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野有啥特殊:兵力少也没参加三大战役,为何能成四大野战军之首

微笑蜻蜓 2025-02-17 17:07:43

1949 年伊始,中央军委作出了一个决定,那便是将野战军的番号按照序数进行排列。这个决定的下达,意味着野战军的编制和称谓将迎来新的变化,为军队的发展和管理带来了新的规范和秩序。

依据《决定》所定,除了华北野战军外,曾经的西北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以及东北野战军,它们的番号做出了相应的变更。其中,西北野战军改为第一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变为第二野战军,华东野战军成为第三野战军,东北野战军则被改编为第四野战军。

在这当中,说到兵力,原西野的兵力是最少的,其兵力甚至比不上华北军区部队。谈到战绩,西野连三大战役都未参与。讲到影响,西野与华野、东野相比,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然而,即便存在兵力较少且未参与过三大战役的情况,西野却依旧荣登四大野战军之首,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咱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西野的过往,得从 1945 年抗战快要取得胜利的时候讲起。那时候,是西野故事的开端。在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西野的雏形开始孕育,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可以说,1945 年抗战胜利前后,是西野诞生的重要时刻,承载着一段不平凡的历史。

1945年8月,晋绥野战军在中央军委的指示下应运而生,它归属于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的编制。贺龙担起了司令员的重任,而张宗逊则出任副司令员之职。

晋绥野战军诞生后,其麾下有358旅以及独立第1、第2、第3旅。而后,新成立的第4、第5旅也加入其中。这样一来,晋绥野战军总计拥有6个旅的兵力呢。

在1946年的年中时分,中央军委组建了晋北野战军。晋北野战军和晋绥野战军携手并肩,它们如同忠诚的卫士,分别承担着守护党中央,以及保卫陕甘宁、晋绥这两个区域的重任。

然而,时间来到 1946 年 8 月,当中原突围的 359 旅成功抵达陕甘宁后,局面瞬间发生了改变。

那要如何做出改变呢?那便是将晋绥、晋北两个野战军的番号撤销掉,把原本的兵力与359旅整合在一起进行编制,最终把他们整编成晋绥军区的第1、第2、第3纵队。

以下三个纵队的司令员,分别为张宗逊、王震以及许光达。日后,这三位司令员成为了彭德怀的左膀右臂。在战场上,他们与彭德怀紧密配合,共同为实现革命目标而奋勇拼搏,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革命信念。

当三个纵队完成整编时,1946 年已接近尾声。要知道,1947 年伊始,在陕甘宁解放区有一件重大的事情发生了。

在这一年的1月,国军可谓是来势汹汹,他们调集了34个旅,那可是多达25万的兵力啊,气势汹汹地朝着陕甘宁解放区展开了大规模的进击。他们心怀不轨,妄图凭借自身的兵力优势,将陕北解放军一举歼灭,进而实现最终占据延安的险恶企图。

敌人来势汹汹,气焰嚣张,中央军委当机立断进行部署。为实现集中统一指挥,经过深思熟虑,1947 年 2 月,中央军委最终拍板,决定组建陕甘宁野战集团军。

您知道吗?陕甘宁野战集团军的成立那可是意义非凡啊!为啥这么讲呢?因为朱老总首次以“人民解放军总司令”的身份,和毛主席一同签署了组建陕甘宁野战集团军的命令呢!

自那以后,我军在各地的队伍,像八路军、新四军,还有东北民主联军,它们纷纷开始将自己的名称变更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此,这些英勇的部队以新的名称,继续为人民的幸福和国家的安宁而战斗,肩负起更加伟大的使命。

陕甘宁野战集团军组建起来啦,张宗逊担任司令员。在这个集团军中,有第一纵队,它是由原晋绥军区 1 纵和 358 旅组成的,此外还有新编第 4 旅、教导旅、警备第 1 旅、警备第 3 旅。这些部队加起来,共有 6 个旅,兵力达到了 2.8 万余人呢。

陕甘宁野战集团军应运而生,使得指挥得以统一。此后,在作战过程中,该野战集团军捷报频传,先后在陇东、西华池等战役中获得胜利。国军胡宗南部的整编 17 师 48 旅遭受沉重打击,该旅旅长何奇更是被当场击毙。

然而,虽说国军开局不顺,但胡宗南却愈发来劲了,他一门心思想着占领延安,好向蒋介石讨功。于是,在当年的3月,胡宗南指使主力部队15个旅,共计14万多人,从宜川、洛川地区朝着延安猛扑过去。

那时的情形,着实称得上是极为艰难的。局面的严峻程度超乎想象,各种问题和挑战接踵而至,让人感到压力巨大。在那样的情况下,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勇气去应对。

胡宗南那可是手握二十五万大军的主儿,而陕甘宁野战集团军呢,连三万人都凑不上。再说说装备吧,那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弹药也缺得厉害,这就是实际情况。反正不管从哪个角度去衡量,去思考,当时的局势都已经严峻到了极点,没有比这更糟糕的了。

然而,恰是在这般极度艰难且严峻的局势之中,彭德怀彭老总毅然挺身而出。

他积极地向毛主席请求,希望能由自己来统筹指挥并承担起陕甘宁野战集团军以及全部地方武装的相关工作。他想要凭借自己的力量抗击来犯之敌,守护党中央以及陕甘宁解放区的安全。

陈海涵曾担任过西野 6 纵队教导旅旅长,他有幸目睹了彭老总主动请求承担任务的那一幕。

他回忆起那时的情景,彭老总刚从部队布防的前线视察归来。在毛主席所住的窑洞里,众人对当时局势探讨过后,性格直爽的彭老总径直表明:“陕北的几个旅加上地方部队总共才两万多人,当下局势颇为严峻,还请主席思量一番,可否让我来指挥作战。”

有人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彭老总这般行事,难道是在“索要权力”吗?倘若如此认为,那可真是大大低估了彭老总的格局。

在红军时期,中央起初打算以红一、二、三、四军团为基础,组建红一、红二、红三以及红四方面军。然而,实际情况是,最终只成功组建了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这便是我们所熟知的红军三大主力。

那时,彭老总表示,红军战士的数量不算多,干部更是稀缺。他认为,与其分散力量去成立红三方面军,倒不如将力量集中起来。基于他的这一建议,红三军团和红一军团进行了合并,共同组成了红一方面军。

彭老总心中所想的,从来都不是个人地位的高低,而是部队的发展。他将个人得失置之度外,满心满眼都是如何推动部队不断前进。这便是彭老总那宽广的胸怀,那无私的境界。

这样的人,怎会去争权呢?当胡宗南大军逼近,敌众我寡的严峻形势摆在眼前时,他挺身而出,主动要求指挥陕甘宁野战集团以及地方武装。那时,他心中唯一的念头便是怎样扛起这沉重的责任,个人的安危与得失,他根本未曾思量。

彭老总话音刚落,毛主席便霍然起身。

他激动地紧紧握住彭老总的手,感慨道:“在危急艰难的时刻,您总是毫不犹豫地将沉重的担子扛在自己肩上。您这是在危急关头接受任命啊,实在是令人钦佩!”

好的,:如此这般,因着彭老总挺身而出,担当重任,陕甘宁野战集团的番号被取消,西北野战兵团得以组建。1947 年 7 月,西北野战兵团正式更名为西北野战军,彭德怀担任司令员。这支队伍下辖第 1、第 2 纵队,还有教导旅、新编第 4 旅,总兵力达 2.6 万人。

在两万多人的力量支撑下,彭老总带领着西北野战军,毅然决然地和胡宗南进行着一场异常艰难且激烈的战斗。

要说艰苦卓绝,那西北野战军绝对当得起这个词。和其他几个野战军相较,西北野战军的艰苦程度简直超乎想象,甚至连兄弟部队都对他们的艰苦状况感到心疼,觉得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大家都清楚,那时咱的军队里,除了西北野战军之外,还有华北军区的部队呢(之后改成了华北野战军),另外,东北野战军、华东野战军以及中原野战军也在其中。

这几大野战军啊,它们的命名方式很特别呢,是以自己主要活动的区域所在地的地名来作为命名依据的。也就是说,部队在哪个地区主要开展活动,就用那个地区的名字来当作这支部队的名称啦。

在这当中,整体的条件其实都不太理想。然而,要是把这些条件和西野的相比,那其他的可都还算是好一些的了。

西野赖以支撑的大后方是陕甘宁边区,这个地方相当贫困。这里的人口稀疏散布,物产极度匮乏,各个方面都极为滞后。如此情形下,当地农民别说是供养军队了,就连维持自身的生计都困难重重。

西野这边呢,各类武器装备的匮乏程度简直超乎想象。想当初西北野战兵团成立的时候,彭老总向毛主席汇报时提到,部队里“每个人平均下来连五十发子弹都没有,迫击炮也仅仅只有两三发炮弹”。

西野所面临的艰难,华野的陈毅陈老总可谓是感同身受。

1947 年,陈毅前往陕北杨家沟参加会议,其间顺便去西野的部队瞧了瞧。这一瞧,可把他惊到了。在来之前,他就听闻西野的日子艰难,然而,他怎么也没料到,实际情况竟会如此艰难。

在吃穿这一方面,西野的战士们啊,他们已经将近一年的时间没有尝过白面的滋味了,就连小米都难得吃到,而黑豆成了他们的主要吃食。

甚至在某些时候,黑豆的供应出现了短缺,以至于大家没有办法,只能以野菜和糠为食,以此来维系生存。

说到穿着方面,那时已然进入冬季,然而众多战士连双棉鞋都没有。有的战士甚至还穿着破烂的鞋子,仅仅在上面裹一层布,再用绳子绑一绑。

在武器和弹药的使用上,当时西野定下了这样的规矩:山炮啊,一门最多只允许发射5发炮弹;迫击炮呢,最多也只能打出15发炮弹。

并非是我不想多打一些内容,而是真的没有啊!我也很无奈,要是有足够的内容,我肯定会多打的,可现实情况就是没有,这可真是让我犯愁呢!

那时,华野的装备情况是这样的:每门山炮配备了300发炮弹,每门迫击炮配备了200发炮弹。当陈毅把这些数字讲出来后,西野的将士们那叫一个羡慕啊,简直羡慕到了极点。

总的来讲,西野这边的情况着实艰难。在几大野战军中,西野的条件最为艰苦,兵力也是最为薄弱的。然而,他们所面对的敌人却异常强大。那“天子门生”胡宗南是他们的对手,还有以凶悍闻名的马家军也横在面前。

在如此超高难度的境况下,彭老总带领着西野,创造出了令人赞叹的辉煌战绩。彭老总就如同一位英勇的将领,指挥着西野在艰难的环境中奋勇前行,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卓越的指挥才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打出了让人为之骄傲的战绩。

在陕北那地广人稀、千沟万壑的特殊之地,他充分利用这里的地理环境,将主力部队巧妙拆分。凭借着其超凡的指挥才能,胡宗南被他耍得晕头转向,毫无招架之力。他的指挥艺术可谓出神入化,让敌人陷入了困境。

在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这三场战役中,西野就如同一位智慧的指挥家,巧妙地调动和分化着敌军。通过一系列精彩的战术安排,西野取得了辉煌的战果,成功地歼灭了多达1.4万余的敌军。

后来啊,胡宗南就像个没头苍蝇似的,被西野耍得团团转,漫山遍野地瞎跑,可就是碰不着西野主力。然而,西野却渐渐占据了上风,牢牢地把主动权握在了手中,开始一个一个地消灭敌人。

在沙家店战役中,彭老总就如同一位智慧非凡的军事家,精心设下埋伏。此役,敌军36师被一举击溃,共计有1.5万余人被击毙、击伤或俘虏。彭老总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导演了一场精彩的胜利之战,让敌人陷入了绝境。

在宜川战役中,西野运用了“围城打援”的战术。历经数日的激烈战斗,胡宗南的主力部队,包括整编 29 军以及整编 27、90 师、整编 76 师 24 旅,总共 5 个旅 10 个团,合计 29485 人,被西野全部歼灭。

西野成立之初,手中仅有两万多人,而他们的对手胡宗南却有着二十五万人。在物资极度匮乏、装备十分落后的困境中,西野非但没有处于劣势,反而喜讯连连。最终,他们成功歼灭了数量远多于自己的敌人,实现了局势的逆转,化被动为主动。

更为关键的是,西野成功地牵制住了胡宗南,让他的部队难以脱身。如此一来,党中央的安全得以确保。与此同时,少了胡宗南的参与和捣乱,我军其他战区的部队能够心无旁骛地加快剿灭他们所在区域的敌人。

试想一下,如果不是西野对胡宗南进行牵制,那胡宗南所率的25万大军,无论是奔赴华北,还是前往华东,亦或是挺进东北,都有极大可能对该战区的形势及发展方向产生影响。

然而,这样的可能性,却被彭老总与西野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战,给完全消灭了。

所以,这支部队“吃苦受累冲在前,攻坚克难不退缩”,虽说没参与三大战役,且兵力最为薄弱,然而这丝毫不会妨碍其位列四大野战军之首。彭老总以及西野为解放战争做出的贡献,跟其他野战军相比,丝毫也不逊色。

3 阅读:846

评论列表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19
2025-02-20 12:42

彭总打的仗,谁能代替?世界级战神!

用户10xxx99

用户10xxx99

12
2025-02-19 14:11

四大野战军序号是在地图上从左至右依次排的,没有什么复杂的因素。

桃源中人

桃源中人

11
2025-02-18 09:38

什么叫天才,创造奇迹的才叫天才。彭就是天才的代名词,因为彭帅创造了无与伦比的人间奇迹

用户41xxx52 回复 02-19 13:20
人世间世界的奇迹!伟大的彭总,世界将帅中天花板的存在[点赞]

微笑蜻蜓

微笑蜻蜓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