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十一月,公孙弘正式拜相,成为大汉立国七十余年来首位布衣丞相,这一年他七十七岁了,虽然贵为大汉丞相,但身边指责他的人可不少,为首的就是整天指着他鼻子骂的汲黯和董仲舒。
是的,从公孙弘当官那天起,汲黯的董仲舒对他的指责就没断过,尤其是汲黯,一开始公孙弘并没有放在心上,毕竟他也知道自己的确在为官方面的确不太地道,但没办法啊,自己早年穷困,直到四十岁才有机会读书。
公孙弘早年以养猪为生
好不容易在六十岁当了一个小官,但因办事不力被迫辞官回家,等第二次入朝已经七十岁了,还能有几天可活的,只能谨慎地在汉武帝面前办事。
比如在汉武帝面前讨论政事的时候,公孙弘只是捡着重要的内容提出来,最终结果却汉武帝自己决定,一切都追随汉武帝的脚步,甚至还会根据汉武帝的态度变化,随时改变自己的立场,不顾当初和其他大臣私下讨论好的方案。
次数多了,大家难免对公孙弘心怀不忿,毕竟锅让自己背,好处全让他得了,只是碍于汉武帝喜欢公孙弘,不敢再他面前指责公孙弘,但一向直爽的汲黯忍不了,找个机会再汉武帝面前指责了他一次。
或许公孙弘早就料到会发生这种事情,在汉武帝面前一句“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反而让汉武帝认为他忠勇可嘉,将其提拔为御史大夫,汲黯心里那个气啊,继续找机会在汉武帝面前诋毁公孙弘。
公孙弘迎合了汉武帝大权独揽的心思
这一次他在汉武帝面前说公孙弘位列三公,如此高的俸禄在家却盖布被子,未免有点欺世盗名的嫌疑,这不是指着鼻子骂自己是伪君子么,自己勤俭节约也有错?士可忍孰不可忍,自己年过七十才入朝做官,岂能因汲黯一句话而让仕途受损,公孙弘表面称赞汲黯公正无私,暗地里打算找个机会收拾他一下。
说实话,公孙弘后面当了丞相,想要收拾汲黯办法多的是,比如诬告和诋毁等等,但这种事风险太大,搞不好会被反噬,以公孙弘谨慎地态度绝对不会去做的,但如何能把汲黯收拾又不会让自己有损失,还让对方无言可对呢?公孙弘想到这一招。
某日,公孙弘提议让汲黯担任右内史,右内史是负责管理长安重地的长官,也就是日后的京兆尹,长安城内,皇亲国戚和达官贵人无数,这些都不是一个右内史可以轻易得罪的,而汲黯为人耿直傲慢,喜欢不分场合的指责,就连汉武帝都能直言劝谏,更别说这些达官显贵了。
汲黯为人耿直傲慢,喜欢不分场合的指责
达官显贵可没有汉武帝包容汲黯的心思,加上他们子弟容易犯错,找其他人可以通融,但找汲黯可不行,势必会严厉惩处,双方很容易产生矛盾,有矛盾就会爆发冲突。
因此,只要汲黯担任右内史,以他的个性过不了几天就会和皇亲国戚冲突不断,不需要公孙弘搞小动作就有人替他出面,实在是一招借刀杀人的好计。
当然公孙弘表面表示长安重地需要刚正不阿且德高望重的人治理,汲黯就是自己推荐管理长安的人才,这句话肯定了汲黯不畏强权的能力,又从大汉的治理层面考量,实属为国为民了,但实际上就是利用这件事收拾汲黯罢了。
况且还给只是主爵都尉的汲黯升了官,任谁都不会怀疑公孙弘这是要对汲黯的发难,汉武帝也欣然任命,就让汲黯担任了右内史。
就这样公孙弘通过一次简单的任命就让把汲黯架在火上烤,表面看不出来什么,只要汲黯在任上继续按照自己的性子来,那么后面的与达官显贵的矛盾必然不可少,要么汲黯不犯错,只要犯错就会被他们逮住机会使劲的参,哪怕子虚乌有的事情都会三人成虎,到时候就算汉武帝信任汲黯,他也无法自辩。
当然这只是第一步罢了,想要报复对手还需要借助外力,借刀借刀,首先得别人肯借这个刀,至于如何借,则需要利用双方的矛盾推波助澜,前提是要让双方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只有这样,才让自己置身事外。
匈奴归附
元狩二年(前121年),匈奴浑邪王率部众降汉,汉武帝派人前去接应,只是接应这么多人需要两万辆车,朝廷府库不足,不得已向长安百姓借马,很多人担心这么多马被借去后回不来,纷纷将马都藏了起来,以至于都快出发了,马还没凑齐。
汉武帝大怒之余要诛杀长安令,汲黯站了出来,说实话,他早就看不惯朝廷征召长安的马匹了,达官贵人家里这么多,朝廷不去征用,反而所求老百姓的马匹,他向汉武帝谏言,让沿途各县准备马匹即可,汉武帝无言以对。
这事还没完,汲黯又说,大汉攻打匈奴几十年,死伤无数,如今他们归降,却征调大量百姓去迎接,还倾尽官家府库的财物赏赐他们,如何对得起曾经流血的将士?
匈奴来投是汉武帝彰显大汉武力的结果,对于汉武帝来说,只要匈奴归降,这些年的努力都是值得的,那么赏赐再多也不是问题,但汲黯认为,匈奴归降让百姓忙前忙后,结果啥也没有,光出力没好处,实在不可取。
你看对于匈奴归降这件事,汉武帝和汲黯就是不可调和的矛盾,汉武帝也不可能听汲黯的话的,加上汲黯在长安城内的刚正不阿引起很多达官显贵的不满,借着这件事,汉武帝免了他的官,让他归隐田园。
当然几年后,汲黯又被汉武帝任命为淮阳太守,最后病逝于任上,虽然重新做官,但这时候公孙弘已经死了好几年了,不然公孙弘肯定会有所阻挠。
董仲舒
除了汲黯,董仲舒的命运也是如此,董仲舒是西汉的大儒,和公孙弘一样都是以《春秋》治学,当然公孙弘四十多才接触《春秋》,学术水平肯定不如董仲舒的,二人的矛盾也从来不是学术上的分歧,纯粹是董仲舒瞧不起公孙弘过于谄媚侍君奉上,给他打上了“从谀”的标签。
要知道自董仲舒独尊儒术以来,儒学成为天下显学,想要做官必须学儒,而董仲舒又是儒学大家,他的这一举动直接影响了公孙弘在儒生口中的评价,甚至会威胁到自己的仕途,自然成为公孙弘的眼中钉。
和汲黯被边缘化不同,公孙弘可是想要董仲舒的命,但他却不自己动手,反而举荐董仲舒担任胶西国的国相。
胶西王刘端是汉武帝的兄长,仗着身份在封国内为非作歹,之前派往胶西国的官吏只要稍微规劝就会遭到刘端的报复,但如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又会因渎职而被汉武帝免职,甚至有性命之忧,因此大家都对去胶西国而唯恐不及。
胶西国位置
因而公孙弘打算把董仲舒推向这个火坑,明面上对汉武帝说用当世大儒去教导胶西王这个不懂事的诸侯,暗地里就是借胶西王之手除掉董仲舒,毕竟只要董仲舒去,必定会规劝胶西王,一旦惹了他不高兴,下场自不必说。
这就是公孙弘的高明之处,他没有选择下三滥的手段,反而用一种大家看起来相当正当但又不能拒绝的任命去报复对方,对方明知道有问题但就是无法找出破绽,毕竟任命是以皇帝的名义颁布的,拒绝就是抗旨,一旦抗旨那问题就大了。
只不过胶西王虽然横行不法,但也知道董仲舒是名满天下的大儒,然而在董仲舒的规劝下收起了往日锋芒,当然矛盾也是不少,毕竟胶西王可不是善茬,仅仅四年,董仲舒就辞官归乡,虽然没要了他的命,但公孙弘也达到了自己报复的目的。
公孙弘能成为汉武帝一朝少数可以善终的丞相,的确有两把刷子的,而且智谋超群,报复之心也很强烈,对比那些只会诬陷、下毒的下三滥手段,公孙弘玩的就是阳谋,还是无解的那种。
哪怕对方知道是火坑,也得往里面跳,其核心点就是利用对方的性格缺陷,去安排一些不符合他性格的工作内容,比如让张飞绣花,比如让悟空一个猴子去看管蟠桃园,耿直傲慢的人就让他担任容易得罪惹不起的工作,道德洁癖的就让他担任规劝喜欢从恶的人,只要他们有矛盾,必定有斗争,有斗争,下场自然不会好到哪里。
阳谋有时候就是这么平平无奇
至于制定这个阳谋的公孙弘,不仅没有在汉武帝面前说他们的坏话,反而在汉武帝面前褒奖他们,还委以重任,在汉武帝面前留下一心为公的形象,至于汲黯和董仲舒日后如何,和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都是其他人做的。
如此一来,既能报复对方,又能置身事外,现在的人不也如此么,某个烂摊子,谁接受都搞不好,反而还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于是派某个不讨好的人去,名义上让他锻炼学习,甚至职位比现在还要高,暗地里就是等着他出错,最后无法收场。
这样的阳谋,你带入其中,你觉得你能防得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