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陈风·株林》
先秦·佚名
胡为乎株林?从夏南!匪适株林,从夏南!
驾我乘〔shèng〕马,说于株野。乘〔chéng〕我乘〔shèng〕驹,朝食于株!

陈风:即陈地的乐调。《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今存十篇。
株:陈国邑名,在今河南柘城县。林:郊野。一说株林是陈大夫夏徵舒的食邑。
胡为:为什么。
从:跟,与,此指找人。一说训为因。夏南:即夏姬之子夏徵舒,字子南。
匪:非,不是。适:到,往。
乘(shèng)马:四匹马。古以一车四马为一乘。
说(shuì):通“税”,停车解马。株野:株邑之郊野。
乘(chéng)我乘(shèng)驹:驹,马高五尺以上、六尺以下称“驹”,大夫所乘;马高六尺以上称“马”,诸侯国君所乘。此诗中“乘马”者指陈灵公,“乘驹”者指陈灵公之臣孔宁、仪行父。
朝食:吃早饭。古人常用“食”作为男女之间性行为的隐语。

为何要到株林去?那是为了找夏南啊。其实并非到株林去,而是为了找夏南啊。(讽刺陈灵公以见夏南为幌子,实则急着与夏南母亲夏姬私会。)
驾着我的四马大车,驰骋在株林的原野上多快乐。赶着我的四驹快车,到株林吃早餐去。(本章写灵公及大臣“乘马乘驹”于株邑休憩“朝食”之事,暗喻这一班衣冠禽兽与夏姬在株邑淫乐之事。)

《陈风·株林》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揭露陈灵公君臣的荒淫生活,讽刺上层统治者的政治腐败的作品,写得委婉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