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络上的“脆皮年轻人”引发关注,很多人虽然年纪轻轻,但身体上的毛病可不少,非常脆弱。
最高发的可能就是——胃病。有的人三天两头胃疼,疼起来动弹不得,还时不时出现灼烧感,酸水一阵阵地往上返……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胃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数据,我国是全球胃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 120 万,中国约占其中的 40%。
大多数发现时已是中晚期,总体 5 年生存率不足 50%。而且胃癌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男性风险比女性高 6~8 倍。
保护好我们的胃,日常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很重要,下面 10 个可能会伤胃的坏习惯,看看你中了几个?要趁早改过来!
1、狼吞虎咽
如果狼吞虎咽,胃得加倍工作负担自然重,不堪重负也就容易生病。
改善建议:
每一餐都要细嚼慢咽, 20 分钟左右。另外,细嚼慢咽还有助于增强饱腹感,能更好地帮你控制体重。
2、暴饮暴食
早饭匆匆忙忙、午饭简单对付、晚饭暴饮暴食,甚至还有人睡前再来点夜宵,健康的胃往往就在任性进食和暴饮暴食中被伤害了。
因为暴饮暴食会使得胃部扩张,变得越来越大,让你吃多少也感觉不到饱,长此以往会容易诱发胰腺炎。
改善建议:
每餐吃饱就行了,保持七八分饱,别每顿都吃撑,甚至撑了还吃。
3、高盐饮食
长期吃太咸不仅仅影响血压,也很伤胃。偶然的损伤身体可以修复,但如果一直是高盐饮食,这种损伤就是持续性的,在此基础上,胃黏膜就踏上了“萎缩-肠化-癌变”之路。
改善建议:
每天盐的摄入量最好控制在 5 克以内,也要注意调料中的盐,少吃腌制食品,比如酸菜、泡菜、咸菜。
4、高脂肪饮食
高脂饮食可诱导人体肠道菌群失调,影响胃肠道的屏障功能和通透性,引发炎性反应,造成人体呈低度慢性炎症状态,还会促进体重向肥胖发展。
改善建议:
推荐蒸、煮、拌等少油方式烹饪,少用油炸、油煎,不吃肥肉。另外,适当补充益生菌有助维护肠道菌群平衡。
5、新鲜果蔬吃不够
研究发现增加水果摄入可以降低消化道癌症风险,而增加十字花科蔬菜(白菜、小白菜、菜心、卷心菜、菜花、西兰花、芥蓝等)可以降低胃癌风险。
改善建议:
顿顿有蔬菜,分量为手掌的 2 捧;天天有水果,每天最好吃到 200~350 克,优选低糖水果,比如 2 个猕猴桃、1 个苹果。
6、不吃早餐
不吃早餐可能跟功能性消化不良有关,而且不吃早餐还会让你在中午吃得更多,更偏好高热量的食物,不仅伤胃,还容易长胖。
改善建议:
主食、蔬菜、蛋白是标配,主食可以选择方便点的纯燕麦片、玉米、红薯,带点圣女果,便捷的蛋白质就是鸡蛋和牛奶。
7、甜食吃得多
甜食进入胃部后,会引起胃酸大量分泌,刺激胃黏膜。而且长期吃糖太多还会扰乱身体向大脑发送信号,导致已经吃饱了但还是觉得饿,让你不知不觉就胖起来了。
想吃甜的时候,建议大家吃点水果,比加工类甜食更天然健康。
8、饮食不洁
腐败变质的食物容易产生亚硝酸盐和仲胺,它们都是合成致癌物亚硝胺的前体物质,所以食物一定得做好保藏,趁新鲜吃。
9、喝酒抽烟
吸烟、喝酒与胃癌也有着一定关系。
烟雾中含有苯并芘、多环芳香烃等多种致癌物,是胃癌的诱发因素。而喝酒很容易损伤胃黏膜,引发胃出血,最安全的饮酒值是0。
10、体重超标
体重过高会增加胃食管反流的风险。有研究显示,BMI 增加与胃食管反流症状发生风险及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据《2020年中国胃食管反流病专家共识》显示,BMI>35 时,胃食管反流症状发生风险比高达 2.93,减肥可明显减少胃食管反流患者症状。
最好将 BMI 控制在 18.5~23.9。
不能。
粥确实好消化,只有在胃病非常严重、吃不了别的的情况下,可以短期应急,它只是特殊情境下不得已的选择,而不是一个长期用来养胃的吃法。
长期只喝粥,容易造成蛋白质摄入的不足。而且相比米饭或者一些面食,粥在烹饪过程中有一个充分的淀粉糊化的过程,因此其血糖反应会比较高。
粥的另一个缺点,就是在煮的过程中,谷物中的B族维生素流失比较严重,也不太推荐长期这么吃。
对于健康人来说,老吃一种或几种特定的食物并没有什么养胃的效果。
真正对胃好的做法,除了戒烟戒酒、别吃太咸、注意饮食卫生,就是要膳食均衡、规律吃饭、细嚼慢咽,另外,还要适当补充对肠胃有好处的益生菌。因为益生菌进入肠胃之后,黏附于肠黏膜表面,形成微生物屏障,从而保护肠道健康。
以上的坏习惯,你中招了吗?
希望大家都能远离这些坏习惯,养个好胃,吃嘛嘛香、健健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