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留学时的打工生活

有温度的海海 2024-02-21 02:40:07

现在再回想起当年的自己,曾经义无反顾地带着全家去日本留学。当时的年纪已是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这也只是在那个年龄段才会拥有的冲动,自觉是勇气可嘉。特别赞成一句话:年青是用来折腾的。自己生性也是不喜欢待在一个地方生老始终。

当时在国内,有份稳定的工作,算是衣食无忧,如同是动物园里的动物,饿不死。出去了之后才发现,变成了野生动物,如果不自己去觅食的话,恐怕是自己和家人都得喝西北风。由于当时与国外收入悬殊的差距,瞧着人家商品的价格,那种心理上的重负,感觉到自己已经是窒息,或者就是快要被饿死感。

尽管是有奖学金,但仅靠这个天天喝粥还行。要想活着学成回国,得先养活自己才是。在那个年代出国留学的人群中,打工生活是最基本。和现在的留学不一样,当时不打工的反倒是很罕见,那都是些什么人,你懂的。假如只是打工养家糊口,倒也不觉得是太怎样,但如果是一边要打工,一边又要求学的话,感觉到那就是一场人生的修行。

白天在学校,晚上去打工,深更半夜结束,恨不得一天能分成二天来过。感觉连睡觉的时间都是种浪费,像是上紧了发条的陀螺。人靠惯性活着的人较多,但有的时候却是需要信念而活,现在再看看那些进城务工者们的生活,已是能够十分理解。生活中每一个为了活着而极限努力的人,都是怀揣着自己的梦想。

开始因语言还不是很通畅,可以选择的工作机会不多。于是就找了一份,在中华料理店后厨帮厨的工作,餐馆不大,上下二层加起来也就在100平方米左右。因为是地处地铁出口,对面又是个较大的铁路中转中心,来来往往的人很多,所以来就餐的食客还是蛮多。

感觉店里的菜肴,还不如自己做的美味。简单到手指加脚趾,就可以数得尽的品种,但还是不愁客人。记得有次在店里,还偶遇到了中国乒乓球国家队的王涛和李菊,感叹这世界还是太小。觉得要是在国内的话,这样的店家也许他们是不大可能走进来,因为小店的外观实在是太不起眼。

帮厨是完全没有问题,料理本身自己就喜欢,也很擅长。但一开始也还是不大习惯,特别是在心理上的感受,落差很大。虽说劳动的强度是还能接受,但在时间上的不自由有点痛苦。一周工作6天,休日的晚上也不能休息。感觉那样的日子不是过过来的,该是熬过来的。

所幸老板和老板娘人都很好,每当店里偶尔忙起来的时候,他们比打工的都干得更欢。他们对留学生也不过度要求,因为知道都是背井离乡的人,不容易。其中有个北京来的留学生,因读书太苦黑了下来,其实老板夫妇都心知肚明,但还是装作不知,不戳破被录用。人在微弱的时候,一丝阳光都能抵御寒冷。

店里只有二名厨师,都是日本人。说句实在话,论做中华料理,还不如我这个普通中国人的手艺,感觉日本人吃的都是假中餐。可想而知,反观过来,现在国内的绝大多数的日料店,应该也是如此。打工时晚餐是吃店里有的料理,那样的中餐竟也吃了几年,说不腻,那是假的。吃腻时,厨师就让我自力更生,自己掌厨开小灶,

留学生打工还有一个最大的益处,就是学习语言。外语学得慢,说不溜,多数都是不打工的人。小孩子学说话都是在实战中练出来的,学外语最快的捷径就是找外国人操练。现在出去的孩子,许多在外混的都是国人圈和电子游戏生活,这样能学好外语那才是奇了怪。作为不是母语说的不标准,对方是不会太介意。语言问题能听懂是目的,厚着脸皮勤开口,一定比待在家里死学要强。

每天都过着是学习和打工,这种循环着的机械式生活,渐渐地也习惯上了那种生活。其实,不是真正的习惯,是种惯性般的适应而已。时常在想,那样的生活如果要重新再来一次,会是如何。自问得到的答案是,青春无悔,如此人生的迁徙,值得去尝试与冒险。不是有人常说,很想做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青春也是如此,去做一次想留就去的留学,何尝不也是同样的道理。

再后来,为了准备博士毕业论文,辞掉了那份打工。真的离开时,却有着几分的不舍感。因为有了这段留学的生涯,让自己体验到了一段打工人的生活,体会到了不同的人生,也感受到了另一个全新的世界。很遗憾的是,因为新冠的影响,餐馆没能熬过寒冬,已经关门停业。已经很多年过去,回忆起那个小店来,仍然是有着许多记忆犹新与无法忘却的记忆。

0 阅读:0

有温度的海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