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次和几位同事到朋友家做客,其中有位同事带了一个七八岁大的小男孩。因为路比较远,我们都留在朋友家吃饭。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看到了这样一个非常典型的场景:在吃饭前,大人们正在聊天,那个小男孩坐不住,开始不断地纠缠爸爸,想要玩手机,多次打断了大家的谈话,同事估计被自己的孩子纠缠得没招了,只好把手机掏出递给孩子玩。孩子玩手机玩得是天昏地暗的,就是到开饭时间也不舍得放下,这下子爸爸才着急了,狠狠责骂了孩子几句。
01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大人用手机等来敷衍无人关注的孩子的场景。这位同事不是不知道让孩子玩手机的弊端,但又找不出更好的办法阻止孩子玩手机;等到孩子玩手机了,又担心孩子对手机玩上瘾,所以又想全力控制孩子不让他接触手机。处于一种非常矛盾的心理。
现在的我们早已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使得孩子不可避免地会接触手机等电子产品。即使父母在家里严防死守,他们在外面和其他小朋友玩的时候也会接触到。因此,让孩子完全与手机等电子产品隔绝是不现实的。我们尤其不能忽略的是,如果孩子完全不接触手机等电子产品,等到有一天,孩子对于别的小朋友能玩、自己却玩不到的东西就会产生更大的好奇心和更加强烈的渴望,这种恶补式的心理需求,就会成为一种潜在的风险。
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是等到孩子在学龄之后,也就是在孩子生理、心理方面更为成熟的时候,把手机等电子产品合理地融入到孩子的生活中,引导孩子学会适度地使用电子产品,再确切地说,把手机等电子产品看作是一种通讯和学习工具,淡化和消除手机是游戏机的概念。既然是把手机等当成工具,就不应该出现人被工具控制的情形,而是人来掌控工具。
针对学龄前孩子,我们要防范这样一种倾向,那就是不能一看到孩子哭闹,就缺乏耐心,直接把手机拿给孩子去玩。不要以为这是最高效的安抚手段,当父母多次重复这个行为之后,孩子就会逐渐上瘾,养成一种依赖电子产品的不良习惯。而且这种不良习惯,不仅影响孩子的视力健康,还会在孩子上学之后,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父母如果日后发现孩子因为手机游戏而耽误学习,此时再叫停的话,则为时晚矣。到时候再想要帮助孩子纠正这种不良习惯,肯定更是难上加难,举步维艰。
02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染上手机瘾不是一天两天就形成的,通常和父母长期实施的一些错误方法有关。比如,在孩子小时候,为了哄孩子省事、减少哭闹,就让孩子用手机玩游戏、看动画片等,把手机完全当成了一种“电子保姆”,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放弃了父母的养育角色,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跌进了手机的“深坑”,而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以后就很难跳出这个“深坑”。
可能有父母会问,那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要怎么去应对和解决呢?在我看来,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一是不建议让学龄前孩子接触手机等电子产品。
这主要是因为学龄前孩子无论是在生理心理上都远未成熟,如果过早让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接触,很容易使他们上瘾。可是,看看我们周边,有多少学龄前孩子都在大玩特玩手机,等到孩子大了以后,开始不以为然的父母,又担心会影响孩子学习而不得不紧急叫停,却发现已是积重难返。因此,父母要把握好这个底线,不随意突破这一底线。
二是在做到未雨绸缪,在问题发生之前规避问题。
简单来说,就是事先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前做好各种应对预案。比如前面案例中的那位爸爸就没有考虑到孩子因为无聊而被迫答案孩子要玩手机的不合理要求。聪明的父母就会在带孩子外出前,事先做好各种准备,比如在包包里装上一些孩子喜欢玩的玩具、涂色卡、折纸、水彩笔,孩子喜欢看的绘本等。
这样在公共环境里,我们就可以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专注于玩自己喜欢玩的玩具、涂色画画或看自己喜欢的绘本等,孩子有事做了,当然就不会闲得慌,用打打闹闹来干扰别人,或者被爸爸妈妈手里的手机等电子产品所吸引。
三是在遇到问题时及时解决问题。
父母在外聚餐时如果没做好足够的预案,也可以临时向餐厅服务员要一支笔和一张纸等,让孩子写写画画、或者直接就地利用材料,比如拿餐桌上的纸巾来教孩子折纸飞机、小船等。如果小朋友比较多,大家还可以互相比比谁折纸(或其他好玩有趣的事情)折得更有创意、更好看。只要父母肯动脑筋思考、身边总有能利用得上的材料。这样可以逐渐淡化孩子对手机的依赖性,
03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孩子合理地管控好手机等电子产品呢?我再分享几个亲测有效的方法。
第一,培养孩子丰富的兴趣爱好。
爱玩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孩子有一个共性之处,就是比较缺乏兴趣爱好,生活单调。比如孩子热爱某项运动、某种乐器演奏、绘画艺术或阅读等,要维系这些兴趣爱好,是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自然而然就不会把主要心思和精力放在手机等电子产品上了,大大降低了他们沉迷于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可能性。
第二,帮孩子做需求转化。
不少父母戏言:手机一旦到了孩子手上,就跟鱼进了猫的嘴里,想夺回都好困难。好好劝说,可孩子置之不理;若是让孩子放下手机或强行收回手机,孩子就又哭又闹的。不管怎么做都感到棘手。
这就要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去分析了。让孩子放下手机,是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并不是孩子自己的需求。由于孩子没有其他感兴趣的事情可以做,所以就导致了父母说了好几遍“放下手机”,孩子就是迟迟不愿放下手机的结果。
如果我们换一种说法,通过“兴趣转移法”来调动和转移孩子的兴趣和要求,可能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比如这样对孩子说:“宝贝,把手机放下,我们一起到外面玩一个好玩的游戏(或其他孩子喜欢的活动项目)。”如果不方便外出,也可以邀请孩子玩一些室内小游戏甚至玩捉迷藏等,这样孩子的配合度就会高上很多。
实际上,无论是什么事情,我们都要学会转化孩子的需求,通过引导和管理,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其他项目上,这样孩子就不会一天到晚抱着手机玩。
第三,跟孩子明确约定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时间。
等到孩子上了学,父母在决定让孩子有限制地接触手机等电子产品之前,要和他达成一个合理的约定: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孩子可以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但要严格遵守时间,比如一次使用不超过30分钟,适可而止就行。
具体时间要根据孩子的年龄而定。可以借用倒计时闹钟或时间漏沙来辅助掌控时间。当规定时间到了之后,孩子就要说到做到,按照规则放下手机等电子产品。如果违反一次,就要有所惩戒,比如减少一次玩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机会。在此过程中,父母不能“手软”,否则双方的约定就成了毫无约束力的一纸空文。
当然,在对孩子约束的同时,对父母也要提出相应的要求。比如,父母不能在不做任何约定的前提下,突然让孩子停止玩手机。孩子正在兴头上,如果突然被单方面叫停,孩子将很难接受,也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引发不必要的“亲子战争”。
结语:说到底,要避免孩子对手机上瘾,是宜早不宜迟的。有几个关键节点需要我们好好把握:
第一,是前面已经强调过的学龄前孩子坚决不能接触手机,这是底线;
第二,在做出让孩子接触手机的决定之前(学龄后),要跟他约法三章,在满足一定条件下比如完成学习任务之后,控制好每次使用手机的时间;
第三,培养孩子健康高雅的兴趣爱好,运用兴趣转移法,引导孩子把主要精力和心思放在这些兴趣爱好上,手机等成为服务于孩子的工具。到这里,才算是真正做到了标本兼治,这样孩子才能真正实现一种自律和节制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