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求晚年幸福生活,家长之职适时“离休”较好

有温度的海海 2024-02-22 01:49:15

中国人多讲究仁孝之道,子女与父母的距离很近,是种很粘的关系。很多时候,这种纽带是充满了浓浓的亲情,但时间久了,有时是相互都会失去了自我。许多事情会变得是理所当然或情该如此,可能会成为了绑架彼此的关系。

人世间,亲子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既疏松又紧密,该是种最自然与舒适的关系才是。最怕的是发展成了某种迫不得已的交往。

年幼的时候,孩子成长是需要父母的陪伴,比起物质上的过度满足,他们更需要的是大人们充足的时间给予。物质只能是满足一时,而精神上的东西则会是伴随一生。

自然界其牠哺乳类动物的幼仔,在长成独立之前,基本上都是在亲的陪伴中成长。唯有人类的幼子,很多是由亲子之外的上一代所呵护陪伴,特别是在中国最是如此。这种习惯应该是一种,反动物习性的不良培养方式。

动物也好人类也是,孩子都应该是跟随着父母迁移与成长。孩子对父母的依赖与信任就是这样形成的,亲子间亲密与和谐关系的养成,多数是与陪伴的时间是成正比,非仅仅由血缘所促成。

经常有人说无血缘关系养不亲,但即使有血缘,不养育也一样是相处不近,并非是少见,亲子关系的许多问题皆是由此而来。其实,亲子的相随相伴,成就的成长皆是相互的。

一般家庭里是被打怕了的那个孩子,多是最好表现孝道,就是所谓的棒头下出孝子。为何是会如此,也许真正的原因是,在其潜意识当中,是更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可。多觉得当年是自己做得没有足够的好,才是挨揍的根本理由。所以,人的心理与性格的形成,与其成长的环境是无法分离。

亲子健康与和谐关系的建立看似简单,其实并非容易。人生几十年,所有人际关系里交往时间最久的,应该就是亲子关系,甚至长于夫妻之间。但是,双方舒适和幸福的基础,应该是相互交往不累,保持着用情多关心,用理少干涉的原则较妥。

普通人的从众心理反应往往是如此的,越是不让看的东西就是越想看。大多数亲子之间也是如此,越反对的事情,就是越想做,也一定要做。相处之道,如果能够常疏导少些堵截会是更好。

绝大多数孩子的幸福,多是被父母所左右,毕竟父母是在人生很长的时间里,扮演了领导的角色。很难想像一个独裁或昏庸的家长,是能够给家庭带来安宁与舒适的。有些是还会在潜移默化之中,会令孩子继续复制其原生家庭的模式,代代相传。

另外,如果长辈晚年欲求幸福的话,家长之职是否应该适时“离休”,此方是明智之举,终身制多数是有问题。不妨改做下顾问,享受一下离休的待遇,何乐而不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少做决策与干涉可能是会更快乐。

小的时候孩子幼弱跟从父母,父母老了应该多示示弱,常随儿女较好。以前孩子是被动的从父母,现在父母则多该主动跟随子女为好,相互过度拧巴是种彼此折磨。倘若还能有机会与子女生活在一起的话,那是种福气,随遇而安,应该更是颐养天年之佳为。

0 阅读:0

有温度的海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