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关于“外甥正月理发舅舅去世成被告”的讨论突然登上各大热搜。起因是2月18日,央视社会与法频道《法律讲堂(生活版)》特别节目《年关说案》播出的一则案例——《外甥理发成被告》。
《外甥理发成被告》
案例案件的主人公刘某从小父母离异,与母亲一起生活,舅舅见他无人管教,怕他长大后走上邪路,因此平时对他约束较多。因舅舅的管教手法过于简单粗暴,刘某对其并不怎么亲近。
某年大年初二,舅舅到姐姐家拜年,见外甥发型过于邋,出言斥责,随即发生争吵。刘某摔门而出,前往理发店理发。谁知第二天竟传来舅舅昨晚酒后骑车发生车祸去世的消息,作为外甥自然需要前往吊唁。
《外甥理发成被告》截图
期间舅妈发现刘某理发,两人发生激烈冲突。事后在所谓“大仙”的蛊惑下,舅妈认定刘某明知当地“正月理发死舅舅”的习俗,仍然去理发,显然对舅舅怀恨在心,因此属于“间接故意杀人”。
《外甥理发成被告》截图
舅妈去公安机关控告刘某间接故意杀人未果,转身把刘某诉至法院,要求其承担民事侵权赔偿责任,赔偿100万元。法院审理后认为车祸是因酒驾导致意外,与刘某理发无关,驳回诉讼请求。
《外甥理发成被告》截图
“正月理发死舅舅”这一说法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正月究竟能不能理发?它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首先,“正月理发死舅舅”这一说法完全没有科学依据,咱们先不提不过农历新年的外国人如何?只要上街去走走,便可以发现很多理发店正月里依然开门迎客,进进出出的人员并不少。他们为何不避讳这一说法?
源起事实上“正月理发死舅”属于流传过程中的以讹传讹,所谓“死舅”实则为“思旧”。源起还要从明清鼎革说起。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作为寰宇最早点亮文明火种,傲视天下数千年的华夏文明,自有自己的骄傲,束发右衽被视为文明的象征。即便是蒙元一统天下之时,虽然将人分成四等,但没有剥夺汉人服饰上的自主权。
汉服剧照《知否知否》
及至满清入主中原,情况发生了巨变。顺治元年(1644年)清兵入关后,摄政王多尔衮第一次颁布“剃发令”,引起汉族的不满和反抗,因立足未稳只得暂时废除。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清军进军江南先后覆灭南京的弘光政权和杭州的潞监国政权,统治初步巩固,眼见南半壁江山即将到手,多尔衮再次推行“剃发令”,要求“各处文武军民,尽令剃发,傥有不从,以军法从事”,“官民既已剃发,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限各地在公文到达的十日内完成剃发,违令者死“杀无赦”。
多尔衮剧照
一代大儒顾炎武将中国的王朝鼎革分作“亡国”和“亡天下”两种。亡国只是“易姓改号”,比如曹魏代汉,皇帝从姓刘的变成姓曹的,国号由汉改为魏,亡了刘汉,兴了曹魏,百姓还是原来的百姓,天下还是原来的天下。当朝代更替伴随着人吃人式的社会大倒退,伦理道德完全沦丧,这就不仅仅是亡国,而是亡天下。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日知录》)
“剃发令”是要强行打断汉人沿袭数千年的习俗及骄傲,在华夏百姓眼中自然属于亡天下范畴。先前是亡国,百姓对此还比较漠视,故而清军入关后进展迅速,现在是亡天下,广大民众必然会奋起抵抗,一时间清朝通知区域烽火频传,“江阴八十一日”、“嘉定三屠”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顾炎武
不过这次清政府是铁了心要推行“剃发易服”政策,面对抵抗毫不退缩,可以说因为这一政策,满清统一中国的脚步被拖后了许久。
当然在此过程中也做了一定的妥协,比如“男从女不从”、“生从死不从”、“儒从释道不从”等。为保留华夏衣冠,很多遗民不惜斩却尘缘入山修道。寻常百姓只有在极少数几个特殊时节可以重穿汉家华服,一是去世后,二是为亲人服丧,丧服虽然粗粝却依然是深衣形制。
阿越说“剃发易服”的结果是博带峨冠的绝美汉服成为牺牲品,消失了数百年之久,直到二十一世纪初才在网络的影响下得以重兴。在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为缅怀往日的荣耀,人们发挥了聪明才智,比如通过正月不理发来“思旧”,也即思念明朝,思念汉家的往昔荣耀。只是在流传过程中以讹传讹,或者是有意为之,将“思旧”通过谐音演变成“死舅”,通过禁忌手段让人们或主动或被动的遵守这一原则。
理发
所以当地法院经过审理认为,“正月理发死舅舅”的说法实际是源自清朝时期汉人思念明朝而在正月不理发的习俗,与舅舅之死并无关联,直接将舅妈的诉讼请求驳回。
对此你怎么看?
相关文章龙年说龙,我国57个带“龙”的县级以上行政区,你知道几个(上)
地名越改越“俗”?麻烦找准坟头,骂袁大总统去
新年为何会变成春节,继而引起外人的觊觎?革命先驱孙中山的锅
以史为证,农历新年到底是“Chinese New Year”,还是“Lunar New 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