没有立即发生交通意外的”的故障,没一会,宝马的400电话就打来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我实在找不到当时照片了)
当时对方立即就告知:我们监测到你的车出现了安全告警,需要维修,我们会联系离您最近的救援机构将您的车送至最近的宝马授权店进行检查及维修以排除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我们将提供最多两晚的免费四星级酒店住宿,承担所有救援费用,请问你是希望继续旅行还是终止行程?如果您希望继续旅行可以待车况恢复后继续,如果您想终止旅行我们将提供免费的回程服务,您的车处理完成后也将给您发回指定地点。
由于当时我的车没有多大的问题,宝马官方从当地叫了个救援,又把我和车一并送到200多公里外的某地(不打广告),同时给我在当地最高档的五星级酒店订了一间房间,第二天双方在确认车辆符合继续行驶条件以后,我就直接骑走了,可以算得到的数千元宝马方面的花销,我一分钱没出。
我知道,现在不少世界顶级品牌都开始“学”宝马,将这类关怀服务放在很高的地位了。
谁都知道隆鑫和宝马是有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的,SR4max的成功和宝马一方是有着非常密切关系的,(23款SR4max测评我很快发)而这个极屿OS系统显然也是深得宝马真传。
我这人骑过不少车,其实我对一台车的评价好还是不好都已经习以为常了。
在有限的成本条件和已经非常成熟的技术条件下,我不是太相信国内有车厂能够造出一台无论在性能还是外在方面能够惊掉下巴的车,而现在我个人对于国产车型的一些新理念、新想法的兴趣是越来越浓了。
比如外观方面,好不好看我都觉得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审美观,我不好评价;但是我特别在意家族式原创设计语言,你可以相似,可以雷人,但是纯抄或者一个车一个样,显然在我这里不会好评。
比如性能方面,大家通过者也老师的视频也见识过现在很多热门车的发动机技术和用料了,国产品牌的车真的是很舍得下本的,但是调校方面显然我们国产车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所以车调得怎么样,在我这里比念参数要重要得多,毕竟车骑起来好才是真的好,网上念配置的一大堆,希望大家不要只关心那些毫无意义的数字了,能看上一台车就现场来试试,感受比听数据重要得多。
而在系统周边方面,什么投屏,什么大屏幕…..
讲真真的是low爆了,当然我不是说它们不好,功能强、显示清晰、反应快、帧数高、逻辑条理清晰的大屏彩屏投屏我们都欢迎,但更高阶的理念一定值得被重视!
师承宝马,无极显然是走对了路。
前段时间我看到一条消息,杭州的小姚驾驶RR525在当地发生了一起双车事故,不到30秒无极方就来电话询问情况并且代为报警和呼叫当地救护车。
这显然是无极这套极屿OS的一次成功的雪中送炭。
因为我本人从事保险行业,我深知保险产品虽然我是花了大价钱购买的,但是真心是不想让它生效,但是真出现了一些无法避免又必须面对的意外情况,保险是真救命。
试想,我说如果,如果当时发生事故肇事车辆逃逸,摩托车事主又短暂丧失行动能力,是不是有极大的二次伤害隐患?如果出事地点换到人迹罕至之处呢?
是不是听起来觉得很简单,对,你不实际去搭建这么一个平台,永远不知道厂家搭建这类平台的代价是啥样的。
这么一个你觉得不起眼的东西,是我国摩托车行业首个全维度全天候智能援护系统,骑摩托车本来就是一项相对危险的运动,你撞人人撞你吃亏最大的还是你,这不是讲不讲道理,追不追责任的问题。
而无极全系搭载的这套极屿OS系统,就是无极迈出的重要一步。
我知道,现在咕咕行只有两年的免费服务期(其实宝马的救援服务也是两年),我作为前水鸟车主也知道目前无极极屿OS离世界顶级的摩托车出行平台还有差距,但是“开始”的勇气,难道还比不过一些连想都没想到的黑子一张嘴?
我找到了这么一组数据。
当然,我们谁都希望被救援次数越少越好,但是意外情况随时都会发现,而极屿OS如果能在车主最无助的瞬间响起一个电话,那肯定比什么都暖心。
不过,我测评的时候就体验过极屿OS系统,系统肯定还有很多需要继续完善和提升的空间,我们肯定远没到因为有这么些智能功能就沾沾自喜的程度,加油!
最后,我们肯定希望越来越多的国产品牌也能真正意识到一天到晚迎合低端消费者,一味卷配置卷数据卷价格并非长远之计,抓用户关怀和真正的科技配置同样也是一条思路。
我骑过上千台车,经常在私下也说国产车跟进口车的差距真的是很大,现在专门有一群人在给这份差距找借口,没事,慢慢找,毕竟最后的成功者一定是在逆境中还能摸索到那扇“生存之门”的行动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