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妍妍
编辑|妍妍

窦娥含冤而死,临终前发下三桩毒誓: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
前两个是她的冤屈昭然若揭,可最后一个,却让无辜的百姓跟着受罪。更诡异的是,这三桩誓言,竟然一一应验!
这就奇怪了——她自己受尽委屈,为何还要连累天下人呢?

一场错投的命运
窦娥的故事要从她幼年说起。她三岁丧母,小小年纪就尝尽了生活的苦涩。
比起许多当时的女童,窦娥还算幸运,她有一个爱她的父亲窦天章。窦天章虽然家境贫寒,却满腹经纶,立志通过科举改变家族命运。
当窦娥七岁那年,窦天章决定进京赶考,却面临一个两难选择:没有足够的盘缠,就无法成行;带着年幼的女儿上路,又担心旅途艰险对孩子不利。

思前想后,窦天章做出了一个日后被证明是错误的决定——他将窦娥卖给了蔡家做童养媳,换取了赴京的盘缠。
蔡家并非富贵之家,只是比窦家稍好一些。蔡婆婆膝下有一子,虽然年纪大些,却是窦娥的指腹为婚对象。窦娥从此离开了父亲,开始了她的蔡家生活。

童养媳的日子并不好过,小小年纪就要承担大人的活计。窦娥却从没抱怨过,她勤劳善良,对婆婆孝顺,对未来的丈夫也满怀期待。
她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会有幸福的未来。她不知道,命运早已为她编织了一张苦难的网。

苦命鸳鸯
窦娥长到十七岁时,终于与蔡家儿子完婚。新婚本该甜蜜,窦娥的婚姻却暗藏阴影。
她的丈夫体弱多病,婚后不久就卧床不起。窦娥不离不弃,精心照料丈夫,可惜终究抵不过命运的捉弄,丈夫还是撒手人寰。
年轻的窦娥就这样成了寡妇,与婆婆相依为命。

按照当时的礼法,守寡的媳妇可以回娘家改嫁,但窦娥选择留下来照顾年迈的婆婆。
这一选择,既出于孝道,也因为她对父亲的音信全无,已无家可归。
蔡婆婆和窦娥的生活并不富裕。为了生存,她们不得不开始借高利贷。

在那个时代,高利贷虽被视为不道德的行业,却是寡妇孤儿们为数不多的谋生手段。
窦娥心地善良,常常偷偷减免穷人的利息,这让蔡婆婆又气又心疼。
邻里们都说窦娥心好,即便生活艰难,她还会帮助比自己更困难的人。
她没有被命运的不公打败,反而更加珍视生命中的善良。她不知道,这份善良将成为她悲剧的伏笔。

祸起萧墙
窦娥二十二岁那年,楚州来了一对父子。张驴儿和他父亲,是远近闻名的地痞无赖,靠欺诈勒索为生。
那天,蔡婆婆正在向一个债主讨债,不慎与对方起了冲突。张驴儿父子恰好路过,假意英雄救美,将欺负蔡婆婆的债主赶走。
蔡婆婆年迈糊涂,不辨好歹,对张父感激不已,还邀请父子俩到家中吃饭。

饭桌上,张父张驴儿看到了貌美如花的窦娥,也看到了蔡家虽不富裕却也殷实的家底,顿时起了歹心。
张驴儿原本就好赌成性,欠了一屁股债,正愁无处偿还。这下看到蔡家有个标致寡妇,便打起了歪主意。

他先是对窦娥献殷勤,被窦娥严词拒绝。恼羞成怒之下,他转而怂恿父亲向蔡婆婆求婚。
蔡婆婆年老孤独,又受了张父的恩惠,竟然答应了这门亲事。更可怕的是,她还想撮合窦娥嫁给张驴儿。

窦娥坚决反对,她看透了张家父子的真面目,知道他们只是图财图色。蔡婆婆却不听劝,认为窦娥年轻守寡太可惜,应该再嫁人家。
就这样,窦娥和蔡婆婆第一次产生了严重分歧。窦娥不愿屈服,张驴儿恼怒不已,决定用更卑鄙的手段达到目的。

一场精心设计的谋杀
张驴儿见窦娥不从,决定铤而走险。
他购买了毒药,打算毒死蔡婆婆,然后嫁祸给窦娥。他的计划很简单:一旦窦娥被定罪,蔡家的财产就会落入他们父子之手。
那天,张驴儿趁窦娥不在家,将毒药放入羊肉汤中,端给蔡婆婆。

天无绝人之路,蔡婆婆因为牙疼,没有喝汤,而是躺下休息。张父回来后饥肠辘辘,见桌上有汤,二话不说就喝了下去。
毒发身亡的不是蔡婆婆,而是张父。张驴儿见父亲死了,不但不悲痛,反而看到了更好的机会。他立刻去官府告状,声称窦娥谋杀了他父亲。

楚州知府是个昏庸无能的官员。
他不愿深入调查,只想快速结案邀功。加上张驴儿行贿,知府直接将窦娥收监,用严刑逼供。
窦娥虽然无罪,但她担心年迈的婆婆受到牵连,被迫认下了这个“莫须有”的罪名。

就这样,窦娥被判处秋后处斩。她在狱中度过了最后的日子,没有人为她申冤,没有人相信她的清白。
唯一让她感到些许安慰的是,蔡婆婆终于看清了张驴儿的真面目,常常来狱中看她,为当初的糊涂决定后悔不已。

三个毒誓
秋风萧瑟,处决的日子到了。窦娥被押上刑场,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她没有恐惧,只有不甘。
在刽子手举起屠刀前,窦娥提出了三个请求,她要以此明志,证明自己的清白。
第一,她请求将一条白练系在刑场的旗杆上。她说:"我若有罪,血溅于地;我若无罪,血不落地,而是会溅到白练上。"

第二,她说:"我若有罪,死后天气如常;我若无罪,六月飞雪三尺,为我的清白作证。"
第三,她说:"我若有罪,楚州风调雨顺;我若无罪,楚州将连续三年大旱,上天会以此惩罚昏官,让世人知道我窦娥的冤屈。"
刽子手挥刀,窦娥的人头落地。

奇迹出现了:她的鲜血没有落在地上,而是飞溅到了白练上。
刑场上,六月天突然飘起了雪花,转眼间积雪三尺;此后,楚州果然连续三年大旱,庄稼歉收,百姓饱受饥荒之苦。
窦娥的三个预言全部应验,这让许多人开始怀疑判决的公正性。但官府不愿承认错误,依然坚称窦娥有罪。真相,似乎就此被埋葬。

在当时谁不知道窦娥是被冤枉的,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
这就是百姓在强权面前的怯懦,是事不关己的冷漠,是麻木不仁,也是愚昧。三年的大旱不仅是对贪官污吏的惩罚,更是对所有袖手旁观之人的惩罚。
而窦天章当年进京赶考,金榜题名。他通过自己努力,逐步晋升为朝廷钦差大臣。这些年来,他一直没忘记自己卖掉的女儿,几次派人寻找,却始终音讯全无。

当楚州连续三年大旱,朝廷派窦天章前往调查。他到达楚州,听闻三年前有位女子临刑前立下三桩誓言,样样应验。
窦天章感到蹊跷,决定重审此案。调查中得知该女子姓窦名娥,正是自己失散多年的爱女。窦天章悲痛欲绝,立即传唤当年审案知府和原告张驴儿。

经过严密审问,张驴儿供认不讳,承认当年诬告窦娥。窦天章命人将张驴儿处死,罢免昏庸知府,为女儿昭雪冤情。
一代冤魂窦娥,终于得到了迟来的正义,但这份正义,对她而言已经毫无意义。

窦娥用生命证明自己清白,她的故事震撼人心。从童养媳到蒙冤而死,她的一生充满坎坷与不公。
她不屈不挠的精神,为世人树立榜样。虽获晚来正义,却已魂归天国。
窦娥冤案提醒世人,法律公正关乎每个人命运,草菅人命终有天谴。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资料来源:《窦娥冤》《铁窗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