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类培训机构或将清零?
近日,随着各地针对非营利学科类培训机构的政府指导价标准出台,以及网传面向高中的学科类培训机构也将要求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按政府指导价收费,有舆论称,K12学科类培训机构有可能清零。所有学科类培训机构,如果想继续做教育培训,都必须转型进行非学科培训或者成人教育、职业教育。
这真有可能发生吗?
按照已经公布的文件精神,今年年底之前,面向义务教育学生的学科类培训机构都必须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进行营改非。营改非之后,按政府指导定价收费,且对资金进行严格的监管。
本来,如果政府指导定价能够让机构维持正常经营,那么,会有少数机构选择营改非。而从目前已经公布的政府指导定价基准看,学科类培训机构营改非之后,大多很难维持生存,如10人以下的班,收费最多为70元/课时人次,这意味着1对1学科培训已经无法开展。机构能勉强维持生存的班型为10人到35人的班,前提是每个班必须招满,且周一到周五开足班次。
如果最终公布的政府指导定价,就是目前征求意见的价格,那么,选择营改非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将很少,有的地方可能“清零”。
面向高中的学科类培训,此前曾被认为是可继续营利经营的领域。虽然“双减”意见规定,面向高中学生的学科类培训机构的管理,参照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类培训机构的监管执行,但考虑到高中为非义务教育,且高中学生的组成更复杂,包括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学生,还有高复生,因此,各地在落实“双减”意见时,都暂时放开了高中学科类培训,甚至允许原来面向义务教育学生的学科类培训机构,把开展高中学科培训作为转型方向。继续允许开展高中营利性学科培训,也为机构转型、生存赢得了缓冲的时间。
但此间有消息称,高中学科培训机构也必须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按政府指导定价收费,这无疑给开展高中学科培训的机构泼上一盆冰水。如果这一信息属实,那么,此前已经宣布剥离k9学科类培训的上市教育公司,还必须进一步剥离高中学科培训业务,因为非营利性业务不能作为上市资产,进行资本化运作。而对于其他培训机构来说,高中学科培训面临的监管措施,就和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完全一样,没有营利空间了。
如此一来,K12学科培训机构真有可能清零,不清零能存活下来的,恐怕也不到之前的5%。事实上,早在“双减”意见落实之初,就有一些地方教育部门宣布过这一治理目标,到年底实现学科类培训机构“动态清零”。
实现清零的目标,表面上看“双减”成效不错,但在家长的培训需求没有被有效疏导的情况下,学科类培训就会转到地下或家庭,这类培训会更分散、隐蔽,也导致监管更难。如果治理出现这一走向,那既没有真正减轻学生的培训负担和家长的焦虑,还会滋生更多培训乱像。允许部分有合法资质的机构为受教育者提供合法的差异化教育选择,才能构建良好的校外培训生态。这需要理性的监管措施,合理的政府指导定价。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
尤其是高中阶段的学科类培训,由于高中为非义务教育,且面临高考任务,校外高中学科类培训机构清零后,家长必然对学校教育有更高的要求,而如果学校教育无法满足,就会有更多家长请私教。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校外学科培训从严监管,由于义务教育本身有均衡发展的要求,加上学校开展课后全覆盖,可以一定程度疏导家长的培训需求,而高中作为非义务教育,不均衡情况比较严重,我国高中还分重点高中、示范高中、一般高中和中职,在高中不均衡的情况下,家长没有校外培训的选择,会让一般高中的学生失去通过校外培训补充学校教育不足的机会。另外,我国每年还有百万以上的高复生群体,他们大多选择校外培训机构复读,限制在读高中生选择校外培训机构的机会,却允许高复,这也会产生新的矛盾。
因此,对于制定政府指导定价标准,以及对高中阶段学科类培训的监管,还需要实事求是。学科类培训机构清零不应该是“双减”的目标,“双减”的目标应是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培训负担,让校外学科培训回到其为有需要的受教育者提供差异化选择的定位。
学校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