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六十上》
梁纪十六
高祖武皇帝十六
公元547年
南梁荆州刺史庐陵威王萧续死,萧续向来贪婪,临死前让谢宣融献金银器千余件于梁武帝,梁武帝才知道他竟然这么有钱,但知道他死前有所悔恨,不再隐瞒,梁武帝便也宽心了。萧续为梁武帝第五子。
当初湘东王萧绎为荆州刺史,有小过错,被萧续所揭发,所以萧续代萧绎为荆州刺史,因此萧绎与萧续不相往来。萧绎知道萧续身死,高兴地跳了起来,鞋都因此破了。萧绎为梁武帝第七子,后为梁元帝。
东魏渤海献武王高欢死,高欢一生性格深密,别人都猜不透他的想法,等到临机决断之时,又用计如神。驾驭军队,法令严肃。又听断明察,唯才是用,用人不考虑出身,有虚名而无能力者,皆不任用。又崇尚检素,刀剑与鞍马并无金玉装饰品。年轻的时候特别能喝酒,等到身居高位,最多只喝三杯。能知人善任,对待老部下特别好,每次俘虏敌国有气节的大臣,都不问罪。所以文臣武将都乐于为高欢所用。世子高澄秘不发丧,只有行台左丞陈元康知道。
侯景考虑到高欢死后与高澄不和,于是在河南叛逃于西魏。东魏朝臣认为侯景叛逃是由于与崔暹有过节,高澄不得已,想通过杀崔暹来向候景谢罪。陈元康劝诫说,现在四海未清,纲纪已定,要是因为外将叛逃而杀无辜朝臣,岂不是有辱朝纲,这样怎么对得起上天和黎民百姓,汉景帝杀晁错的事情,不可以不考虑在内呀。于是高澄放弃了这个想法,派遣韩轨带兵讨伐侯景。
西魏以侯景为太傅、河南道行台、上谷公。侯景又派丁和来使南梁,上表说因为与高澄有过节,愿意带北方所辖土地归附南梁,且北方剩余地区亦唾手可得。梁武帝于朝议论此事。尚书仆射谢举说,以往与东魏和好,边境无事,现在却要纳东魏的叛臣,我认为不太合适。梁武帝说,话虽如此,但是这是统一天下的好时机,岂能错过。
梁武帝晚上又梦见北方都向他投降,举朝称庆。第二天他把梦告诉了中书舍人朱异并且说,我向来很少做梦,如果做梦,梦肯定成真。朱异也认为这是统一天下的好兆头,但是梁武帝还是觉得好事来的太容易,让人有点犹疑。朱异说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如果错过,后面后悔也来不及了。于是梁武帝决定接受侯景的归附。南梁以侯景为大将军,封河南王,都督河南北诸军事、大行台。
梁武帝又一次在同泰寺出家,派遣羊鸦仁督军三万运粮以接应侯景。南梁群臣又一次花钱将梁武帝从寺庙赎了回来。
东魏韩轨大军围侯景军队于颍川,侯景害怕,愿意割四城向西魏求救。西魏于谨认为不应该派兵支援侯景,可以先给他升官稳住他观察形势。西魏荆州刺史王思政则认为不应该错过这次机会,于是派荆州兵支援侯景。西魏丞相宇文泰加侯景大将军兼尚书令,并派遣军队一万支援侯景。侯景害怕梁武帝谴责他,于是派遣柳昕传达说,南梁的军队还没来,事情出于紧急,我不得不向西魏求救,我已经不容于东魏高氏,又怎么会真的向西魏宇文氏投降呢,都是权宜之计,四座城只是诱饵,实际上都在我的掌控之内,请陛下赶快派兵来支援我,北方之地将尽归陛下。梁武帝回信说,我相信你的诚心,已经派出军队去接应你了。
东魏韩轨听到西魏李弼,赵贵军队支援已到,于是带兵还邺城,侯景想顺带接管西魏军队,赵贵觉得可疑,于是侯景没得逞。赵贵想诱侯景来军营直接拿下他,李弼劝住了赵贵。南梁羊鸦仁将要到达,侯景向西魏宣称收复失地,带兵向南梁军队会合。
侯景又向西魏乞求派兵支援,宇文泰想派兵支援,蓝田王元悦说,侯景本来是高欢亲属,位高权重,高欢刚死,他就据兵叛变,想来其志向很远大,终不肯为人下,他能背叛高氏,想必也不会诚心投靠我们。宇文泰于是取消派兵,召侯景入朝。支援侯景的西魏军队也发觉了侯景的异常,侯景得到召令,并没有动身,于是宇文泰知道他不诚心,将前后派遣支援侯景的军队都召回。侯景因此决意归附南梁,西魏将任约以所部千人归顺侯景。
宇文泰以授给侯景的头衔都加给王思政,王思政辞谢不受,只受了都督河南诸军事。
东魏高澄还晋阳,以弟高洋为京畿大都督,留守邺城。始给高欢发丧。东魏静帝为高欢举哀,赠相国、齐王,备九锡殊礼。以高澄为使持节、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大行台、勃海王。高澄启辞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