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匈奴被困10年的张骞见时机成熟,准备逃跑。他悄悄走到门口,正准备开门,“你要回

底层史观吖 2025-04-03 10:35:36

在匈奴被困10年的张骞见时机成熟,准备逃跑。他悄悄走到门口,正准备开门,“你要回去了吗?”妻子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公元前139年,汉武帝派遣张骞率领数百人的队伍,穿越河西走廊,去拜访西域诸国。 一来,为了联合它们,共同攻打匈奴;二来,为了促成多边贸易。 不过,河西走廊当时是匈奴的地盘,刚进入没多久,张骞和部下们就被一队匈奴骑兵截获。 除了张骞和他的翻译官甘父以外,其余人全部被匈奴斩杀。 张骞二人被带到了军臣单于面前,军臣说的话颇值得玩味:“月氏在我们北面,汉使为何往西面去?如果我们匈奴的使者,穿越汉朝,去拜访南越国,你们会同意吗?” 第一句话是误导,第二句话是解释。 张骞铁骨铮铮,即使沦为了阶下囚,仍旧不卑不亢。 军臣很希望张骞能够投降,帮着匈奴对抗汉朝,各种威逼利诱在张骞身上用了一遍,不过张骞为了“不辱君名”一直“持汉节而不失”,宁死不降。 军臣单于想出一计,他给张骞找了个匈奴人当老婆。 军臣的目的很明显,想用家人来感化张骞,待张骞与匈奴女人培养出感情,再生下孩子后,张骞自然而然的就成了匈奴人。 不过,越是苦难,越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格,身在漠北的张骞,即使遭受着身心的双重折磨,也从未有过当汉奸的念头。 张骞一直在寻找时机,逃回长安。 10年以后,即公元前129年,也就是汉匈之战的第二个阶段,汉朝的攻击让匈奴本部发生了混乱 张骞趁着匈奴不备,跟翻译甘父立刻就要动身启程。刚走到门口,妻子的声音传来:“夫君真的要走了吗?”张骞听完一愣,妻子扑上了抱住了张骞。 张骞点点头:“此去山高路远,这一别,可能是永别。” 妻子眼泪汪汪的问道:“那我和儿子怎么办?” “你要照顾好他,把他抚养成人,拜托了。”张骞语重心长地说:“我生是汉人,就要完成汉皇所托的使命。请别怪我。” 说完,张骞含着热泪,在儿子一声声的呼唤中,纵马启程。 越往前走,张骞的心里越不是滋味。同行的甘父忍不住劝道:“回去吧,带上他们。” 二人拨转马头,再次回到了匈奴部落。张骞的妻子带着儿子,已经早早的在外等候。 张骞纵身下马,一家人紧紧地抱在了一起。 张骞严肃的问妻子道:“我出使西域的使命,还没有完成,即使出了匈奴人的地盘,也不能立刻回国。你愿意跟我承受这风餐露宿,朝不保夕之苦吗?” 妻子没有说话,默默地带着儿子上了马。 就这样,张骞带着妻儿,一路往西南方向,履行自己未竟的使命。 当年张骞的使命是,找到月氏国并与他们一同对抗匈奴。此时的月氏国已经离开了河西走廊,继续向西行走,来到了中亚附近。 重新建国的月氏也换发了第二春,成为西域数一数二的国家。因此,对于张骞联盟的请求,它并未应允。 张骞虽然很失望,但也非常无奈。“来都来了”,张骞继续启程,详细探访西域诸国。 经过长时间的调研后,张骞终于决定,向东回国。 为了避开匈奴的威胁,他们从南路走,经过羌人的地盘回到长安。没想到,羌人竟然归附了匈奴,又将张骞一家扣留在了羌族。 这一年是公元126年,也就是军臣单于去世的那年。匈奴内部爆发了激烈的矛盾,伊稚斜单于拼命与太子作战,抢夺皇位,也就没顾得上张骞。 张骞借着混乱,又一次带着全家老少上马就跑。 这一次,张骞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祖国。张骞此次出访西域意义重大,堪称中华文明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虽然张骞联合西域的使命未能达成,但西域诸国的资料也很重要。汉武帝大喜过望,当即任命张骞为太中大夫。 紧接着,张骞就加入了卫青团队,随军远征,直捣匈奴本部。 这次,有了军功的加持,张骞终于得以封侯。 值得一提的是,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城南2千米处汉江之滨的博望村,正是因张骞而得名。 那里是张骞的故乡,村名则取自于他的爵位--博望侯。 张骞在公元前114年去世后,就葬在了那里。 张骞恪尽职守的故事令人动容,这位“丝绸之路的开拓者”的壮举,将会代代相传。      

0 阅读:0
底层史观吖

底层史观吖

真实的历史文化作品,爱公道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