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改革落地:体制内这5类岗位正在扩编

编中人 2025-03-06 07:53:30

精简优化编制,一直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而改革的方向也没有让人失望,部委机关正统一按照百分之五的比例在缩减。

这事情早已明朗,省下来的编制将运用到重点领域和岗位中去,随着方案的落实,这两千多个编制,再加上垂直机关后,收回的编制有六万人左右,都正在被使用。

根据公务员招录岗位、单位缺人程度和部分地区“三定方案”的敲定,一些接受编制的单位也呼之欲出,可能各地方最后执行有些出入或先后顺序,故讨论仅供参考。

一、新质生产力领域。

此领域不仅需要民企的参与,也少不了体制内的事业单位发力,尤其在芯片、人工智能等“卡脖子”领域的专业技术岗位。

一批技术骨干和项目管理岗位应运而生。

尤其是人工智能领域,数据网络安全、平台经济监管等新兴领域新增公务员岗位。

该领域对应地方后,工信局、大数据局的技术管理岗位扩编,以满足民生的需求。

二、乡镇街道公务员。

现在基层的招考人数越来越多,以适应复杂环境下的乡镇发展,尤其是六零后干部的退休迎来小高潮,释放出来不少编制。

乡村教师、医生等定向招录岗位将持续发力,民政部门的社会组织管理、养老服务等民生领域岗位,也正得到政策的倾斜。

三、司法行政岗位。

主要是法院和检察院,就拿法院为例,不算休息日,平均一个法官一天要办理一到三件案子,忙完庭审就忙制作案卷文书,可谓是一个人要当成两个人来用,

大众的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意识越来越强,相关案件的数量会增加,基层法院中的法官助理、书记员等辅助岗位正扩编。

在基层除了按律判处,还得深入田间地头去进行调解,有时还得接听相关人通话。

四、金•融相关领域岗位。

随着相关该领域,相关机构的落地,一些编制上的人员也到位,监督管理连同鉴证机构纷纷出现,成为新一轮改革落地中,行政编制人员增加最多的一个重要领域。

以前,该领域的获得和管理,有些人认为是有门槛的,甚至归类为精英领域,如今加强了公职人员的统一规范管理,对那些一般人家,是一个非常珍贵的竞争机会。

五、基层里的常委单位。

上头的编制向基层倾斜,加上组织对编制的规范管理越来越严格,那种靠借调相关的来解决人员不足的现象将会得到遏制。

最常见的就是,“两办”和“纪组宣统”这些任务繁重、人手不足的基层等常委单位。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地域差异,比如,中西部地区、乡村振兴重点县编制倾斜明显。

编制类型也会出现新的形式,比如部分岗位可能以“员额制”“备案制”等新型编制。

0 阅读:0
编中人

编中人

体制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