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经钩考】《易经》本与阴阳无关(修订稿

金东文化 2024-04-13 21:19:23

【医经钩考】《易经》本与阴阳无关(修订稿)

——数字卦乃阴阳爻之原型

金栋按:据易学史料,周易、易经、易传、易学根本不是一回事,所以,既莫把易学当《周易》读,亦莫把《易传》当《易经》读。

兹不揣浅陋,简述如下。

1.《周易》

“周易”之名,始见于《春秋左传》。春秋时期之《周易》,专指《周易古经》(狭义《易经》),是一部占筮典籍,即本占筮而寓哲理,还有商周军事、政治、经济等史料及社会生活如渔猎、牧畜、商旅、婚嫁、农耕、工艺等。全书六十四卦,即卦形(卦画、卦图)64个、卦名64个、卦辞64条、爻辞384条、用九1条、用六1条,除了卦形之外,文字共450辞(辞,乃长短不等的一段话,或有几个字),经文共4940个字。《周易古经》全书既无“阴阳”连用之词,又无“五行”连用之语。定型于西周时期,出自周代卜巫史官之手。

据先秦史籍《左传》《国语》所载易筮内容,春秋时期之《周易》尚未有爻题(初、二、三、四、五、上)。故《周易》古经编纂成书,当在春秋《左传》以后。

2.《易经》

《易经》,先秦谓之《易》,《易》之加“经”——《易经》之名,首见于汉武帝立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博士时期。此时之《易经》包括解释《经》文之《易传》十篇(又名《十翼》),传承至今。所以

《易经》有广、狭义之分。广义之《易经》,即指今通行本《周易》,分“经”与“传”两大部分;狭义之《易经》,即指《周易》古“经”。

传统观点认为,《易经》有三种,即《连山》《归藏》《周易》。殊不知,《易经》唯一而非三。以“经”而言三易,唯《周易》可称“经”,而《连山》《归藏》不可称“经”,只是两种筮法书。为什么?因《周易》经过圣人孔子赞修可称“经”且得以流传,而《连山》《归藏》未经孔子赞修而失传。

3.《易传》

《周易》之“传”——《易传》是一部哲学与神学混合体之书,以儒家的伦理观、道家和阴阳家的天道观,阐释发挥、附会推演《易经》奥旨,出自受道家、阴阳家影响的孔门后儒之手。

今通行本《易传》共七种十篇,故又名《十翼》 ,即《彖传》上下篇、《象传》上下篇、《文言》篇、《系辞》上下篇、《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

帛书本《易传》共六篇,即《二三子问》《系辞》《衷》《要》《缪和》《昭力》,除了很少一部分见于今本《系辞传下》《说卦传》以外,皆是未传世《易传》。以帛书《易传》为据,今本《易传》皆是汉文帝以后(宣帝、元帝)之后儒作品。

由上可知,《周易》之“经”与“传”二者编纂成书相差好几百年,其内容、性质完全不同,应分别对待,莫把《易传》当《易经》读 !

又,何谓“成书”?即该书所有内容完全编纂在一起了才算成书!成书与成篇不同。每篇文章可能是不同时期、不同作者写成,但编纂成书是同一时期、一二个或几个作者所为。

4、《易经》(狭义)本与阴阳无关!

卜、筮,古代两种不同的求神问天、以趋吉避凶、定犹疑、主决断之迷信巫术,由卜巫史官掌之。

卜,龟卜也,即殷商龟卜为取象,甲骨卜辞是也;筮,揲蓍也,即《易经》占筮乃取数,周代三《易》是也。亦即“龟,象也;筮,数也”(《左传·僖公十五年》)、“龟为卜,策为筮”(《礼记·曲礼》)之谓!

以今本《周易·系辞传》“大衍之数五十[有五]”章之筮法操作与《左传》《国语》所记筮事互相参看,“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系辞传上》),所谓“营者,谓七、八、九、六也”(《周易集解》引《荀爽》曰),帛书《易传》谓之四马。每三变之结果,其余数均为九、八、七、六的四倍数或三十六,或三十二,或二十八,或二十四,即最终得数是以蓍草变易之数九、八、七、六中的任何一个数,以求一爻,三变得一爻。其中筮得数为九、七之奇数者,用符号“一”表示;筮得数为六、八之偶数者,用符号“--”表示。十八变得六爻一卦,画地记爻,自下而上用“一”或“--”画之。只有六爻卦才具占筮功能。

帛书《易传·系辞》说:“是故《易》也者马。马也者马也。”马,通码,数码、筹码、卦码、算码、号码、算筹,又名策,即数九六七八,亦即“易者,数也,非象也”!出土于西汉文帝十二年的汉墓帛书《易传·系辞》之“马”,今本《周易·系辞传》皆作“象”,乃汉文帝、武帝(独尊儒术)以后之后儒所改矣!

连劭名《帛书周易疏证》说:“帛书《系辞》的另一重要异文是‘四马’,今本作‘四象’。《文子·道原》云:‘以天为盖,以地为车,以四时为马,以阴阳为御。’四时十二月,故马象征天数,《大戴礼记·易本命》云:‘月主马,故马十二月而生。’古代算筹称马,《礼记·投壶》云:‘请为胜者立马。’郑玄注:‘马,胜算也。’故四马如言四数,当指七、八、九、六。”

据二十世纪以后相继出土的商周甲骨、陶器、石器、青铜器和竹简帛书等,最初卦画并非用代表偶数之阴“--”和奇数之阳“—”构成,而是用九、六、七、八这四个数字组成。将这种数的图形画称为数字卦,或称筮卦。在数字卦画中七、九为奇数,六、八为偶数。在帛书《周易》中阴爻并非写成“--”,而是写成酷似数字卦画中的“八”,再变为今本《周易》中的“--”,便可见其演化痕迹;亦为数字卦与帛书《周易》联系之佐证,且可揭示从数字卦画到《周易》阴阳卦画之演变过程,又可进一步确定数字卦画是一种原始初型卦画或八卦。

据先秦史籍《左传》《国语》筮事记载,自阴阳概念出现后,至公元前544年之春秋时期,阴阳尚未与《易经》糅合,后至战国时期阴阳说盛行,此时之治《易》者,为了附会阴阳说,将符号“一”谓之阳爻,符号“--”谓之阴爻,如此而已!不是西周时期的《易经》讲阴阳,而是战国秦汉时期的《易传》讲阴阳。是《易传》作者以道家、阴阳家的天道观及儒家的伦理观阐释发挥、附会推演《易经》奧旨。

要之,《易经》本与阴阳无关,阴阳爻原型是数字卦,乃古代卜巫史官之所为,即在举行卜卦、筮法时用来表示奇、偶数的符号。其中,奇数九、七用符号“一”表示,偶数六、八用符号“--”表示。自阴阳概念(春秋时期)出现后,后世(战国以后)治《易》者为了附会阴阳之说,故将符号“一”谓之阳爻,符号“--”谓之阴爻。如此而已!

5、《易传》讲阴阳

认为《周易》中有阴阳者,殊不知,只是在《易传》中大量出现,所以才有了《庄子·天下篇》“《易》以道阴阳”的说法。

“这是说,《周易》是讲阴阳问题的。实际上,《易经》中还没有产生阴阳的概念。后来虽有史官以阴阳二气来解释各种自然现象,但是,在春秋时代,还没有发现用阴阳解释《易》的例子。从现有材料来看,以阴阳解《易》,当出于战国时期……以阴阳解《易》始见于《彖传》,而且只是在解释泰、否二卦时才出现……从理论系统上看,《彖传》这种以阴阳解《易》的传统与儒家无关,而与道家相连……作为周室守藏史,老子承继以阴阳解释自然现象的史官传统,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庄子更是明确地讲:‘阴阳于人,不翅于父母。’(《大宗师》)老庄的这种阴阳气化的思想应该说正是《易传》以阴阳解《易》的理论来源……阴阳学说在《系辞》中已发展到了很高的程度,而且构成了它的一个重要理论内容。考其渊源,主要应该是受到了道家且主要是庄子思想的影响。”(陈鼓应《易传与道家思想》)

6、阴阳概念最早见于《国语》!

阴阳是什么?阴阳的原始概念是朴素的,最初含义指日光的向背,与太阳(日)的照射有关。凡日之所照之处为阳(向日者),日之未照之处为阴(背日者)。

据相关史料,阴阳概念最早见于中华传世典籍《国语·周语上》,说:“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曰:‘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之乱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所而镇阴也。阳失而在阴,川源必塞;源塞,国必亡。’……十一年幽王乃灭,周乃东迁。”

这是公元前780年对地震之解释,乃中原传世文献中最早用阴阳说理之论述。

当代易学大家朱伯崑《易学哲学史·春秋战国时代的易说》说:“以阴阳的概念说明事物的性质和变化,始于西周末年的史官伯阳父,所谓‘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国语·周语上》)。阴阳指寒暖二气,寒气为阴,暖气为阳,认为阴气压迫阳气,所以有地震。其所谓阴阳,属于天文学的概念。”

伯阳父,又名太史伯,简称史伯,乃西周末年宣王、幽王时之太史。太史乃太史寮(我国最早之秘书机构)之长官,掌管册命、制禄、图籍、记载历史大事、祭祀占卜、礼制、时令、天文历法等,是周王之秘书长和文职官员及神职官员之领袖,是仅次于太师、太保的执政大臣。

实际上,阴阳说源于道家!

阴阳观念产生较早,西周(宣、幽时期之太史)伯阳父以阴阳为寒暖二气,认为阴阳二气相迫所以有地震。春秋时人已多用阴阳为阴阳二气,解释气候与气节变化,也有的将阴阳观念用于兵法。道家(出于史官)的创始人老子(聃)发展了春秋时代的阴阳说,认为阴阳二气相交产生万物,(如《道德经·四十二章》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凡物都具有阴阳两个方面。《管子》中保存了较多战国时代阴阳学说的材料,《管子》的《五行》以阳气、阴气的盛衰说明一年四季变化;《礼记》的《月令》、《吕氏春秋》的《召类》等篇也都记载了不少有关阴阳的论述。战国时代阴阳说的特点是以阴阳二气的消长说明万物变化的过程,以阳气主生、长、进,以阴气主杀、消、退,《易》学家吸收了这些观点,用阴阳解释《周易》和筮法的变化法则,《易传》就是以阴阳变易解释《周易》的原理,并概括为“一阴一阳之谓道”(朱伯崑《周易通释》),影响深远。

附:参考书目(略)

0 阅读:0

金东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