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四平,保卫的不是一城一池,而是立足的时间

俇攘 2024-01-03 21:29:39

在解放战争中,有一场至关重要的战役不被后世所熟知,它就是四平保卫战,关于这场战役的历史意义,笔者以为,几乎可以等同于元末时期,洪都保卫战对于朱元璋能够取得最终胜利的意义一般重要。

从1945年8月和9月日本投降开始,到1946年上半年,历经百余年近代屈辱的华夏大地,突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宁静,当然大战前的夜晚往往都如此,这段时间,国共双方一面和平谈判,一面紧锣密鼓的开始抢夺日本人被驱逐之后的政治真空区域,最典型的就是在东北的争夺。

总体脉络是这样的,二战末期,当欧洲战场行将结束,不可一世的纳粹德国被困在了柏林周边,败局已定。全世界的焦点都放在了亚洲,由于英美两强的重心放在了欧洲,而且鞭长莫及,想要从欧洲调集百万大军来东北亚帮助中国打日本肯定不现实,当时全世界只有苏联能够做到这一点,所以美英苏三强就在雅尔塔秘密开了一个会议,会议商定了战后的世界格局,更重要的是,达成了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的约定。

苏联出兵东北

英美为了快速解决日本问题,不得不对苏联输送利益,但是他们出卖的却是中国的利益,雅尔塔协议约定了苏联在对德作战胜利之后,三个月内对日宣战出兵,作为利益交换,苏联获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然后外蒙古维持独立现状,苏联租借旅顺港为军港,大连港和整个东北铁路必须保证苏联的优先利益。

随后苏联为了将这些内容落到实处,就和国民政府进行了谈判,当时中国实力太弱,没有能力独立赶走日本人,所以只能忍气吞声接受了苏联的条件。但是为了保证战后国民政府的利益,当时约定了,日本投降之后,苏联在约定时间里从东北撤军,并将东北交接给国民政府。

随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苏联在对德作战结束后,迅速调转矛头向东,大军火速出击,如摧枯拉朽般扫荡了在东北的关东军。然而在交接这件事上,双方却出现了很大的问题。由于当时国民政府的大军主要集中在南方,包括西南和东南,向北接收日占区,需要一步步来,先是华北,然后才是东北。但是我军因为苏联的缘故,主力大量囤积在东北,国军一时半会不敢轻易北上,所以不断和苏联拖时间,想要先稳固华北,再派出大军扫平东北。毕竟以当时的情况,国民政府派出小股部队接收东北几个大城市,一不小心就会被我军给包圆了。

但是当时美军布局东北亚进度却很快,给国军补充了大量装备之后,却眼见国民政府裹足不前,于是不顾战略影响,派出军用飞机和军舰,将国军主力输送到了沈阳等几个主要城市。国民政府也没有办法,毕竟得罪不起美国,只能派遣国军善战的猛将杜律明全权负责东北的事宜,正好那时的杜律明身体不好,需要在北京做左肾摘除手术,长期无法亲临沈阳主持大局。而苏联见美国出手,也火急火燎的按原来的约定撤了,将缴获的原关东军的大批武器和军需扔给了我军,就在这混乱的情况下,解放战争即将在东北打响,神州大地将要迎来决定未来数百年走向的一场大决战。

我军接收装备

战争的意图很简单,国军想要以沈阳为中心,然后向周围辐射,攻取辽宁核心区域的辽阳、本溪、营口、锦州、鞍山等重镇,然后沿着铁路北上,拿下铁岭和四平之后进取长春和哈尔滨,进而控制东北最核心的几座工业城市。而我军进入东北的时间并不长,立足也不稳,虽然接管了几座城市和大量武器,但是在东北民间的影响力并不高,所以还需要积累群众基础,走农村包围城市的决胜路线。

1946年初,我军在东北相继拿下了绝大多数城市,几乎除了沈阳之外,整个东北都是我军的江山,但是那时的我军还没有能够掌控东北的实力,而有美式武器加持的国军从沈阳开始,向着整个辽河平原展开了多方向进攻。很快就攻陷了沈阳周边除了山城本溪之外的所有城市。另一边,国军也组织精锐部队沿着铁路线北伐,一路从辽宁打入吉林边境,我军为了守住整个东北北方,组织军队在四平附近,准备围堵北上的国军,声势浩大的四平保卫战就此展开。

四平保卫战,发生在1946年4月至5月间,是国民党军队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争夺战略要地四平街而展开的一场激战。这场战役是解放战争以来的第一场重要战役,对于整个东北局势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对于双方而言,四平保卫战是一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战役,其结果对于中国的内战形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纪念四平保卫战

在四平保卫战中,国民党军队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都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国民党军队由杜聿明指挥,拥有先进的武器装备和作战经验;而中国人民解放军则由林彪指挥,拥有广大的人民群众支持和游击战的丰富经验。名将旗鼓相当,只是杜聿明一直残血,但是双方实力纸面实力差距还是很大,好在我军有先发优势,占了天时地利人和。

战争初期,国民党军队凭借其优势的武器装备和作战经验,对四平街发动了猛烈的进攻。然而,在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中国人民解放军顽强抵抗,使得国民党军队在进攻中遭受了重大的挫败,甚至还从右路突进,布了口袋阵,给国军予以了沉重打击,我军作风向来就是出其不意。

整个四月,国军71军和新1军冲锋在前,林彪集中近10万大军在周边应对,双方在开原和昌图一带捉对厮杀,但是谁也没有完全弄清楚对方的意图,国军在顽强阻击之下,难以为继,几乎有溃败的迹象。

四平保卫战油画

4月26日,杜聿明带着病体返还沈阳,叫停进攻,利用两天的时间重新部署。从沈阳方面兵分两路,北路第52军由赵公武率领,南路新6军并第71军第88师由廖耀湘率领,南路军直取本溪,北路军增援四平前线。

随着战争的深入,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国民党军队虽然拥有优势的武器装备,但在解放军的顽强抵抗下,进展甚微。而中国人民解放军虽然拥有广大的人民群众支持,但在敌人的猛烈进攻下,也遭受了不小的损失。一方有火力优势,一方有地利人和,在战争初期的尝试和碰撞之后,势必陷入苦战。

在战争的最后阶段,双方都进行了最后的决战。在四平街的巷战中,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搏杀,最终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了胜利。这场战役的胜利,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胜利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奠定了基础。但是一次局部小战役的胜利无法挽回大局。

因为廖耀湘的南路军很快就啃下了本溪这块硬骨头,随后调转矛头向北。我军虽然人数众多,但是显然没有和国军主力对战的机会与实力,随着廖耀湘和孙立人的到来,林彪不得已撤出四平,但是此时司令部作战科长王继芳叛变投敌,将林彪接下来的作战计划及兵力部署情况如数供出,导致了前线溃败,林彪率司令部抵达长春南郊范家屯,国军相继占领双辽、公主岭、伊通、辽源、梅河口,逼近长春。

我军平稳撤出四平

四平战场上的那场交锋,早已不是单纯的军事较量,也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它是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政治斗争,它是一场如果我们胜利了,有极大可能实现国内彻底和平的战争。

四平保卫战中,我军虽然大部分时间都处于落后挨打的一方,但是战斗场面并不差,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英勇无畏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在战争中,人民军队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为依托,发挥游击战的特长,克服了武器装备和作战经验上的不足,也为后来的大兵团作战积累了经验。

此外,四平保卫战也暴露了国民党军队的腐败和作战能力的不足。在战争中,国民党军队虽然拥有优势的武器装备和作战经验,但在人民军队的顽强抵抗下,却无法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若非叛徒出卖,国军很难在占领四平之后,快速推进到长春。这充分说明了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和失民心是导致其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血战四平

总体而言,四平保卫战对于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场战役的胜利,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广大的民间影响力上占据了优势,为其在全国范围内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同时,这场战役也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推动了中国的民族解放事业的发展。

在今天的中国,四平保卫战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被广泛地研究和纪念。通过对四平保卫战的研究和纪念,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英勇无畏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同时,也可以从中汲取历史教训,为当今中国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失败是走向成功的基石,总之,四平保卫战是解放战争史上的重要战役之一。更重要的一点,长达两个月的四平保卫战,为我党和我军赢得了许多宝贵的时间,也为我们找到了最后通往胜利的康庄大道,利用这段时间,我党在东北民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继续将农村包围城市进行到底,有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东北野战军迅速发展壮大,最终从东北打到了海南,成为解放战争胜利的铁拳。

四平保卫战

所以,四平保卫战虽然战术上失败了,但是战略上却是一次成功,我军在东北彻底扎下根来,通过对这场战役的研究和纪念,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可以从中汲取历史教训,为当今中国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因此,我们应该珍视历史,铭记英雄事迹,为推动中国的繁荣和发展而不懈努力。

1 阅读:79

俇攘

简介:研史,读书,写诗,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