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气不足有体寒,用好三味靶向中药,让你祛尽五脏六腑的寒

点点健见 2024-07-19 13:40:36

寒邪因为个人的体质和滞留的时间,会入侵人体不同部位或者脏腑,发生阴寒病(体寒),寒邪越强或者在体内滞留时间越长,就会往里走,体寒就越严重。

张仲景把人体的阴寒病归纳为三大类,即太阴病寒证、少阴病寒证和厥阴病寒证,而对应的脏腑分别为肺、脾、心、肾和肝,即手太阴肺、足太阴脾、手少阴心、足少阴肾、手厥阴心包和足厥阴肝。

《伤寒论》认为寒邪先会从太阴经开始,再到少阴经,最后再到厥阴经入侵人体。就是先从肺脾入侵,再到心肾,然后到心包和肝,相继出现脾胃寒、心寒、肾寒、肝寒,按顺序由浅入里,体寒由轻到重,就会出现不同的阴寒病证。如脾胃虚寒、心阳虚、肾阳等。只要能分清寒邪入侵人体的部位就可以对证祛寒,药到病除。

在用药之前,我们先要找出哪些祛寒药分别与肺、脾、心、肾和肝有关,即是引经(靶向)药,用上了这引经药,就做到有的放矢,祛寒就有针对性,寒邪才可除。我们常用的祛寒药主要有干姜、附子、吴茱萸。

其中干姜。味辛,性温热,归脾、胃、肺、肾、心经,具有温中散寒等功效。太阴经主要与脾、肺相关,根据干姜归经,可适用于太阴病寒证。常用于太阴病寒证的脾胃虚寒。代表方有理中丸,由人参、干姜、白术、炙甘草组成,其中干姜就是引经药,引药直达脾胃,使整方具有温中散寒、补气健脾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表现为食欲不振、腹部冷痛、腹泻等的脾胃虚寒证。干姜也可以用于治疗表现有咳嗽、咳痰、气喘、畏寒等肺寒证,代表方有小青龙汤。

再有就是附子。味辛、甘,性大热,归心、肾、脾经。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作用。少阴主要与心、肾相关,根据附子归经,可适用于少阴病寒证。常用于少阴病寒证的心阳虚和肾阳虚。心阳虚或心阳不振表现有心慌、心悸、怕冷、四肢不温等,附子代表方四逆汤,由附子、干姜、甘草组成,具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附子也可以用于治疗表现有腰膝酸软、畏寒怕冷、小便清长等肾阳虚诸证。代表方有真武汤、肾气丸等

最后就是吴茱萸。味辛、苦,性热,归肝、脾、胃、肾经。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的功效。厥阴主要与肝、心包相关。 根据吴茱萸的归经,可适用于厥阴病寒证。常用于厥阴病寒证的肝寒证。主要表现可能有胁痛、少腹痛、头痛、肢体冷痛等。代表方:吴茱萸汤。由吴茱萸、生姜、人参、大枣组成。吴茱萸在这些药方中起到引经散寒止痛,温暖肝经作用。

总的来说,干姜常用于脾胃肺寒,附子常用于心肾寒,吴茱萸常用于肝寒。用对不同的祛寒引经药,就可以把药引入相应的脏腑,治疗该病位的阴寒证。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上述引经药方的使用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和个体差异进行调整,辨证作用,不能一概而论。此外,上述这些祛寒药有一定的毒性和使用禁忌,必须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避免不当使用带来的不良反应。同时,如果病情较为严重或长期不愈,应及时就医并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治疗。

11 阅读:535

点点健见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