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吴敬梓年谱》

噩噩文化 2025-02-12 03:33:08

️️ 胡适文存 | 外文出版社.谈虎斋藏

学者们喜欢给心仪的学者写年谱,比如我看过的有梁启超的《辛稼轩年谱》,闻一多的《岑参年谱》,胡适的《吴敬梓年谱》,苏雪林的《陆游年谱》,夏承焘的《李长吉年谱》。

写年谱可是个琐碎极了的事,考证要细,要严密,要滴水不漏,尽可能搜集散佚的作品,甚至朋友的作品,当然还有老家的县志等等。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自称“吴迷”的胡适买到了嘉庆丙子本的《儒林外史》和《文木山房文集》,汪原放给做了标点,出版前,胡适写了吴敬梓的年谱。

让读者既读了原著,又能对作者有一些了解,因为这部书和《红楼梦》一样,基本是作者的自传,书中的内容和现实世界中的作者朋友圈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 吴敬梓世系 | 胡适文存.外文出版社.谈虎斋藏

吴敬梓,字敏轩,一字文木,安徽全椒人,祖上十几代行医,儒医,到曾祖时开始“一门三鼎甲,四代六进士”的。

吴敬梓出生时,顾炎武已死了二十年,黄宗羲死了六年。他九岁时朱彝尊死,十一岁时王士祯死。先生三十岁时,戴震才只有八岁,袁枚只有十五岁,《四库全书》的发起人朱筠只有两岁,汪中、姚鼐还没有出生……也就说,吴敬梓所处的年代正好是康熙大师死光而乾嘉大师还没起来的空档期,礼崩乐坏,人心不古。

先生二十二岁中秀才,这是他的最高学历了。三十三岁,移家南京。

解赠青铜沽浊酒,万里连樯返照红。【吴敬梓·减字木兰花】

三十五岁时,安徽巡抚赵国麟举荐先生入京应博学鸿词科试,因病错失,并非传言的清高托病不就,病是真病,后悔也是真后悔,这叫弄真成假。

三十七岁时,先生觉悟,蜕变成了写《儒》的吴敬梓,是年,纪昀生。

细雨僧庐晚,寒花江岸秋。【吴敬梓·真州客舍诗】

《全椒县志》说,先生四十岁时,“敬梓倡捐复其旧,赀罄,则鬻江北老屋成之”。为了修先贤祠,把房子都卖了,虽在南京一时传为佳话,但先生也“年四十而产尽”。

“家本膏华,性耽挥霍,悠哉游哉,聊以卒岁”,“田庐尽卖,乡里传为子弟戒。年少何人,肥马轻裘笑我贫”,祖上留下的财产修祠的修祠、送人的送人,还要养士,还要在秦淮河上嫖,《儒》里的杜少卿实在就是吴敬梓本人。

何时典我青绮裘,共君复醉钟山麓。【金兆燕·寄吴文木先生】

好友程晋芳说他常常绝粮,曾持“米三斗钱二千”去慰问,到了吴家时发现已经断炊两天了。

冬天家里冷就约朋友围着城墙转圈,美其名曰:暖足。和莫扎特买不起柴火冻的和媳妇在家跳舞如出一辙。

嗟嗟吴敏轩,短褐不得完。家世盛华缨,落魄中南迁。外史记儒林,刻画何工研。吾以斯人悲,竟以稗说传。【程晋芳·春帆集】

胡适从上面程晋芳的这首诗里推断出《儒》成书时间是1748-1750间。

先生是八股国的一个叛徒,“其尤工者,则尤嫉之。”他努力学习过八股文,努力考过秀才,并且热切的想过更上一层楼,因为生病错失良机。仕途无望后才开始蜕变,才开始揭露官场、文场的丑恶。

贵为乡人畏,贱受乡人厌。【吴敬梓·哭舅氏】

乾隆十六年,是年先生五十一岁,乾隆南巡,大儿吴烺迎銮,召试奏赋,赐举人。吴烺年纪轻轻便出外打工自力更生,后来成了著名的数学家。

敏軒生近世,而抱六代情:風雅慕建安,齋栗懷昭明。囊無一錢守,腹作乾雷鳴……近闻典衣盡,竈突無烟青。【程晋芳·寄怀严东有】

乾隆十九年,先生五十四岁,游扬州,遇到同样落魄的程晋芳:执余手以泣曰:子亦到我地位!奈何!时十月七日,又七日而先生殁矣。先数日,召朋友酣饮,醉,辄诵樊川“人生只合扬州死”句。

送君登孤舟,千载从此辞。【金兆燕·甲戌仲冬送吴文木先生旅榇于扬州城外登舟归金陵】

《儒林外史》原本五十卷,后有五十五卷本,于琴棋书画四士既毕,接沁园春一词结束。此外还有假冒的五十六回和六十回本。

0 阅读:0
噩噩文化

噩噩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