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世明诗|(三十七)“曾作梅花赋,于今亦自香”——姜夔

翻蓁熙 2024-02-13 08:01:19

东晋陶渊明淡泊名利的境界为无数文人所追仰,将他视作隐士的典范。然而在儒家思想统御的文化背景下,无后顾之虞去追寻的极少。一个人无论成就的高低,若没有功名,得到的评价总是差强人意。纵使“偶开天眼觑红尘”,可叹至死都是眼中人。

姜夔,字尧章,因曾卜居弁山的白石洞天内,故号“白石道人”。早年随父寓居汉阳,父丧倚姐。成年后游历潇湘、江淮、扬州、合肥等地。途中遇到诗人萧德藻,二人十分投缘。萧不仅为其传道授业,还助他进入文坛,结识杨万里、范成大等名家。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

分明又向华胥见。

夜长争得薄情知?

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

离魂暗逐郎行远。

淮南皓月冷千山,

冥冥归去无人管。

——《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此词是诗人转徙途中思念心上人而作。梦中仿佛又见到你轻盈的身影,耳闻娇软之声。抱怨寒夜漫长难熬,出门在外的薄情之人怎么会懂?才刚初春,就被满溢的相思侵染。别后的书信和所赠都贴身带着,此时又在梦中相会,好像那魂魄离体随郎远行的倩娘一般。朗月照彻,千山泛着冷光,你的香魂怕是只能凄然归去,无人照管。

构思裁云翦水,非直抒胸臆,而是通过梦中缱绻、醒后怅然的对比使魂牵梦绕的情状自然流露,读之心领神会。

南宋 马麟《暗香疏影》(局部)

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

梅边吹笛?唤起玉人,

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

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

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暗香》

这俩首曲词是姜夔的代表作之一,受到诸多名士的推许。是他到苏州石湖谒见范成大,趁雪赏梅时应邀所写。

曾经多少次在月色照映下,于梅边吹笛。唤醒伊人,不顾寒冷地一同攀枝摘取。如今像南梁的何逊为衰老自伤,再写不出当年精妙绝伦的诗赋。惊异于竹林之外的几株疏梅,仍将冷香送入了席间。下阙触景伤怀,想折梅相赠苦于路遥,不知何时才能重聚。表面似诉情怀远,隐悲心疲身老,而放入朝廷偏安一隅,不思北伐的大背景下看,又似别有寄托。

南宋 佚名《腊梅寒禽图》(局部)

绍熙四年,姜夔与张鉴在杭州相遇,后者欣赏他的才华,愿意资助他的生活,同时为文词之友,酬唱相聚,往来甚密。萧德藻回池阳养老后,姜夔搬到杭州定居。

肥水东流无尽期。

当初不合种相思。

梦中未比丹青见,

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

人间别久不成悲。

谁教岁岁红莲夜,

两处沉吟各自知。

——《鹧鸪天》

此词是写予和姜夔在合肥相恋的女子。肥水源起合肥,点明其所在,也暗喻相思如流水滔滔不绝。相思树也扣相思的主题,后悔当时轻言爱与别离。梦中倩影比画像还朦胧,这种梦甚至还会被鸟啼惊醒。春还未临,霜已染鬓。离别的时间太久,早悲痛到麻木了。“红莲夜”指元宵节。这一天尤为黯然神伤的原因,唯有你我知。

年少因现实原因轻率分开,中年回味愈发铭心,既无法挽回又无法释怀。在矛盾的情绪中煎熬。心自情柔而笔力不轻弱,收尾的“两处”应相思,情未尽。

庆元三年,已过不惑之年的姜夔上献《大乐议》与《琴瑟考古图》,未得用。两年后又作《圣宋铙歌鼓吹十二章》获特准参试,然落选。

夜暗归云绕柁牙,

江涵星影鹭眠沙。

行人怅望苏台柳,

曾与吴王扫落花。

——《姑苏怀古》

这是首情景交融的怀古绝句。上句写景,深夜浓云遮绕船舵与桅杆,江面倒映天上星辰,白鹭在滩上寂静安眠。下句摹情,借姑苏台边的杨柳发出兴叹,它们在此见证了王朝更迭。纤细的柳枝或许也曾为吴王清扫过飘落的花。

南宋文人身处动荡之世,对兴衰荣辱的命运感体悟深刻,姜夔的许多作品都流露出“黍离之悲”,本诗亦有追古抚今之意。

张鉴离世后,每况愈下。嘉泰四年,更是惨遭回禄之灾,多年积蓄尽没。之后东漂西荡,直到去世。

北宋 崔慤《梅溪瀑布图》(局部)

姜夔目达耳通,心思细腻,对事物细微特征的感知、捕捉、提炼能力都胜人一筹。加上丰富的联想力,令其在艺术领域融会贯通,诗词书乐无所不精。

他重视韵律,将词从俗媚重新引回谐雅,对南宋词坛之后的发展影响颇深。风格刚峻清冷,恰如其人的雪胎梅骨。生活艰难,不得不接受朋友周济,仍坚守底线,不肯捐官入仕。虽是布衣,以才能交友,杨万里、辛弃疾、朱熹皆惜其才,悯其穷困。

苏轼乃北宋艺术界的全才,为千载传颂。具备相近天赋与能力的姜夔,却缺少几分运气和足够高远的眼光。半生困囿于并不适合自己的理想,神劳形瘁,未能开怀。

【蓁熙文化】微信公众号,敬请关注

更多内容也可搜索并关注:喜马拉雅、bilibili平台【蓁熙文化】

更多学习平台可搜索:小鹅通【蓁熙文化】

版权申明:

文中音视频作品及图片版权归【蓁熙文化】所有,未经正式许可或授权,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

0 阅读:3

翻蓁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