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2个特大城市出炉,无锡再次错失“特大城市”头衔,成为长三角唯一GDP过1.5万亿却未达标的城市。这场败局背后,是人口统计的“游戏”,还是主城与县域的“利益割裂”?

依国家统计局标准,特大城市要达成城区常住人口超 500 万要求。至 2025 年,无锡市总人口约达 780 万,然而主城区人口仅约 445 万(23年末统计局数据),与门槛相差55万人。问题之关键在于:江阴、宜兴这两大经济强县(市)的城区人口未被纳入统计之列。

江阴之痛:江阴于 2024 年 GDP 超 5000 亿,在全国百强县中位列第二,城区人口超 150 万。但因其在行政上隶属无锡代管的县级市,其人口被摒弃在无锡主城区之外。

宜兴之困:宜兴同样贡献了 130 万人口以及 1320 亿 GDP,却因在地理上处于太湖西岸,与无锡主城空间相互割裂,未被视作“连片建成区”。
争议之点:倘若将江阴、宜兴纳入统计,无锡城区人口将轻而易举突破 600 万。
二、主城吸引力不足:人才外流与“苏南夹缝”困境即便抛开江阴宜兴,无锡主城区人口增速仍低于预期。2023年主城人口净流入仅3.2万,远逊于苏州(12万)、杭州(18万)。
产业虹吸效应弱:无锡以传统制造业为主,新兴产业占比仅35%,而杭州数字经济占比超50%。高端人才更倾向流向上海、苏州。房价与收入失衡:无锡人均GDP超20万,但平均工资仅为上海的60%,房价却达2.5万/㎡,性价比劣势明显。无锡主城“小而精”的发展模式,究竟是可持续路径,还是自我设限的“温柔陷阱”?
无锡作为普通地级市,行政资源远不及省会或副省级城市。
政策优先级低:南京、苏州在省内获取更多交通、教育、产业项目倾斜。例如,无锡高铁站仅为三类站,而徐州、南京均为枢纽站。高校短板:仅江南大学一所“双一流”,与南京(13所)、武汉(7所)差距悬殊,难以留住年轻人口。讽刺现实:无锡人均GDP全国第一,却因“级别不够”在资源争夺中屡次败北。
围绕无锡能否破局,两种观点呼声都比较高:
激进派:推动江阴、宜兴撤市设区,打破行政壁垒,短期内冲刺人口指标。但江阴民间抵触强烈,担心丧失经济自主权。保守派:专注主城扩容,通过产业升级吸引人口。例如,规划中的太湖湾科创带需新增50万高端就业岗位,但周期长达10年。悖论:若选择合并,恐引发县域经济反噬;若选择内生增长,可能错失国家政策窗口期。
无锡的困境,折射出中国城市评级体系的深层矛盾:是唯人口规模论英雄,还是尊重多元发展路径?2025年的落选,或许是一次警醒——无锡需要打破“人均GDP神话”的自我陶醉,在行政区划改革、产业转型、主城能级提升中,找到真正的破局之剑。
江阴宜兴的“去留”,或将决定无锡未来20年的命运。

指标
无锡市区(不含江阴、宜兴)
江阴市
宜兴市
无锡全市(含江阴、宜兴)
常住人口(万人)
438.9(2023年数据)
178.4(2023年数据)
128.7(2023年数据)
749.5(2024年数据)
GDP总量(亿元)
8808.27(推算)
5000+(首破5000亿)
2455.02
16263.29
人均GDP(万元)
20.07(推算)
27.81(2023年数据)
19.08(推算)
21.20(约3万美元)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6.8%(2023年均值)
5.2%(制造业主导)
10.9%(最高)
6.0%(2023年)
支柱产业
集成电路、商贸服务
金属新材料、高端纺织
环保科技、紫砂文旅
物联网、智能制造
jjly514
这种按照人口划分是不全面的,我经济发展不行,但是人口合并那没问题,只要愿意,随便哪个省都能做到处处都是特大城市。建成区的概念应该有所限制,不能改成区就是主城区了
我爱你塞北的雪1968
虚的有意思吗?
用户24xxx38
特大城市有什么意义!都是无聊!
用户10xxx55 回复 02-23 21:29
城市越大,幸福指数越低
用户10xxx28
无聊的游戏,
用户29xxx35
无锡房价均价有2.5w,你昏头了吧!
旭日朝阳
无锡两个机场,苏州梅友机场
旭日朝阳 回复 02-23 18:01
70%无锡机场都是苏州人过去的,官方数据,每年gdp送也要几百亿吧,每人一千总有吧
旭日朝阳 回复 02-23 18:00
人均,你不说无锡机场70%靠苏州这边过去的(官方数据),gdp每年都要送几百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