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传奇:猪嘴道人

智者聊过去 2025-03-15 05:55:38

  一、现身洛阳

  北宋宣和初年,西京洛阳城内出现了一位神秘的道人。他身着朴素道袍,行踪飘忽不定,有时挑着担子在集市上贩卖桃、梨、杏等水果,有时漫步街头,吟诗作赋。道人不常与人交往,却总能预言他人未来之事,而且从不索取报酬,让人啧啧称奇。人们不知道道士从何处来,也不知道其姓名,因其嘴长如猪,众人便戏称他为“猪嘴道人”。

  道人在洛阳居住已久,城中富家子弟贾邈与李瓛,因家资丰厚,喜好结交奇人异士,常邀道人饮酒。道人也不推拒,逢请必至,有酒即喝。他酒量惊人,即便斗酒下肚,依旧神色自若。贾邈与李瓛见状,反而对道人更加敬重,常以宾客之礼相待。

  二、麦田奇术

  这一日,贾邈、李瓛与道人一起散步,不知不觉来到城郊。时值午后,阳光洒在田野上,微风拂面,三人谈笑风生。忽然,道人停下脚步,问道:“诸位可觉腹中饥饿?”贾邈与李瓛相视一笑,原本不觉得饿,但听道士这样一说,却也有些饥意。道人微微一笑,从怀中取出一张黄纸,裹了些小麦,撒于地上,像农人在田间播种一般,贾邈、李瓛看着不觉有些好笑。

  那些麦种落在地上,不过片刻之间,麦苗破土而出,迅速抽穗结实。贾邈与李瓛看得目瞪口呆,只见道人将麦穗摘下,用手一搓,麦粒纷纷脱落,在他的手中变成面粉。他又取水调和,揉成面饼,放入怀中。须臾,取出时,面饼已焦香扑鼻。道人将饼掷于地上,待热气散去,分给众人食用。贾邈、李瓛及随行仆从食后,竟数日不觉饥饿。二人自此对道人愈发敬重,视为神仙中人。

  三、盛夏桃花

  洛阳人素爱种植桃花,每至春初,桃花灿烂引得游人如织。时值盛夏,贾邈与李瓛在自家花园水阁中设宴,邀道人共饮。席间,池中荷叶田田,莲花盛开,清风徐来,花香四溢。酒至半酣,道人忽笑道:“我能令这小池中尽开桃花,与荷叶相映成趣。”

  贾邈与李瓛闻言,皆觉不可思议。只见道人从怀中取出一把小石子,撒入池中。不一会儿,池中莲茎缓缓擎起,竟开出朵朵桃花,浮于水面。花叶相映,景色奇绝。贾邈与李瓛惊叹不已,连忙唤来家人仆从一同观赏。乡邻亲友闻讯,纷纷前来,见池中桃花盛开,无不称奇。桃花盛开旬日方谢,众人皆道此乃神仙之术。

  四、李瓛情缘

  李瓛有一远亲,姓陈,曾任东南某地太守,罢官后携家眷寓居洛阳。陈家乃世家大族,后宅有十余名美貌姬妾,其中一位名唤越珍,姿容绝世,冠绝群芳。陈家深宅高墙,外人难得一见。李瓛曾在春日游园时偶遇越珍,二人眉目传情,李瓛归家后心神不宁,日夜思念。

  一日,道人前来,见李瓛神情恍惚,便笑道:“你心中所思,我已尽知。何不随我一游?”李瓛闻言,心中一惊,忙问:“道长何以知之?”道人笑而不答,只道:“随我来便是。”

  道人带李瓛出城,至一古社坛。社坛荒废已久,四周杂草丛生,唯有坛边一块巨石显得格外突兀。道人从巨石旁取出一枚如指头大小的石子,递给李瓛道:“以此石划壁,即可如愿。”

  李瓛半信半疑,接过石子,在社坛墙壁上轻轻一划。只听“吱呀”一声,墙壁竟如门般开启。李瓛踏入其中,只见曲径通幽,绣帐低垂,竟是一处华丽闺房。越珍正于帐中昼寝,李瓛惊喜交加,轻摇其肩。越珍醒来,见是李瓛,欣然道:“前日见君,便知君心念我。然家门深严,白昼如何能至此?”

  李瓛未透露实情,只含糊其辞。越珍叹道:“君真有心人也!”二人相谈甚欢,情意缠绵,留连两日,李瓛方依依不舍离去。他循原路返回,社坛墙壁悄然闭合,如初时般完好无损。此时天已微明,道人笑问:“何故迟迟不归?”又道:“划壁之石可还在?”李瓛答:“不慎遗失了。”道人叮嘱:“他日若欲再往,持此石如前法即可。”

  自此,李瓛每欲见越珍,只需持石划壁,便能如愿。二人情谊日深,往来频繁,近一年之久。后有一日,李瓛醉酒,不慎将此事透露于贾邈。贾邈心生好奇,欲同往一探。道人得知,对李瓛道:“你我缘分已尽。你既不自慎,我亦难再留。今日便当告别。”

  言罢,道人举杯与众人共饮。酒至半酣,道人命人移来园中假山石,喝道:“开门!”假山石应声而开,露出其中楼台殿阁,宛如仙境。道人纵身跃入,石门随即闭合,假山恢复如初。此后,李瓛再至社坛划壁,墙壁已不再开启。

  五、神仙隐迹

李瓛以为此事如梦,派人暗中查访越珍,发现她与自己的往来痕迹一一吻合。而社坛与陈家居所相距数十里,更添神秘。此事传开后,洛阳城中人人称奇,猪嘴道人之名,愈发广为流传。

  李瓛每每忆起与越珍的缠绵时光,心中怅然若失。他常独自一人至社坛徘徊,却再也无法开启那扇神秘之门。唯有那枚遗失的石子,成了他心中永远的谜团。

  猪嘴道人自此消失无踪,洛阳城中再无他的踪迹。有人说他已得道成仙,有人说他隐居于深山之中。而李瓛与越珍的故事,则成了洛阳城中的一段传奇,流传于街头巷尾,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0 阅读:1
智者聊过去

智者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