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教育部2022年9月公布了44个中小学生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并慎重提醒,除此之外,其他所谓的中小学生竞赛都属于违规竞赛。
这份被教育部认可的竞赛名单,分为三类,分别是——“自然科学素养类”,共23个竞赛活动;“人文综合素养类”,共12个竞赛活动;“艺术体育类”,共9个竞赛活动。
这些竞赛活动的主办单位,基本是在中央编办、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正式机构,即俗称的“事业单位”。如此,就彻底排除了所有民间机构组织竞赛的资格。
既然是事业单位主办,被教育部官方认可,那么权威性就应该不言而喻。
可事实上,却争议不断。
Ⅱ
最近刚刚结束的“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公布终审获奖名单后,却陷入舆论漩涡。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44个被教育部认可的所谓正规竞赛之一。而“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就是此赛事的地方赛事,由上海市科协、上海市教委等10多个单位主办,参赛对象从幼儿园至高中,全覆盖所有18岁以下学生。
其获得此次比赛一等奖的作品名为——
《基于蒙特卡洛算法的校门口便捷停车位研究》。
获奖者是一个来自浦东新区某小学的学生。要知道,“蒙特卡洛算法”是考研、考博的专业题。一个小学生,能运用硕博专业水平的知识,研究校门口便捷停车位的问题,让人大开眼界。果然是“自古英雄出少年”。
其实,这次“青创赛”何止于此,查询参赛作品,会发现一连串高端科技知识专业术语——《基于YOLO算法和星火大模型的专注力训练系统》、《基本表面肌电的青少年颈椎疲劳判断方法研究及应用》、《从“芯”出发——基于PCB的大模型语音对话的单片机设计与探究》、《基于物联网的农业大棚灯光与害虫诱杀系统设计》......
这些专业性如此强的作品,都出自18岁以下的青少年,真的是“未来可期”。
Ⅲ
面对众多网友对作品真实性的质疑,上海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市科协已经关注到目前网络上关于该比赛结果的质疑,已于日前开展调查核实。”
然后,到目前为止,没有然后。
获奖小学生所在的学校表示:“获奖作品是位于创意板块,并不需要实际做出什么成果,可能孩子恰巧大概了解蒙特卡洛算法的原理后,觉得这对校门口车辆管理有用,据此进行设想,写出几百字文章参赛。点子想法肯定出自学生,家长和老师起到的只是辅导及帮助提高完善的作用而已。”
按这种逻辑进行解释,就是说,所有的这些硕博级别的专业作品,它们的产生基本都是——
孩子恰巧了解硕博级专业知识→
通过日常生活的细心观察→
发现专业知识与实践问题的必然联系→
提出有创新性的解决办法→
主笔完成相关作品大体内容→
家长和老师辅导进行完善。
所有环节中,其实,我们都知道,最关键的就是找到联系,提出创新性的方案,而这些“点子和想法”如果是出自学生的,那就是“科学家”级别的水平!
Ⅳ
关于“青创赛”的新闻,不止于此。
2020年,“云南青创赛”一等奖作品名为——《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其作者是昆明盘龙区一名六年级的小学生。其作品内容简介“通过遗传学分析,一种突变基础C10orf67,可以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进一步研究发现,该基因可调节结直肠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同时,其作品显示——孩子是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实验室内独立完成细胞、基因实验,并根据实验结果统整出分析数据、实验结果等。
一个小学生,如何允许在中科院研究所专门的实验室进行实验的;如此实验竟然是独立完成;诚如前言,六年级的孩子如何在生活中确定研究方向的;如何发现彼此内在联系的。
最蹊跷的是——根据其实验记录,孩子在2018年1月9日才获知基因概念,仅仅花了5天时间,他就从小学生的认知一跃进阶至研究生的水平,独立完成了这一实验,并有重大发现。
舆论发酵后,赛事主办方调查的结果是——
孩子的父母都是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孩子作品的专业程度超出其认知水平和写作能力,不可能由其独立撰写,奖项被撤销。
这世上,有没有天才,当然有,但在“青创赛”上,天才辈出,天才都不值钱了,还是天才吗?
Ⅴ
“青创赛”的初衷是“激发科学兴趣、培养科学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但事实上却变成——
家长“代做”。取决于家长的学历、学术水平、家里的家底子厚实程度和握有的资源丰富程度,久而久之,学生之间的竞赛变成了家长的代理人之战;
争夺优质教育资源。哪怕教育部明确规定,竞赛以及竞赛产生的结果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的依据,但实际操作中,“竞赛”这条路,早已成为进入优质学校的重要敲门砖;
形成一条完备的产业链。电商平台上有不少商家打着“作品定制”、“创意文字一条龙”的广告,出售现成的科创选题、作品,价格从几百到几千不等;某些科创机构,为学生提供“一条龙服务”,从授课、提供资源、提供选题、配备专业团队帮助学生完成,到夸张至学生不用参与,只需要配合拍视频和照片,熟悉下作品重点,以应付参赛后的答辩即可。
Ⅵ
教育部公布中小学生竞赛活动的名单,其初衷,是为了“打假”,帮助家长和学生识破诸多欺骗性的假竞赛。讽刺的是,被认可的竞赛活动,也逃不了“假”的定律。
我们在不断的“打假”,却又在不断的“造假”,恶性循环中,自欺欺人、却又乐此不疲。
教育的“功利性”已经深入骨髓,只是可惜了孩子们,提前领略甚至参与了“造假”之后的“获利”。
这样的“假竞赛”,不要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