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毛主席在八大军区对调之际,送给邓公两句话,令其受益匪浅

文史江山 2024-03-18 19:26:11
阅读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这是因为毛主席很懂得领导军队的艺术,就是不允许任何军队领导干部有个团团,有个势力范围。”

这番话,是邓公晚年谈到1973年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一事时,对于毛主席当时做法的评价。

危机重重

八大军区令员对调,这是一个轰动了国际的大事件。

在当时,很多人都不明白,毛主席做这样一番折腾,究竟是为什么?

但是,邓公却明白,毛主席顶着压力做这件事情,是为了国家的百年大业。

在事情发生的1973年这个时间节点,毛主席对于国内军队的状况是比较担忧的。

有一回,他和汪东兴谈话的时候,是这么说的:“我们军队里也不那么纯,军队里也有派嘛……不知你们信不信?你们不信我信。决不允许枪指挥党。”

毛主席的担忧,和当时的时代背景不无关系。

进入50年的末期,我国和苏联的关系逐渐恶化,也就意味着,我国边境上所面临的军事压力越来越大。

1964年,苏联对外驻扎的兵力已经达到了70多万。

同时,苏军还不断在边境进行所谓的军事演习,想要以此威慑中国。

再到后来,双方更是直接在珍宝岛上发生了暴力冲突。

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1969年,毛主席在会议上指出,我们要重新做好打仗的准备了。

毛主席甚至认为,国庆节前后,便有可能爆发战争。

当然,值得庆幸的是,那年国庆,战争没有爆发。

可这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苏联还是随时有可能动手。

所以,在这种时候,中国的军队必须要保持绝对的稳定,才能够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安全。

然而,在毛主席看来,当时的军队,是在走下坡路的。

新中国当时建国几十年了,许多军区司令也几乎是从建国开始,就在那个岗位上,军区对于这些司令员来说,几乎就是自己的第二故乡。

诚然,这些司令员,都是一心为国为民。

只是,一个人长期待在一个地方,领导着一支强有力的部队,不管自己有没有那个意愿,都会出现一些抱团的问题。

特别是许多性格比较强势的司令员,下级对他们几乎是言听计从,他们手中的权力,很难得到约束。

总之,在1973年,很多军队的内部已经出现了大大小小的集团,也免不了一些为争权夺利闹出的矛盾。

如果再放任发展下去,一旦被有心人利用,可能就会引起军队动荡,甚至引发哗变。

毛主席年纪大了,预感到自己时日无多。

他担心,一旦自己出现意外,军队的矛盾便会即刻引爆。

所以,毛主席在70年前后反复强调,要加强国家对于军队的领导力,要重新整顿军队。

对症下药

但谈起整顿,却又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了。

不久之后,毛主席找到邓公,决定和他好好商量一下这个问题。

在此之前,邓公被免去职务,还被下放到了江西,受到了不小的打击。

而到了1972年,周总理被确诊癌症,心系国家的总理不得不带病工作。

可是,他的健康状况让他已经难以维持了。

所以,周总理认为,应该抓紧把邓公从江西调回中央来,承担一部分工作。

在周总理等人的努力之下,邓公回到北京,后来又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不过,此时人们对邓公的能力仍然持观望态度,但毛主席却决定,对争议之中的邓公委以重任。

在看到军队令人担忧的状况之后,毛主席找到邓公商量这件事情。

毛主席一边邀请邓公坐下来喝茶,一边条理清晰的和邓公谈起了自己当下的担忧。

毛主席曾说过一句话,叫做枪杆子里头出政权。

枪杆子,就得掌握在政府手里,否则必定出乱子。

现在,军区司令的权力过大了,政府对于枪杆子的把控就松了。

毛主席意味深长的看向邓公,问他:如果是他,要如何解决眼前的麻烦呢?

听到这个严肃的问题,邓公思索了片刻,便做出了自己的回答。

他伸出手来,将自己面前的茶杯和毛主席面前的茶杯,对调了一下。

毛主席看到邓公这一番动作,顿时开怀大笑,他对邓公说:“英雄所见略同!”

没错,毛主席和邓公所想到的这个办法,就是将八大军区的司令员对调,让他们到一个新的地方,重新建立自己的团队,重新开始磨合,在另一个地方发光发热。

通过这样的对调,来打破地方之间的权力集团。

当然了,这件事情非同小可。

军区司令员身负重任,这项工作一旦做不好,是会直接动摇国家根基的。

为防出错,毛主席又找到周总理、叶剑英等人进行了反复商议。

最终,几人一致认为,对调是解决当前问题的最佳方法。

叶剑英

但不可避免的是,一旦政策下达,就要面临重重压力。

毛主席并不害怕压力,他认为这件事情要做,就必须要快,如果再拖延下去,又会节外生枝。

所以,毛主席决定,在这一年的12月,召集各大军区司令员召开军事会议,宣布自己的这个重要决定。

在正式下达决定之前,毛主席和邓公还有过一次对话。

当时,毛主席问道:“我死后,中国会发生什么情况?”

一旁的王洪文先回答说:“会继续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并在这个基础上达成团结。”

说罢,王洪文还得意洋洋,觉得自己讲的这番话十分正确,但毛主席却皱起了眉头。

而此时,邓公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他说:“可能会‘天下大乱,军阀混战’。”

毛主席这才轻轻点了点头。邓公的话,绝不是危言耸听,军队的变革不能再等了。

就这样,1973年12月,政治局会议之后,毛主席把几大军区的司令员都叫了过来。

当时,他对大家说:“政治局要议政。军委要议军,不仅要议军,还要议政,政治局不议政,军委不议军,以后改了吧。你们不改,我就开会,到这里来。我毫无办法,我无非是开个会,跟你们吹一吹,当面讲,在政治局。”

一听毛主席这样讲,大家都知道,今天要说的是大事情,心里难免都有些紧张起来。

刻不容缓

毛主席看着眼前的一群老同志,终于把商量好的决定讲了出来:“我考虑了很久,大军区司令员还是调一调好。一个人在一个地方搞久了,不行呢。搞久了,油了呢。”

当时,叶剑英、周总理等人也都在场,都对毛主席这一决定表达了自己的赞同意见,几位司令员也并没有说什么。

毛主席还特意请各位司令员一起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唱这首歌,也是为了告诉司令员们,要牢记自己革命的初心,一切指挥要跟党走,不要因为个人意见,而耽误了国家的工作。

在谈话的最后,毛主席又特意指了指邓公,对众人说道:“我们现在请了一个参谋长。他呢,有些人怕他,但他办事比较果断。”

毛主席又郑重的对邓公说:“你呢,人家有点怕你,我送你两句话,柔中有刚,绵里藏针,外面和气一点,内部是钢铁公司。过去的缺点,慢慢改一改吧。”

毛主席这样讲,也是对邓公寄予厚望。

这一次改革,邓公是要做改革先锋的,毛主席希望邓公能把这个责任给担起来。

当然,邓公最后也并没有让毛主席失望,他与周总理等人一起,做出了一个详细的对调方案。

不过,毛主席明白,军区对调,不是宣布一个决定就能解决的,许多司令员内心还是不能接受这个结果。

对于意见比较大的,毛主席还专门做了个别谈话。

比如,当时韩先楚将军,就比较反对这个决策。

这也是可以理解的,韩先楚在福州军区工作多年,一直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为军区几乎付出了自己全部心血。

毛主席理解韩先楚内心的不舍,在见了韩先楚之后,毛主席对他说了这样一番意味深长的话:“我最近的身体不是太好,前两天总牙疼,实在忍不了才让医生给拔了。医生说拔完后需要补,你说我要不要补?”

韩先楚几乎一瞬间就明白了主席的意思,牙上的洞要补,军队里的洞要不要补呢?

纵然心中对福州军区有千般的不舍,可是,想到国家此刻面临的种种困境,韩先楚心中的理智压倒了那些不舍。

他很快站起来,对主席表示,自己一定会遵从中央的指示,不负主席的嘱托。

12月20日,中央会正式召开关于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的会议。

这一次会议就不简单了,毛主席、朱德总司令、周总理、邓公都到了现场,40多位高级将领也参加了会议。

至于即将接受调动的八大军区司令员,则坐在最前排,离主席最近。

由周总理宣布了八大军区司令员的对调方案:“北京军区李德生和沈阳军区陈锡联对调;济南军区杨得志和武汉军区曾思玉对调;南京军区许世友和广州军区丁盛对调;福州军区韩先楚和兰州军区皮定均对调。”

一场改变历史的军区司令员对调,就这样有惊无险的完成了。

锐意改革

多年之后,邓公仍然记得这场变革之中的每一个细节。

毛主席当年对他说的那两句话,他更是一直深深的记在心里。

甚至,这两句话也影响了邓公后来对于军队改革的态度。

庞大的军队,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足,也就意味着要经历连续不断的改革,每一次改革,又注定会有很多人伤筋动骨。

反对的力量永远很强,但邓公在改革这件事情上,永远都表现得非常坚决。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这场战争耗时不到两个月,我方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但是,邓公却敏锐的意识到,军队已经暴露了新的问题。

那就是,由于长期未经历大规模作战,所以,军队的战斗素质已经严重的下降。

从那一刻起,邓公决定,在军队里掀起一场更为深刻的改革。

这次改革的方向,是邓公常常提起的三个字——现代化。

1981年九月,邓公在视察军队之后,又把目标增加到了九个字——“正规化、革命化、现代化”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邓公突破重重压力,将之前100多所被取消的军校重新恢复,重新招生,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军事人才。

另外,邓公还尖锐的指出,我们的军队已经太过臃肿了。

这样的问题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暴露无遗,我们的人数虽然占优势,可是,却并不能百分之百的投入战斗。

反而因为人员庞大,而出现了各个部队人员分配不合理、编制混乱、年龄老化等致命的问题。

同时,国家又不得不发放大笔的经费,来养活这支人数超额的军队。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邓公决定开始一次轰轰烈烈的大裁军。

邓公所做的这一次大裁军,对于中国的历史有极为重大的影响。

这意味着,从此之后,军队不再追求数量上的优势,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到提升军队质量上去。

可以说,邓公是军队改革的灵魂人物,是他让解放军重获新生。

而在做这些改革的时候,邓公时常会说起毛主席当年所做的一切,特别是那一次石破天惊的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

在邓公看来,毛主席在军队管理上所展现出来的智慧,是前无古人的。

邓公也常常谦虚的说,自己始终在追随毛主席的脚步,向他学习。

毛主席当年没有看错人,如他一样,邓公是一个勇于改革,而且具备改革智慧的人。

在两代伟人的带领之下,新中国的军队从青涩到成熟,从落后到现代,成为了一支真正能够保家卫国的威武之师。

参考资料:

马宁《1973年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纪实》

徐平《五十年前,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

本文由“文史江山”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7 阅读:565

文史江山

简介:专注于历史故事、人物分享!